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乐燕
通讯员 郑亦扬 陈景峰
晨起,推开门,眼前已是满山银装。下雪了!这对泰顺乌岩岭上芳香林区老护林员何振洪来说并不稀奇。山上每年冬天都会下雪,但前段时间的那场雪挺大,压坏了山间原本脆弱的电线,山巅的屋里又停电了。
春节渐近,在山下万家灯火的团圆夜,距离泰顺县城68公里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密林间掩映着几盏微弱的灯光,4名护林员日夜坚守着4万余亩林区,63岁的何振洪便是其中一位。
今年,已是何振洪进山守林的第三十七年。由于没人轮班,再加上春节进山的游客多,他在大山里度过了护林以来几乎所有的春节。“大年三十就多炒几个菜当是年夜饭,门上贴上春联,给家里打个电话。”何振洪想了想又补充道,但绝对不放鞭炮。山上的春节,很静。
29岁开荒造林
“看每棵树都像自己种下的”
惦记着要给县气象局拍几张雪景照片,何振洪换上雨鞋雨衣,带上电子采集器、手电筒、柴刀,早上七点便进山了。
在海拔1050米的山巅,积雪一直未化,山峰、丛林、小屋,都蒙在雾气里。两间简易石头房,便是何振洪大山里的家。老人站在屋外拍打雨鞋上的泥土,冬衣外套一直拉到了下巴,冻红的脸上有几道鲜红的抓痕。“前两天喂白鹇,给挠的。”何振洪不好意思地说。
午饭时间,他进屋开始生火做饭。“平常进山怕来回折腾,就带上馒头和水,一直走到景宁、寿宁交界。现在天太冷,馒头没法啃,中午只好回来烧点热的。”老伴心疼他总吃冷饭,把胃吃坏了,常会上山来照顾他。几天前接到通知,管理局今年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员替老何春节值班,他便让老伴先下山,置办年货。
何振洪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家人多次劝他回罗阳碑排的家里享清福,可他舍不得这些树。1982年,29岁的何振洪被村里推举,在15000亩荒山上整地种树。在如今的半岱林区,他当初一棵一棵种下的松杉,已经长成20多米的参天大树。37年里,何振洪辗转了三个林区,总爱摸摸树,“看每棵树都像是自己年轻时候种下的”。
“看!这是红外监控拍到的黄腹角雉,交让木的红果是它们最喜欢的食物。”何振洪拿出手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他“包干”的一万多亩林区,是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黄腹角雉的主要栖息地。这几年,高山村民外迁,何振洪的防火宣传重心转向游客,同时还要开展松木线虫病等防治。他说,每次巡山总能看到野生动物,除了黄腹角雉、猕猴,还有野猪、蛇等。而每年春天,山脊上的防火线旁杜鹃花一齐开放,美得像是一幅风景画。
37年前亲手种下的树木早已成林,他也从壮小伙变成花发老人,但这片山林带给他的乐趣,足以慰藉生活的寂寞。多年来,何振洪的林区没有出现一次火警,他获评为县劳模,被省林业厅授予“优秀护林员”称号。乌岩岭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护林员的工作很多人都能做,但没有几个人能坚持做到底。从1959年林场成立至今没有发生大的火情,是几代守林人日夜付出的功劳。
63岁下山过年
“和家人吃顿团圆饭”
白萝卜汤、炒油冬菜、炖猪肉陆续上桌,何振洪熟练地拣出灶台里未烧尽的木炭,往火盆里一倒。靠着这样的取暖方式,他度过了山上一个又一个寒冬。
去年,12岁的孙子教会他用手机玩微信,和家人通视频成了老何最开心的一件事。他说,上世纪80年代住的是茅草盖的棚子,没水没电,只能喝山泉水,点煤油灯。没通车前,下山一趟尚算容易,但要挑着大米粮油走20公里山路上山,脚力颇好的他也吃不消。为了尽量自给自足,他开辟了一小块地种上白萝卜、油冬菜,用盐巴腌肉保鲜,只是高海拔养的鱼瘦得“皮包骨”。如今,三米宽的公路一直通到门口,何振洪依旧1个多月才下山一次。
老何对现在的生活很是心满意足,虽然他的伙伴——年轻的护林人常有些小抱怨,比如屋顶总漏水,电视常卡顿,一遇刮风下雨就停电。“1月30日夜里那场雪之后,停电了两天。路边结冰,山下的人进不来,蜡烛又用完了,天一黑就早早睡觉了。”
日日与树为伴,少有亲友往来,山林里的时间很慢。跟在身后12年的黑狗,鱼缸里养了6年的金鱼,墙上已经泛黄的工作笔记……屋里每一件家具,近几年新添置的冰箱、电视,何振洪都能说出一番来历。
“和山下的家只距离60公里,但我回去得太少,亏欠家人。”他告诉记者,以前夫妻俩都在山上,读小学的儿子周日要背着7斤大米到学校吃一周;孙子爱和他亲近,暑假会自己要求上山陪爷爷;母亲84岁了,而他已经30多年没一起吃顿年夜饭,“去年杭州的弟弟一家回泰顺过年,我妈最开心了”,而他依旧缺席。
春节可以回家过年了,老何说,要和母亲、老伴、儿子、儿媳、孙子,一家六口齐齐整整吃顿年夜饭。还要叫上女儿一家拍张照片。
等年过了,带上“全家福”,再进山守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