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许基仁
温州曾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民营经济的重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温州把体育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抓手,在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和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等方面勇于尝试,敢于突破,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也给全国的体育改革带来了诸多启示。2017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温州市签订协议,温州成为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单位。
启示1 激活民间力量,体育满盘皆活
温州体育运动学校的体操项目一度缺教练、缺生源,而心桥幼教集团有热情、有资金、有生源。双方一拍即合,互补短板,合建的体操俱乐部日渐红火,并输送了天津全运会体操冠军黎琪。体校完成了自己的竞赛任务,出了竞技人才,心桥集团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携手双赢,何乐而不为?
温州的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兴华羽毛球俱乐部、凯易路马术俱乐部都是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样本。实践证明,社会力量、社会资本不仅能盘活本来就倚重体制外力量出人才的马术,而且也能培养出游泳、羽毛球这些历来被举国体制青睐的奥运项目的后备人才。
企业家出身的温州武术协会主席李志荣招租了一处清末老宅创办武术博物馆,个人出资三百万元兴建、陈展,并每年投入二十万元运行经费。协会还开展公益性的武术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并推行武术国家段位制和地方段位制,普及推广温州历史悠久的武术文化。寻找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家传承并推广体育文化,温州武术协会和武术博物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举国体制一度成为体育系统内循环体制的代名词,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攒了弊病,阻碍了活力。真正的举国体制,应该把全国全社会的所有资源和力量都调动起来。激活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才能给体育最大的支撑力和助推力。
启示2 体育管理部门适度放手,体育海阔天空
记者在温州调研时接触了分管体育的市领导和温州体育局领导以及文成、泰顺、苍南三县地方官员,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开明”。他们对政府如何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有非常清晰的认知。这让记者不得不感佩温州毕竟曾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
温州市在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方面,是真放手,真放权,但不做“甩手掌柜”,而是通过供场地、授牌子、派教练、给补贴、助社团等方式,支持、扶持社会体育机构。这些机构急需什么,管理部门就给予什么。温州市级财政2017年安排青少年训练竞赛经费总计4200多万元,其中用于体制外社会布点基地的经费(政府购买服务)超过了36%。青少年赛事、群众性赛事的举办主要都依托各地体育社团。
随着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箭齐发,体育的体量越来越大,光靠政府的力量远远照应不过来,这时管理部门理应放手赛事举办等具体的事务,激活更多的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去运营体育。但管理部门放权后,其实责任更重了,要加强顶层设计、调控监管、服务指导、资金支持等。管办分离了,政府与社团、政府与企业职责分明,彼此轻松,各自受益,何不广而推之?
启示3 疏通“梗阻点”,体育方有未来
在苍南县龙港镇兴华俱乐部内,记者偶遇被请到俱乐部指导训练的国家羽毛球队前教练李矛。李矛依然快人快语:“我们不指望国家队的门开得多大,哪怕只要开一条缝,一条小缝,我们这些民间俱乐部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多!”按李矛的思路,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只要培养出高水平选手,都可以进国家队,都可以参加全国和世界顶级比赛。俱乐部创办人赵兴华也谈到了他的困惑:目前国家级专业赛事体系都以省区市为报名单位,民间机构培养的选手除非被纳入专业体系,否则就无法参赛。一个民间俱乐部培养竞技后备人才,如果在参赛方面遇到阻碍,就很难有持久的吸引力,也会浪费人才。
体育不是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也不是体育系统的体育,而是国家的体育,全体人民的体育。具有反讽意味的是,最应该推行公平竞争的体育界,长期以来却多有不公平竞争。打破体育系统的行政垄断和资源垄断,还体育于民,还体育于社会,是中国体育的出路所在。好在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列入改革议程。疏通“梗阻点”,体育会呈现百舸争流的兴旺景象。
启示4 推进“五位一体”,体育大有可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泰顺百丈的时尚体育小镇是被“逼”出来的。百丈守着飞云湖这个“温州大水缸”,环境保护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受限,当地政府于是想到了体育。飞云湖没有船只、风平浪静,是开展赛艇运动的好地方。于是,百丈依托绿水青山,引进了赛艇、曲棍球专业运动队,修建了训练基地,并举办了露营大会等赛事。他们还计划修建28公里长的环湖道,开展健步、自行车、马拉松等活动,并推出一系列“体育+旅游”项目。在百丈,在温州,在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在这一实践中,百丈尝到了打“体育牌”的甜头。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育不能缺位,体育也大有可为!
据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