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钢:无限深情对故乡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1-3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4

本报记者 王民悦/文 杨冰杰/摄

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的山丘上,矗立着一座高7米的雄伟雕塑,他头戴斗笠,手持神耒,面朝瓯江护安澜……这是温籍著名雕塑家曾成钢耗时三年完成的作品《大禹治水》。

“大禹骨子里涌动着‘智慧’‘敢闯’‘坚持’的因子,这与温州人精神不谋而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作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曾成钢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雕塑的现代转型,这种“执拗于中国美”的个人风格如同他的乡土情怀,是一如既往的浓烈与真挚。

“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家乡”

“他对家乡绝对是有私心的!”

前不久,在龙湾黄石山雕塑公园的“中国姿态·温州国际雕塑大展”上,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黎明盛赞,30件入园精品体现了国内一流的艺术水准。

这背后,是曾成钢根植于心的浓浓乡情。2012年,他把“雕塑公园”的概念引入家乡,强调“雕塑是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情感归宿,温州需要这样的地标,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站起来’”;2017年,他带领团队打造的首座温州雕塑公园,被业内称为是“物化温州人精神的艺术殿堂”。

这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对公园的选址、规模、定位,还是面向全球征集,入选率仅千分之六的作品遴选,乃至加工制作,落地安装,他都反复打磨,亲自指导,精益求精。

大展当天,这位儒雅亲切的绅士身着一袭中式大衣,头戴礼帽,望着山水间的巧夺天工之作,得意又激动:“这一天我盼了五年,能把最好的作品留在家乡是我的向往。”

实际上,曾成钢献给故乡的厚礼不止于此。早在1999年,他就为温州博物馆创作了一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图”——9座14米高的铜雕壁饰拔地而起,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以远古神话讲述了与温州人契合的开拓精神。其间,他曾一口气花7天做出草图,一个月时间做修改,还在表述构思的5分钟限定时间里,足足用3分钟陈述对故乡的情感……今天回望,他依旧自豪,“这是我创作生涯中花费心血最大,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正是对故土的一往情深,往后的几年里,曾成钢又添佳作——诠释游子对母亲眷恋的《莲》与人类思想高峰的《大觉者》。

让人感动的,还有他对乡人的情义。

2014年的一个秋夜,温州抗日英烈朱程的孙子表达了为爷爷塑像的心愿。曾成钢立马应许:“这不是你个人的事,是我们大家的事!”一周后,他飞回温州,赶赴英烈出生地矾山镇勘察地形,设计方案。大型雕塑的造价颇高,如果按市场价,这座朱程铜像从设计到制造需500多万元,但他没收取任何设计费用,甚至还想方设法同制造商谈价。最终,铜像以100多万元制成,英雄朱程有了自己的“丰碑”。

“他嘴里常常念叨的就是温州,对温州的人和事特别上心,这种恋乡之情让我们肃然起敬。” 这是与曾成钢共事的伙伴的集体印象,连他自己也坦言,对故乡的私心是情不自禁的,留下的作品必须是最好的。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中场”

“中国雕塑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成规模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其中,曾成钢的创作与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中央美术学院前院长潘公凯眼里,这位曾朝夕相处的同事、老友,有着大胆而充满创意的艺术实践,作品中既有传统文脉的一面,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感。

“我们这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对西方艺术有着明确认知, 如果说对中国古代传统是情不自禁的喜爱,那么对西方雕塑则是理性的思考。”

曾成钢的专业学习之路十分坎坷,作为恢复高考后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雕塑系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辗转了很多单位,由于专业不对口,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发奋考研,终于在六年之后,再次迈进母校的大门。

硕士毕业留校任教期间,曾成钢曾赴意大利波罗尼亚美术学院进修,他最企望探究的就是如何让中国当代雕塑走出第三条路,既不是复制传统,也不是纯属西方,而是借传统与现代为两翼,完成对传统的转化与创造。

对此,曾成钢的意识非常清醒,“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打中场 ”。

这样的认知在其名作《水浒人物》里充分显现,作品借鉴了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艺术空间观念,将躯干部分做成“空洞”而元气饱满,意到笔不到,堪称是传统语言和现代感结合的典范。

这类充满抒情色彩的表现对象是曾成钢创作题材里数量最多的,诸如水浒英雄、神话人物,以及神灵化的飞禽走兽。“我的表现对象始终和心中的激情,澎湃的英雄主义,强烈的超越感发生关系,而且个人情感上的认同始终占据着首要位置。”

2013年始,曾成钢的大型个人艺术展相继亮相德国、瑞士,展现出了一个中国艺术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开阔的艺术视野与个性。其作品既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般的线条,也有着中国书法般的传统形态。西方媒体评价道:“他的雕塑语言的背景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整个中国的文化传统。”

与此同时,曾成钢的日常对象和主题性创作也格外引人瞩目,他的“莲系列”出人意料地选用了现代的不锈钢材料,强化了传统题材进入现代社会的力度;他的《大觉者》把东西方思想先贤与文化哲人组合在一起,以中国式的等量齐观思想看待历史人物,用宽阔的思想情怀表达对经典与永恒的敬意……

这些作品,无不以“自觉的中场”贯穿始终。这种中场认知立足中国,且与大众观念中——“当代作品必须是批判的,表现手法必须是扭曲的”有所出入。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将其描述为:是有约束的前卫、积极的保守、有原则创新的变革精神。如同曾成钢所阐述的:“艺术家必须树立起真、善、美的理想,表达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即便是描写悲剧和痛苦,也要暗示光明的曙光,给人们以生存的勇气和对未来的期待。”

“要懂得老祖宗留下的文明”

“它是艺术的重工业,是铸造灵魂的艺术。”

在曾成钢看来,雕塑是个耗费脑力体力物力财力的活,无论是对空间与材料的考量,还是手稿创作,后期的切割、焊接、加工、着色等手工与机器的混合使用,都是极其耗费心力的,比如——曾花半年时间,面对海量的文本、图片和影像,在无数次的交流和修改中,勾画出作品的轮廓;曾于灰尘、噪声、污染大的气味中,一刀刀地凿刻与调试,有时思考得过于投入,竟一脚踩空,摔成骨折,而作业时大大小小的磕碰实在是太正常了……

“你要认为自己是在建造一座宏伟神圣的殿堂,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造的伟力。”

为了给雕塑赋予个人所喜欢的形式,曾成钢力求如古人般生活,将中华文明的精髓融入血液里。他在家的入口处摆放了书桌,笔墨纸砚设于其上,每次回来或临出门,都会坐下临上几行字。习字之余还打太极、舞剑,甚至自创了一套养生操。“一个雕塑工作者,若是没有一定的体力和生命长度,那会留下很多遗憾。”

教学中,曾成钢更是注重传统文化的灌输。他的学生冯崇利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堂课,老师带我们去天坛感受传统建筑,让我们体会文化的磅礴厚重,他常说,中国的好多东西都是一体的,生活、建筑、哲学……作为中国人,要真正懂得老祖宗留下的文明。”

作为集雕塑创作、教育和活动于一身的艺术家,曾成钢一直执着地用雕塑语言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他不甘于只做好自己的作品,而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推动中国雕塑事业发展的工作中——2007年,他担任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募集资金购买不动产,结束了学会10多年租房办公的历史,并推出学术丛刊《中国雕塑》,双月发行,这在全国美院雕塑系尚无先例;一年后,策划组织了“中国姿态·首届中国雕塑大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用“中国雕塑”命名的雕塑艺术大展,已在长春、西安、温州多地举办,其打造的“雕塑公园模式”让城市雕塑建设有了很好的开始,成为当代中国公共艺术项目的成功范例;2015年,成立了“曾成钢雕塑艺术基金”,用于公益事业,并拟以《潮起东方》为名,每年编辑出版一本书刊……

“对于财富,我的观点是如果有钱就买些自己喜欢的,没有便算了,将来把它们都捐掉,这也是我成立基金的原因。”曾成钢感慨道,虽然每天要处理的事很多,但不做就会耽误大家,“遇到困难要去争取,就像渔民遇到逆流的海浪仍然前行,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