本报记者 卓扬
通讯员 潘乐慧
去年9月,我市共有24所新建学校投用。其中市区温州道尔顿小学、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东瓯中学等3所民办学校建成开学的背后,还蕴含温州教育让“群众不‘跑’,政府多‘跑’”的服务理念——这几所新设学校分别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确保了九月份的正式开学。
如何巩固提升温州教育在全省的“铁三角”地位?除了精炼“内功”打造一支秉持教育理想、履行教育使命、勇立改革潮头的教育铁军之外,去年以来,温州市教育局把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巩固提升“铁三角”地位的重要抓手来武装“外功”,在紧抓行政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的同时,在老百姓最关注的公共服务类事项上寻求突破,在“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流程上做出成效,得到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办事模式升级“互联网+”
“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市民在家就能办事、办成事。
市民胡先生的孩子就读于温州市实验小学,去年秋季,他通过手机支付宝轻松地给孩子缴纳了学费,前后只花了不到一分钟。
缴纳学费,连跑银行和网络缴费都已经成了“过去时”。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市本级学校全面启动手机缴纳学费功能,9万多学生家长选择通过支付宝或浙江政务服务app,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学生身份证号码缴费。大大方便学生家长的同时,也提高了缴费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除了学费收缴业务,其他各种教育收费如伙食费、住宿费等也都可通过支付宝或浙江政务服务app实现手机缴费。
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是温州教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主要负责人,他介绍,在抓住“打造‘互联网+标准化’办事模式,便民服务提质加速”这个点后,温州教育在公共服务领域做文章,以跑改思维,倒逼机关在改革中刀刃向内。
2017年9月,温州教育网正式迁移至浙江政务服务网集约化平台。9个直属单位网站作为专栏并入温州教育网,招生考试、人事任免、财务公开、便民问答等30几个民生热点在首页进行集约共享,实现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互动交流、数据开放于一体,省市县校统一架构、多级联动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完善网上预审批功能,线上线下的“一站导引”正在加速建成,让群众和“无效跑”说再见。2017年,温州共有122所幼儿园通过网上申请递交二级幼儿园新评、复评材料,省去了来回跑部门的时间。
服务行动指向“一窗受理”
“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市民享受“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
“几年前,我的一个亲戚想在瓯海区办一所幼儿园,那时候审批的流程相对繁琐,且未被纳入窗口办理,光是审批就跑了不下几十趟。”市民监督团成员陈晓敏虽然不是亲历者,却在“陪跑”督查中感慨万分:“现在好了,前台受理,后台审批,材料不齐还能容缺受理,边办边补,这样的服务意识,让老百姓倍感贴心。”
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出发,审批事项以行政审批窗口集中办理为导向,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后,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效率同比提高了10多倍。通过程序优化、容缺受理,“中小学生转学办理”等事项,只需学生及家长“跑一次”把相关材料递交给转入学校,后续的事项由学校跟教育局衔接办理;通过电话预约上门踏勘,“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年检”等事项由原先的“跑三次”实现“跑一次”。
往年中考成绩揭晓后,我市部分中职学校门口总会出现家长通宵排队“取号”的现象,可怜天下父母心。而这样的场景,终于在去年“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的中职招生网上报名后,画上了句号。2017年,2.4万中职学生通过网络顺利报名和录取,学生和家长最后只需要到学校进行现场确认和缴费,“跑一次”就完成了录取流程。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还为报名市直学校的新居民子女开辟了网上绿色通道,通过主动对接人社等部门,线上自动调取新居民积分及身份信息、自动生成报名表等流程,实现新居民子女入学报名“最多跑一次”。
新年部署加快“数据跑”
在去年底揭晓的“最多跑一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市教育局获最佳案例。2018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教育还将有什么大动作?
让市民拿一张有效身份证就可以办理有关事项,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并不是一句空话。力争使“一证通办”事项达到50%以上,就是温州教育的决心。
今年,市教育局将严格落实省教育厅、市跑改办、市审管办等“跑改”要求,加大与外系统整合力度,破除信息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避免材料重复提交,力争使更多的事项能够实现“一证通办”。同时,强化窗口集成审批和网上审批,不断拓展公共服务项目,实现更多项目网上办理和“零上门”服务。“孩子上学”,是千家万户最关心的话题。今年,除了手机缴费功能继续向我市各县(市、区)推广外,市教育局还将推出温州城区初中招生网上查询服务。
新的一年,温州教育将努力打造全省教育系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温州新样板。“我们将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以及省教育厅计划推出的全省教育系统跑改事项网上办理平台,借力大数据,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实施更多‘零跑、不跑’利民惠民项目和举措,切实增强百姓到教育系统办事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郑建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