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第一次把故乡写入长篇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6-13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4

本报记者 王民悦

“这是写温州的长篇小说,希望能先在温州介绍。”温籍作家叶永烈的第三部长篇小说《邂逅美丽》,日前由新华文轩天地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上海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也是其认为“最好看的一部”。小说被称为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瓯越孪生姐妹方美莲、方丽莲的传奇故事。“这是上海、温州双城记,是我第一次把故乡写入了长篇。”

“写今日温州,我不如当代的温州青年作家,但写旧温州、老温州,青年作家未必如我”

破晓之前,暗夜如墨,日、汪、蒋、共博弈正酣。出身名门的方氏姐妹,才貌双全,阴差阳错,一个在上海入了青楼,一个在温州做了特工。憧憬、迷失、挣扎、醒悟,双双走上红色之路,在家仇国恨、恩怨纠葛之中,演绎出一幕幕可歌可泣、或悲或喜的人间活剧……

在《邂逅美丽》里,叶永烈将动荡岁月里的青春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比起前两部,她更讲究故事性。”

小说的故事结构,整齐而严谨,全书45万字,共分八章,每章十节,每节结束时都会留一个悬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邂逅美丽》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在叶永烈看来,中国传统小说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我不写先锋派、意识流小说,也不写哲学式、散文式的长篇,而是更倾向于发扬中国传统小说的特色。”

小说的故事,起于上海,结束于温州。故事中,人物的恩怨情仇,把情节次第朝前推进,爱情与政治斗争紧紧相连,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相互倾辄。除此之外,书中还展现了褪色泛黄的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风情,并以浓墨重彩描绘民国年代温州美丽的水城风貌,以丰富的细节勾摹出不同于众的瓯越风土人情。

“我早就打算写一部上海、温州双城记。”  2015年,叶永烈从纪实文学“华丽转身”,开始转轨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并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130多万字的“上海三部曲”。这三部长篇并无故事上的联系,而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上海。这部《邂逅美丽》则实现了他对自己的承诺。

作为久居沪上的温州人,叶永烈在描写沪、瓯两地时感情十分真挚,书中大量人文特色、历史风俗的描写,使得小说更显丰富多彩,余味悠长。

“创作时,温州的种种细节,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喷涌而出。那时的故乡到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往日双莲桥的荷花,晏公殿巷的小河,洞桥头的大榕树,高盈里的深宅大院……”叶永烈自陈,写今日温州,他不如当代的温州青年作家,但写旧温州、老温州,青年作家未必如他。“因为当年的历史见闻、风俗人情,恐怕翻遍温州的文史资料也未必能够找到,那是来自我童年的所见所闻。”

“打入我家的‘三五支队’给了我莫大启示”

近年来由于整理父亲日记,使叶永烈沉醉于往事的回忆之中,记起解放前的温州,记起“三五支队”,《邂逅美丽》的灵感由此而来。

“三五支队”是抗战时期新四军在浙南温州一带的游击队,后改称中国人民***浙南游击纵队。小时候,家住铁井栏的叶永烈总会听见一阵阵拷打声。原来,他家后门对面的寺庙铁井栏宫,是***永嘉县(当时温州称永嘉县)警察局的施刑场所。家里的勤工说,那些被打的人就是“三五支队”。

而让叶永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五支队”居然打进他家,“就是天天在我身边的张迈君阿姨。”

张迈君是叶永烈母亲的中学同学、闺密。她借助这层关系,以私人护士身份潜伏叶家多年,还曾在叶父担任院长的温州瓯海医院做助产士工作,甚至在叶家对门办起助产士训练班。她的真实身份是资深的中共地下党员,曾任浙南游击纵队卫生处副处长。直到温州和平解放,她出任市卫生局首任局长,叶家才恍然大悟。

“父亲是温州企业家,地方绅士,跟政界、军界要人有许多交往,所以我家是非常合适的‘根据地’。”

1994年,叶永烈回温,偶然听到家人说起张迈君。

“老家的亲友们都习惯叫我‘阿烈’,我很奇怪,她怎么还记得我,那时我不过是个毛头小娃娃。”

叶永烈突然动了要采访张迈君的念头,于是带着照相机、录音机上门拜访。当时张迈君已入耄耋之年,瘦瘦的个子,梳着短发。“母亲说她的本名叫张润锦,儿时用方言取了个绰号叫‘长头颈’,我细细一看,她的头颈还真的有点长。”

不过,张迈君并没有认出“阿烈”,但一说起小名,就紧紧拉住了叶永烈的手。她还笑说:“想不到当年的‘碎细儿’阿烈,成了作家。”

彼时,叶永烈才得知她不平常的身世,才对“潜伏”有了第一手感性的认知。“她的经历给了我莫大启示,也因此让我理清了红色火种从上海传递到温州的不平凡的历程。”

于是,《邂逅美丽》的前半部故事发生在上海,后半部发生在了温州。“小说源自生活,创作长篇,更需要丰厚的生活阅历。”叶永烈表示,正因为有着上海、温州丰富的两地生活,所以种种生活细节就会在脑海中翻腾,很快就通过不断的叩键,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长篇小说是作家的‘航空母舰’,一辈子不写出一部于心不甘”

“小说有一股迷人的魅力。”从非虚构创作转向虚构文学,叶永烈有种找回“初恋”的感觉。他至今还记得,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发表时,念高三的他站在温州五马街口的新华书店里一口气读完。考入北京大学后,又特别偏爱王汶石,凡是见到标有“王汶石”的作品,都会看上好几遍。

“我是在看小说之中学会写小说的。”那时候,叶永烈读各种流派,并着眼于“看门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初试锋芒,写过许多纯文学小说,如《青黄之间》《腐蚀》《正负之间》《同行》《并蒂莲》等,这些作品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小说界》发表。那时他还为报纸写长篇连载小说,在《文汇报》连载《暗斗》,在《羊城晚报》连载《黑影》。

然而,叶永烈并没有就此成为“小说家”。“如果当时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也许我会一直写小说。”1981年创作的《腐蚀》,与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只差几票,这让他深感遗憾。彼时,他也在写报告文学,抓“热点”题材,几乎写一篇“红”一篇,很自然的,创作就朝报告文学倾斜了。

但对叶永烈而言,长篇小说是作家的“航空母舰”,一辈子不写出一部于心不甘。“重回小说创作阵营,在我看来也是很自然的:一是人生阅历日渐丰富,二是写作历练日渐成熟。”叶永烈笑称自己是从事长篇小说创作的“70后”。70多年的人生经历,为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与细节。"

“写长篇要会讲故事,编故事,如果说写第一部时还有点迈不开步,但写到第三部时,我已经可以快步向前了。”在叶永烈看来,长篇小说创作,是寂寞而又吃力的工作。一旦开笔,就要接连数月“闭关”,没日没夜摁键,久久面对电脑屏幕,如同达摩面壁,直至一口气写完几十万字,这才如同卸下沉重的包袱。今后,他会多写点篇幅短小的长篇小说,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