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篇《寻找三十六年前的年轻诗人》在朋友圈热传,作者林肃,原为温州电台记者兼编辑,后出国经商,曾任奥地利奥中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奥地利首届工商联常务副主席,文中回忆了1982年底到1983年初我市盛况一时的诗歌征选活动,并想寻找当年诗友的如今下落,引发热心人士纷纷帮助。
林肃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也算是一个文学青年,任职于温州人民广播电台,负责专题节目《青年之友》的采编。这个节目一改当时千篇一律的播音员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的模式,采用主持人方式,在中国广播界,也算比较走在前面,节目的主持人是贺素艳(播音名:杨帆)。由于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年轻人的现实,比如就业、婚姻、情感、家庭、高考、人生理想等,加上杨帆的声音亲切甜美,声情并茂,节目形式活泼,在当时还算有些影响力,从收到的听众来信,全国各地都有忠实的听众。
彼时,正是文艺的春天,文学青年们诗情勃发。北京的《诗刊》社自1980年开始主办“青春诗会”,首届邀请了舒婷等17位青年诗人,诗坛前辈艾青、臧克家、田间、贺敬之、李瑛、蔡其矫等到会授课,严辰、邹荻帆、柯岩、邵燕祥等亲自辅导,为与会的青年诗人修改作品。这次诗会的成果在《诗刊》1980年10月号以“青春诗会专号”发表,轰动诗坛,为八十年代的中国诗坛揭开了青春篇章。此后历届“青春诗会”推出了众多的优秀青年诗人,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82年12月,我任职的温州人民广播电台,也举办了一届“青春诗会”。
“青春诗会”由《青年之友》节目承办,规定参加者年龄不能超过35岁,体裁以抒情诗为主,我具体负责。这大约是温州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诗歌征集评选活动吧。征稿启事发出后,响应者众多,从城市到乡村,从地方到部队,从机关到企业,纷纷来稿,收到了两千多首诗,盛况空前。这次活动也受到文艺界前辈的支持,老一代诗人、首届温州文联主席马骅,三十年代“九叶派”著名诗人唐湜,老作家、老诗人金江,广播电台副台长柳洪芳以及温州市文联负责诗歌创作的吕人俊、温州师专中文系写作老师姜嘉镳等,受邀担任评委,具有权威性。“青春诗会”评选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获奖者有教师、学生、干部、工人、士兵、农民、企业家等等。一等奖获得者为沈智毅《呵,我的父亲》、林长春《啊,林则徐》、余成鸿《我走着》。
发奖仪式暨获奖作品诗歌朗诵会,次年在温州工人文化宫礼堂举行。向获奖者颁发的奖品,是当时的名牌产品“百花牌”收音机与现代汉语字典,前者在市面上见不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应是电台服务部通过内部渠道搞到的。除了全体评委到场,温州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张维森、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联主席吴军、宣传部副部长张桂生、广播电视局局长李福生、广播电台台长叶正中等均出席了颁奖典礼,可见当时各级领导对这次“青春诗会”的重视。温州电台的播音员全体出动,担任获奖作品的朗诵。
这次“青春诗会”点燃了许多年轻人创作诗歌的热情。在此前后,温州地区的诗作者还成立了“匆匆诗社”“未名诗社”等,获奖作者也大多是这些诗社的成员。
三十六年过去了,老诗人们都离去了,再也见不到马骅、唐湜、金江、吕人俊、李岂林等老诗人了,他们在天国里是否继续咏唱?三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作者,现在从事各行各业,也许不再写诗,但是诗心不改;也有的难觅踪影,不知下落,甚是怀念。 三十六年过去了,我也从26岁的年轻人,成了虚龄已是62岁的老人,年龄的数字顺序颠倒了,只有诗心未老,仿佛又回到当年。
可惜由于时间久远,我已经记不清楚这次活动的细节了。后来,我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离开了广播电台,辗转多地,最后定居国外,除了几张黑白照片一直带在身边,这次活动的其他资料都没有保存下来,甚是可惜! 但是,根据物质不灭定理,我相信,当年所朗诵的诗歌,应该随着无线电波,还一直在太空里回响。
诗歌可以留住岁月,诗人能够把握时代脉搏。我相信,诗人永远不老,永远年轻。附上当年老中青诗人、评委等汇聚一堂的合影。从左至右,前排:李岂林、姜嘉镳、吕人俊、柳洪芳、金江、唐湜、马骅、张维森、吴军、张桂生、李福生、叶正中、林肃。二排:陈美霞、董爱荣、施菲菲、林长春、王鸿武、徐肇津、王秀权、吴昊、陈革新、彭志坚、余成鸿、(徐高俊?)。三排:贾金弟、陆建光、朱春涛、杨坚、张志坚、张俊凯、林宣傲、(姚棣?)、鲍伋、沈智毅、干方洲、李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