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职教育勇立职教改革潮头

来源:温州日报 2018-06-0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林慎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在经济领域创造了享有盛誉的“温州模式”的同时,在中职教育上同样以改革创新的勇者之姿书写了中职教育的“温州样本”。

1982年市委市政府就从体制上突破创新,积极倡导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开放办学、大家来办;1990年温州城区普高、职高招生比连续三年超过1:1,引起全国关注;1995年率全国之先对社会力量办学的18所职业中学进行等级评估,对十大专业5400名中职学生进行技能考核;2008年以来,我市市县联动,投入60余亿元全力推进校网调整,全市中职学校从128所整合到39所,数量减少发展空间反而拓宽,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为我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

从1978年开始恢复至今,温州中等职业教育在很多方面创造了“天下先”,改革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先行,意味着在战战兢兢中摸索,在苦苦挣扎中磨砺,然而这一切只是过程的点缀。经历40年的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的温州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温州发展实体经济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的支撑,成为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坚强后盾。


恢复突破期

1978年-1990年

从单一农校到涵盖八大类51所职技校

“1978年初,温州只有十几所的农校,中专、技校一概都没有,”今年82岁的金文斌老人回忆起四十年前的往事滔滔不绝,他曾担任市教育局普职教处处长,六十年一直潜心温州教育的研究,是温州教育的“活字典”。

据介绍,“文革”结束后,为适应温州经济的发展,温州马上恢复重建了温州商业学校、温州农校等职业技术学校。1979年至1984年,温州又兴建和举办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像温州市劳动局技工学校(后改名为温州技工学校),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温州地区粮食干部学校(后改名为温州粮食职工中专学校)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思想非常解放,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市领导多次召开各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市、区)会议,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市长还亲自抓了纺织公司、陶建总公司同温五中、温十三中联办的职高试点班。更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从体制机制上进行了创新,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来办职业教育,市里的文件明确说办职业教育,不仅高中、大学、电大可以办,初中也可以办;不仅单位可以办,个人和企业也可以办,还可以企业与学校联合办;白天可以办,晚上也可以办……”金文斌说。

截至1990年,全市职业技术学校达到51所,在校生19729人,其中职业(农业)中学29所,附设职高班37处,技工学校10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2所,形成了工、农、商、卫、警、财、粮、师等八大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扩大提高期

1990年-2000年

中职学校增加到136所  率先进行技能考核

温州职教灵活的办学政策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1991年11月,在温州召开的南方十八省市城镇职教研讨会上,时任市教委主任潘龙俊向全国介绍经验时说:“温州市政府敢于打破常规,在重点办好骨干作用的示范性职中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兴办正规职中和职高班。并允许办学有一个从低到高,从不规范到规范化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是温州职教之所以蓬勃发展的关键。

“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里还把发展职教作为为市民办好十件实事之一,市领导到乐清柳市督促创办旨在提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的‘柳市电子电工职业技术学校’,并召开城镇和农村职教网络现场会。”潘龙俊说。

据悉,为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的统一领导,市政府建立了“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小组”,由市长、副市长担任正副组长,教委、计委、劳动局、农委、科委、财政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同时,温州市政府已敏锐地意识到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率先对社会力量办的18所职业中学进行等级评估,对十大专业5400名职高毕业生进行技能考核。华侨中学办的烹饪专业班,历届毕业的274名学生全部通过技术等级考核,民进高级职业中学的服装专业,第一届毕业生48人,其中41人达到二、三、四级工,被服装厂录用。

与此同时,温州还冲破单一的依靠政府招工招干的就业观念,市劳动部门针对中职毕业生制定了‘择优录用,不包分配’和劳动就业场所介绍,自谋出路的三结合就业政策。规定除企事业发展需要全部或大部分职高对口专业招工外,市劳动部门每年确定20%国营招工指标,作为职高择优录用指标。按“千分制”并结合技术等级考核,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到2000年,全市中职学校增加到136所,在校生增加到8万人,招生达到37602人,普高、中职招生比达到1:1。

转型升级期

2000年-2008年

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基金 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经济发展,这个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开始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我市开始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自2007年开始,市财政每年安排职业教育专项基金5000万元以上,用于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各县(市、区)也相应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教育发展。据统计,2006年-2008年,全市中职学校地方投入3亿余元。学校的校均规模也不断扩大,校均人数从2002年的638人提高到2008年的1003人。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中职实现人生梦想。2006年秋季,中职学校招生开始出现井喷。当年市直属的温职专、温二职专、华侨职专招生人数比往年都翻了一番。同时由于招生火爆,大大超过计划数,这三所学校不仅早早闭门谢“客”,还一反常态大方动员学生到其他学校报名就学。

同时,社会对中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中职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2008年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3%,比2002年提高了31.7%,双师型教师从几乎为零上升到803人。各县(市、区)开始尝试面向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专业课教师。

职业教育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各中职学校开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向区域和行业提供就业转岗培训、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等   ,并积极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类就业和再就业等职业技能培训进行对接。2006年-2009年,我市依托高职院校和重点中职学校建立了40余个培训基地,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学员4万余人。

据悉,这一时期,温州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努力构建普高职高横向渗透、中职高职纵向衔接、职前职后互为补充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建成与产业经济相符合的数控机械、商贸、鞋革等十八类专业群,初步确立了学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就业市场化的中职办学格局。

新时代新发展

2008年—至今

两调整一提升 打造瓯越新工匠

“从2008年开始,温州职业教育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主要围绕‘两调整一提升’,形成了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温州模式,”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薛昭说。

所谓两调整一提升,就是指以调整校网布局和调整专业结构为重点,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内涵。

从2008年开始,市财政投入60余亿元,把128所中职学校整合成39所。学校数少了,在校生反而增加了,学校的规模更大了。全市中职一年级在校生从2008年的2.6万人提升到现在的3.3万人。去年建成的温职专滨海新校区,总投资22亿元,更成为浙江省单体规模最大的中职学校。2008年以前的中职教育县域内专业多有交叉重复,为此市教育局把中职学校专业审批设置权上收到市级有关部门,从全市范围进行统筹,坚持同一个专业全市不超过3-4所,同一县域内不重复设置同一专业等原则。同时新建一批对应温州产业发展的新兴专业。目前全市开设18大类专业基本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其中省级示范、骨干、品牌专业67个,省级实训基地30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8个。

从全市职教一盘棋的高度,大刀阔斧进行校网调整和专业结构调整,为构建温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中职办学内涵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中职不仅能上学,还能上大学本科,”浙江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生、2017年毕业于温二职专电子商务专业的谷阳阳自豪地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企业和中职学生都对升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州很早就开始探索中高职衔接,尝试打通学生从中职一直到专业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搭建多元成才的“立交桥”。  五年一贯制、“3+2”、单招单考高考班……多元的升学途径,圆了一批批中职学生的大学梦。去年,我市中职高考上线率高达77.4%。  今年,温职专和瓯海职专还成为我省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的首批试点学校,中职生不仅能上高职,还能上大学本科。

“除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外,我市在全国首提‘产、教、城’互动共赢的生态系统,深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薛昭介绍道。近年来,我市把中职学校建在产业园,把专业建在产业链,全力构建‘职教·产业·城市’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这是产教融合的“升级版”。一是搭建一座“桥”,市教育局依托浙南产业集聚区和滨海职教园区,牵头成立“政府、行业、企业、高校、职校”五位一体的“智能职教研究院”,作为全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核心平台。同时在浙南和瓯江口两大产业集聚区内布点建成滨海职教中心、温州护士学校、温州技师学院等新校区,接轨产业园区,集聚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二是发展综合体。围绕我市支柱产业,依托产业园区,多方联动、共建共享集生产、实训、研发、培训、职业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综合体,如温二职参与“浙南产业集聚区公共物流实训中心”建设,平阳二职参与“平阳宠物小镇”建设等。三是编织一张网。利用大数据,精准对接学生、学校、企业、行业、政府的需求,整合招聘、求职、前沿资讯等信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成为各行各业都不可或缺的信息网络平台。

温州是创业的热土,在改革开放之初更创造了辉煌的“温州模式”。为秉承温商精神,温州中职教育坚持“打造新一代温商摇篮”办学特色,全市一半以上职校设立了创业园(创业街),建成市级及以上创业教育示范基地22个,学生创业社团40个,创业之星100名。15%以上的中职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乐清职专学生刚毕业不到三年,电商创业赢利上千万。

“要把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任务相结合、与机器换人的新趋势相结合、与企业转型的新动向相结合,把职业学校办成现代企业的人才基地,这是市委市政府对温州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白炳兴说。近年来,从最初的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到校企双方作为办学主体协同育人,再到首创混合所有制办学,温州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由浅层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子。从今年起,我市还将开展智能化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要建成“智能+”示范专业(群)50个、实训基地30个,校企联合培养智能化人才1万人以上。目前,温州中职学校39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9所、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省级中职名校(示范校)11所,中职学校还与812家民营企业和102个行业协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建立省市级校企合作共同体20个,每年为企业订单培养学生6000人以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已连续5年就业率达97%以上,10%以上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

新时期,中职学生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就业和升学前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意识到,上中职不是升学失败的无奈退路,而是出于自身特点的主动选择甚至是首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