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口述史?

来源:温州日报 2017-03-1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黄慈帖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一股做口述历史的热潮。口述历史,是采写亲历、亲见、亲闻历史的最佳方法之一。因其生动、鲜活、灵活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深受各领域、各行业、各层次社会人士的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的欢迎。

2010年,温州市艺术研究所启动《温州戏曲口述史》项目,经过数年精心采集和打磨,此书即将付梓出版。作为此项目的参与者,对于如何做好口述历史,我有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心得,愿与读者共享。

首先,要对采访对象做详尽的生平式采访。

要了解、区分戏曲及其艺术门类的不同特点,在做生平式采访时,要深入采访引发、导致、或为其后来所从事的艺术门类埋下伏笔的重要事件和特殊事件。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受访者,要避免简答题式的提问,采访者要积极引导,让他们能讲出更多的故事和细节。像国家级非遗永嘉昆剧的代表性传承人林天文老师,就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初中学业后在平阳山区当小学老师,后来又考上巨轮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前身)并担任昆曲乐队里的灵魂岗位——笛师。我认为,这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肯定有其必然性的存在。但在林老师的讲述中,并没有提及少年时期任何与音乐相关的事件。在我的追问下,他才说,自己童年和中学时期曾经自学过二胡、笛子等,因此早就有了音乐方面的积累。有些事情,受访者可能觉得不值一提,但它们可能正是理解、勾勒受访者完整人生的关键所在。

其次,要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艺术成就,要善于抓住他们人生的重点及亮点。

采访时要注意受访者的人生经历和他们作品之间的关系。比如编剧尤文贵老师,他年轻的时候在“龙泉护塔”事件中,为了保护文物,被划成右派被迫搁笔。在社会上摸爬滚打22年,他和他的夫人干尽了七十二行,这些经验成了他后来创作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如瓯剧现代戏《七彩梦》。

又如国家一级编剧张思聪老师,他创作的越剧《荆钗记》以及由他发起的“南戏新编系列工程”,是他的重头戏。他的亮点很多,创造了温州乃至浙江省诸多璀璨耀眼的“第一”:第一部反映温州人生活的故事影片《何处不风流》,第一部在温州拍摄的电视剧《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浙江话剧团上演的第一个改革开放题材的话剧《女老板秘史》,第一部在温州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喂,菲亚特》……他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他既写话剧,又写戏曲,又写影视,而且成绩斐然。他能做到传统和现代、戏剧和影视、舞台和荧屏兼容并行,游刃有余,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其三,在口述工作中与受访者建立可持续的信任关系。

最好在正式的采访前和受访者进行一次沟通,按照年份列出详细的大事年表。这样,不仅能保证采访有序、顺利地进行,同时也便于受访者去追忆自己的人生,是日后一系列访谈的一个预告,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让受访者感受到采访者对他的尊敬和有备而来。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进一步的沟通。

另外,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要尽量全面收集,不要嫌多。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资料原貌并及时归还。最好将数字化后的资料刻录光盘,或者整理打印成册,作为回馈送给老先生们,他们会非常珍视这些。通过口述工作,李子敏老师对我的评价,从刚开始的“不是学生胜似学生,不是孙女胜似孙女”,到现在的“既是学生,又是孙女,又是好助手”,我们之间不仅仅是相互信任,更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

值得一提的是,做口述历史,对于采访者本身也是很有裨益的。

首先它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就我本人而言,每次采访完毕,我都会做一个采访日记,记录下今天的行程、受访者的状态、我的心得体会等等,并总结其间的欠缺和进步之处。感觉这样让自己获益很大。

其次,口述史为采访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熟悉当地传统文化的很好的切入点。作为一个小时候从未看过传统戏曲的80后,之前觉得戏曲之于我,是水和火的关系。但为了更好地与老先生们对话,在采访前不得不恶补相关的戏曲知识。

第三,访谈时,经常被戏曲家们的人格魅力所触动,他们成为了我的精神榜样,也改变了我对戏曲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这些戏曲家们,将戏曲视为自己的生命。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一股追求卓越的韧劲,一种决不放弃的坚守。他们对事业的追求,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难以想象的;他们对戏曲的贡献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难以超越的。他们改变了我原先因自己传统文化积累不够、艺术欣赏水平不够而不喜欢戏曲甚至排斥戏曲的无知态度,扭转和刷新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和认知,让我深刻感受到它的气场和博大精深。这,是我做温州戏曲口述史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