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简介
学校创建于1985年,系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职业学校。学校秉持“创·生”教育哲学,践行“笃行合义,创志维新”的校训,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鲜明温州地域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职名校。2017年,学校从惠民路老校区整体迁入滨海新校区,是浙江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学校设有机电、信息、经贸、交通、幼师五大专业群,每个专业均已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三年来,共有225名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在温州地区遥遥领先;高职考升学率95%左右,本科率增长50%以上。
本报记者 潘舒畅
走进位于东海之滨的温职专新校区,灰砖白墙的外立面、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水岸相接的校园景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典雅大气。
去年9月,温职专整体搬迁至占地901.85亩、总投资21.94亿元的滨海新校区,制约学校发展多年的硬件瓶颈被打破,温职专从“滨江时代”跨入“滨海时代”。
而今,校园里体育中心、艺术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产学研基地等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预计全部建成后,新校园的面积将扩大为原来的10倍,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一幅温州职教新蓝图徐徐展开……
新校区迎来新机遇
作为首批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近年来温职专秉承“创适教育,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注入温州元素,形成了基于温州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9月,温职专从办学近30年的惠民路老校区整体迁入滨海新校区,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设施设备,为这所老牌中职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从滨江时代迈入滨海时代,这座立志于屹立世界教育之林的浙南职教名校,正在重新审视、凝聚力量,融汇半甲子办学精髓与价值追求,以崭新姿态肩负光荣使命,以“创·生”理念开启宏伟征程,实施“智慧化”“国际化”“生态化”及“中高职一体化”等四化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所具有鲜明温州地域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职名校。
温职专校长黄威把学校的核心理念归纳为“创·生”。“之所以提出以‘创·生’为价值主导的教育,就是在呼唤一种优质的教育生态,即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教育各要素的关系机理是自然的、丰富的、和谐的、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在他看来,职业教育绝不仅仅是“饭碗教育”,更应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创·生”的职业教育不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教会谋生技能,而是开创学习者的生命力,以知识、技能与智慧完善个性、改变命运;是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通过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和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来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漫步新校园,你会发现,这里的学生特别阳光,一路问好声不断;教室、教学平台干净整洁,桌椅摆成一条直线;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都有五分钟静思冥想的时段;六百首精心挑选的高雅音乐循环播放,争取在学生的高中生涯每天都能听到不一样的音乐,学校创设的有声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心灵、陶冶情操。
黄威认为,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与众不同。因此,他主张课堂上尊重差异、课程上体现差异、情感上关注差异,以赏识和激励为主要教育手段,创设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通过三或五年的教育,让学生具备创意,能创新,可创业,会创造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生存的本领,学会生活的技能,感悟生命的真谛,形成生态化的人格,通过高考、五年一贯制、3+2直升、3+4中本合作、国际交流等多渠道多维度为学生搭建“易就业、能升学、可出国、会创业”的成长立交桥,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
新模式展望新发展
今年起,我省正式开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简称“中本一体化”),全省15所中职学校、8所本科院校参与试点,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名列其中,将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实现对接,于今年6月份开始第一批“3+4”学制的招生工作。这标志着,温职专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迈上新台阶。未来,物联网专业将实现与交通、先进制造业、电子、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不断融合,开拓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移动互联应用等方向,大量培养该领域的信息化、物联化实施与管理人才。
物联网专业,只是温职专众多名专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温州支柱行业和特色产业,开设机电、信息、经贸、交通、幼师、体育6大专业群20余个热门专业,所有专业均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其中,数控、电气、计算机等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为省级骨干专业、省首批名专业,每个专业已经形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
新校区新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职专将如何顺势而为,为温州经济转型升级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黄威心里早有打算。“我们将紧密对接温州‘五一○’产业,加大专业优化调整力度,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借助浙江省名校、名师、名专业等”三名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滨海园区企业与周边高职院校优势,协同企业、行业协会、高校力量三方力量参与办学,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引企入校,办”教学工厂“,带生到企,办”企业学校“,打造集”教、学、产、研“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此外,发挥教师团队的研发能力,把成熟技术通过联合体平台引入中小微企业,利用学校设备优势、教师科研优势和中小微企业合作开发或生产新产品、推广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