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拥有惊人勇气和胆识的创业者来说,他的精神力量如同正午阳光欣欣向荣,就连死亡也不可摧折。
前天凌晨5点,“温州模式”早期标志性人物,曾经的“温州第一能人”叶文贵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昨天,记者赶至叶文贵在苍南金乡的家中,当那些前来吊唁他的亲友说起他的创业往事,往往就不由得嘴角泛起微笑,眼睛闪烁光芒。这似乎不是一个悼念逝者的正确方式,只能说,叶文贵的创业故事确实充满了机智、魄力和正能量,它们,让人不再悲伤。
为创业在东北建起一个金乡车站
“叶文贵这个人20多岁时就‘很厉害’了,我们这些兄弟都不敢和他做生意,只能跟在他后面学。”说起叶文贵,张中达有一肚子故事和满满的佩服。1969年,他和叶文贵都刚刚19岁,与众多知青一起支边到了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落户于一个只有50户人家的穷山村。这里距车站10公里,干一天活最多只能赚两角钱,一年只能吃三次肉。
在这里劳作了一年后,叶文贵便发现了赚钱商机:他获知七台河矿务局有3万工人,所用木质铁锹柄都从外地购入。而他所在的村庄附近就是松树林,有许多废弃的杂木。于是叶文贵就与包括张中达在内的其他8位金乡知青商议,每人出2元,凑钱从温州买来木旋床和锯子,办起了个锹柄厂。七台河生产资料公司很快和他们订了供货合同,表示“做多少买多少”。为提高生产效率,叶文贵还根据铅笔刨的原理画草图自制加工机器。
“我们9个人产量最高时,一天做一千多个铁锹柄,净赚800元!有时候生产队急需用钱都得向我们借。” 张中达自豪地说,从那时起,知青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公鸡一块钱一只,我们天天吃。”
创业过程中,叶文贵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开路先锋。为了方便运输铁锹柄,他专门便请人设计了一段从村子通向市里长六公里的绕山公路,并在路边杨树上订了个“小金乡站”的木牌,寄托思乡之情。频繁的运输,让小金乡车站很快成为当地一个物流发达的知名车站,吸引了许多当地人在车站附近定居生活。1993年,七台河市正式命名此地为金乡村。叶文贵和张中达前几年回七台河市探望乡亲时,发现金乡村已经成为全市奔小康标兵村,“小金乡”站附近也变成了枝繁叶茂的水果基地。
成为“了不起的新型企业家”
1980年起,从东北返回金乡的叶文贵,开始在温州这片热土上开拓更广阔的商业版图。
他先后办了轧铝厂、高频机厂、压延薄膜厂、微机仪器厂、铅泊厂,办一个火一个,迅速积累了上千万元家财。那时候,宗庆后还在乡下种茶,南存辉还在走街串巷补鞋,马云也创造了个小奇迹——高考数学只得了一分。
叶文贵声名远播。1985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孝通亲自到金乡,听取叶文贵对发展商品经济的见解,在他的厂里转了三圈后,费孝通这样评价叶文贵:“了不起的新型企业家。”同一时期,加拿大著名机电学教授鲍勃惠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跑到金乡看叶文贵并感叹:“在中国农村,想不到有你这样的奇人。”
“赚不完的钱,办不完的厂,还不完的债”,是辉煌期的叶文贵给那个年代的温州留下的创业名言。1986年10月11日,《温州日报》以《新一代企业家——记金乡镇经营大户叶文贵》为题,在一版头条以4千来字的篇幅报道他的创业事迹;三天后,温州日报编委会召开部分温州经营大户座谈会,次日一版头条以《学习叶文贵 争做企业家》的消息报道早一天的座谈会;同月28日,《温州日报》再次在一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续篇《农民企业家的气魄》报道叶文贵。不同寻常的是,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还亲自撰写近2000字的评论,标题是《希望涌现更多的叶文贵式人物》。
为推进商品经济发展,当时的苍南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个典型,作出了向叶文贵学习的决定。
彼时的叶文贵,其实有着更雄心勃勃的理想和抱负,他要“摘取工业文明皇冠上的明珠”——造汽车,而且是几十年后都够时髦的电动轿车。从1988年起他冲击这个公认的国际性技术难题。经一年多的研制,1989年秋第一辆玻璃钢车身四轮四座微型电动轿车上路了,之后又不断改进设计,使各项性能达到国标领先水平,1990年获得国家级新产品证书。
这是温州解放40年来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新产品,此时他已为之耗尽千万家产。电动轿车从设计转变为商品,需要更完善的技术、更巨额的资金。叶文贵不得不四处奔走。但作为一位太过超前的农民企业家,他是孤独的,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媒体后来在报道此事时,常常会说:叶文贵失败了。
“他的意义和价值远超经济层面”
叶文贵真的失败了吗?
至少,叶文贵自己内心坦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2005年,他接受本报资深记者沈绍真采访时有过这样的自白:一个人只挣钱没意思,要做就要做点有意思的,这样做人才刺激、有味道。温州需要有原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若有可能,温州今后还应把电动轿车搞起来,它环保节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叶文贵,贵在何处?
在沈绍真看来,把握商机眼光独到、开发产品不断办厂固然是其难能可贵之处,不过叶文贵的意义和价值已远远超越于经济层面,“那时正是温州姓资姓社争论最酣的时候,他所表现的勇气、胆识和政治眼光才是最为可贵的。凭着自己的政治远见,叶文贵对时政大局作出判断,并以自己的才华和创业实践,促进了那个乍暖还寒年代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
“叶文贵对他这一辈子很满足,他常对我说,人总要创业,总要为社会做奉献,这样才不至于虚度。”在叶文贵的老朋友、原苍南县金乡区党委书记金钦治眼里,叶文贵的一生是“创业创新的一生,又是无限奉献的一生。”不再研发电动汽车后,他剩下的原有厂房每年还能出租几十万元,用这些钱,叶文贵慢慢还完了曾经的欠债,并投身于捐助金乡中小学校舍、修建金乡叶氏宗祠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事业,日子充实快乐。
昨天下午5点多,获悉叶文贵去世的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专程来到叶文贵家中,慰问其亲属,表达哀思。黄荣定说:“叶文贵先生是温州改革开放的先锋人物,更是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他的创业创新精神不仅是苍南的宝贵财富,在温州提升巩固浙江‘铁三角’地位的当下,也具有重要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