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运正,1948年7月出生于泰顺,历任温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兼主任,永嘉县委书记,市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开发区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等职。2003年辞职下海。
王运正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与改革开放同龄,正当“不惑之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霎那,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里,却展现了一幅幅感人肺腑、扣人心弦和意义深远的事例与画面,记录和镌刻在历史长卷之中。
一、横空出世的“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的提法最早见诸报端是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
当年4月中旬,该报国内新闻部主任张也平和记者桑晋泉来温采访。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报道温州对外开放情况的。但通过十多天接触与了解,发现温州千家万户投入商品经济热潮的蓬勃景象,这在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新闻人的职业敏感使他们改变初衷,决定报道温州家庭工业、个体经济与商品市场盛况。
但当时,对温州的经济发展道路争论仍然很大、褒贬不一。据桑晋泉回忆:“在温州十多天的采访,我们听到和看到的,有正面的,反面的;歌颂的,贬斥的。在为确定主题而犹豫不决时,时任温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王运正告诉我们,最近一些经济学家考察温州,研讨温州现象,有的专家提出,温州发展经济的道路,是不是可以成为‘温州模式’?这番话一下子让我们茅塞顿开。”(见2008年04月14日《温州日报》《温州模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他们的稿子完成后,当时的《解放日报》总编辑陈念云审阅了稿件,赞成把“温州模式”写到稿子里去,并很快签发。时任总编辑助理的周瑞金在安排版面时,决定上一版头条。《解放日报》负责人大胆果断地顺应改革潮流,使“温州模式”公开见诸于颇有影响力的大报,在全国激起了强烈反响。争议多年的温州经济发展道路,顿时有了一个实至名归的感觉。
改革需要智慧,改革需要勇气,改革还需要付出。“温州模式”突破了计划经济的藩篱,打破了极左时期设定的条条框框,影响之深、进程之难、风险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令人感慨万千。
二、“温州模式”与两任市委书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家庭工业、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但事物的发展并非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时晴时雨,乍暖还寒。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省政法委牵头进驻乐清柳市,以“投机倒把罪”抓捕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浪头上的创业者。这就是当时震动全省的乐清柳市“八大王”事件。这些“大王”以灵活的头脑、各自的特长和管理才能,创办不同形式的企业,向社会上广纳人才,发展个体经济,是温州乃至全省、全国第一批先富起来的带头人,却瞬间变成了经济犯罪的打击对象。当时,他们有的出逃,有的被判3至7年徒刑。所幸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法规逐步得到纠正,“八大王”事件也于两年后的1984年得到了彻底平反。
“八大王”事件,是中国改革发展过程曲折的一个缩影,是“温州模式”临产前的历史阵痛。事实上,作为“温州模式”另一个层面的先行者,当时的温州市委领导也因敢于担当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付出了值得后人感念的代价。
我是1978年下半年调温州地委宣传部工作,地、市合并后,1982年调入市委办公室,工作了九个年头。前4年任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袁芳烈秘书、办公室副主任;后5年任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在市委书记董朝才身边工作。
1982年春,“八大王”事件让温州家庭工业和个体经济犹如惊弓之鸟,原来那种热火朝天的局面风光不再,大都畏缩不前。袁芳烈决定,当年年底召开全市家庭工业、个体经济的重点户、专业户(简称“两户”)的千人大会,以重整旗鼓。据反映,有参加“两户”会议的代表心有余悸,准备带上铺盖进“学习班”。结果出乎他们的预料,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十条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大力发展家庭工业与个体经济,并请先进代表戴大红花、上主席台。这一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缓解了城乡群众的心理重压,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袁芳烈书记还时刻关注着“八大王”事件的后续发展。1984年中央1号文件下达后,他感到时机成熟了,遂找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沧,要求法院立即复查此案。时任中院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童平宇作了专题汇报:认为“八大王”事件是错案,应予纠正。袁芳烈当即拍板,通过法律程序纠正“八大王”错案。1985年5月的一个晚上,市委到市邮电局召开全市三级党组织电话会议,正式宣布为“八大王”彻底平反!
正当温州人民甩开精神枷锁,放开手脚乘势而上的时候,“姓资、姓社”、“道路、方向”的争论开始,温州发展道路遭到否定,旗帜鲜明地大力支持温州民营经济发展的袁芳烈备受指责与非议。1985年12月,他被调离温州,到省政法委任书记后再到省高级法院任院长。
董朝才于1985年12月中旬从金华市委书记岗位调到温州任职。我后来才得知,他是带着温州干部群众并不知晓的“纠偏”使命来的。
董朝才上任后,没有鸿篇大论的施政演说,没有对温州经济路子的是非评判,只是下基层、搞调研,听各种意见,看各类典型。经过三个月的调研,又召开多次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的座谈会、讨论会后,保持了近半年沉默的董朝才,改变了奉命来温的特定初衷,不仅没有“扭转”温州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大踏步地继续往前走,发出了经济改革的强音──
“国营、集体和个体经济一起上,一视同仁,一概支持”;
“老百姓想干的事,不去阻拦;老百姓不想干的事,不去强迫”。
当年7月16日至18 日,他以“特约评论员”名义,连续在《温州日报》上发表题为《试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必然性和国营经济的主导作用》等文章,认为必须从温州的实际出发,不要片面强调所有制比例,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全面推进全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1986年,党中央、国务院将温州列为全国第一批改革试验区。温州先后制订和颁发了8个地方政策规定,其中,《温州市挂户经营管理暂行规定》《温州市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均属全国首例,很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
改革道路上的先行者,犹如台风季节的东海航船,面临阵阵汹涌波涛,时时被推到风口浪尖,一些人开始向董朝才发难。有人认为他的《试论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必然性和国营经济的主导作用》一文是“资本主义宣言书”,上告到党中央、国务院;有人对改革试验区大肆抨击,认为是“资本主义模式”,四处散发批判材料……1989年下半年起,控告、批判、责难、质疑之声纷至沓来,否定“温州模式”、否定改革试验区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1990年初,董朝才被免去市委书记职务,调任省体改委。
三、从一波三折到东风吹来满眼春
“温州模式”总是命运多舛、一波三折。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86年7月25日,中央办公厅以华建敏同志(后任全国人大常会副委员长)为组长、国家体改委毛民先、中央办公厅王永革为成员的调查组到达浙江,调查温州情况。他们是根据胡耀邦、胡启立、万里的批示而来的。在那之前,新华社浙江分社陈坚发、丁雪萍写了一份反映温州经济发展状况的内参,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在内参上作了批示,要求中央办公厅组织一个较强的班子,实地去做一番调查,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当地干部群众是怎么看的,怎么说的。
这个调查组在浙江21天,前面6天在省里听取了省委领导同志的情况介绍,还召开省部门领导干部座谈会8次,30多人参加。7月31日至8月13日在温州调查。其间,听取市领导汇报情况,召开各种座谈会31次,参加人数140多人。还深入到7个县(区)、11个乡镇、2个行政村、14家国营和个体企业等,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温州。
尽管这次调查关于胡耀邦同志的批示是保密的,但从华建敏同志在座谈会上的插话中,也可以领会调查目的:
“商品经济发展以后,精神文明上去,作为领导要引导,不能用强制的办法,而是要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办法。”
“作为试验要放开一些,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是用行政命令,而是用协调的办法,创造平等的外部条件”。
当年8月14日,调查组结束调查任务返京。
1986年10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我到渡轮码头迎接一位重要来客──胡耀邦的秘书郑必坚。他在温3天,与市委、市政府领导谈话后,看了几个企业与小商品市场。他告诉我:“耀邦同志明年春要到温州看看”。
我们喜出望外,祈盼即将到来的这次考察能为“温州模式”撑腰。不过,这一愿望未能成为现实,1987年1月,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
两年之后,“姓资、姓社”“道路、方向”的阴霾再次笼罩温州,“极左思潮”卷土重来……正当“温州模式”再次横遭否定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进行了南巡讲话!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深刻地体会到了“东风吹来满眼春”的意境。我当年曾写下一首小诗,以述自己的真实感怀:
宦海波涛涌,舟行险浪中。春雷天际起,彩练舞长空。
我无须赘述了,因为四十年的历史已记载了温州发展的事实:
1978年至2017年,GDP总量从13亿元到545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亿元到465亿元,人均工资(农村)从113元至30573元,温州经济社会已经全方位向前推进。
这是突破藩篱、坚持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是从实际出发、发挥“温州模式”潜能所写下的绚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