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晓露
2017年,我市传统剧目《红丝错》进行全球网络在线直播,观看人数达3.7万人次,这在我市专业院团的演出史上尚属首次。
2017年以来,温州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形象工程各展美态,动人的文化故事催生撼人的力量,这份从瓯越文明中提取的自信和力量,使得温州文化更增添一份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于温州而言,讲好温州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温州,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温州更“有范儿”,才能向外界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全面的温州。
文艺作品创作
继承文化传统,反映时代精神
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要打开思想阀门,疏通精神源头,饱含文化自信。细数2017年我市的文艺作品,既继承文化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
温州“兰小草”爱心故事,感动千万人。于是,一个确定以“兰小草”为原型,以大爱温州为主题,集合温州其他爱心故事的现代题材艺术创作应运而生。目前,我市正积极筹备创作现代瓯剧《兰小草》(暂定名),主创人员正深入兰小草生活过的海岛洞头采风、体验生活。该剧拟定由张思聪、李涛编剧,邢时苗执导。
各个剧院在文艺创作中精品迭出。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新排剧目《当李月娥遇到李月娥》,市越剧演艺中心复排传承版《香莲案》和青春版《红丝错》,永嘉昆剧团创排新戏《孟姜女送寒衣》,乐清市戏曲中心创排传统剧目《莫问奴归处》,平阳木偶剧团新创木偶课本剧《木偶奇遇记》。全市各专业院团新创新排了《抬花轿》《十五贯·杀尤》《火凤凰》等30个折子戏,启动越剧《戏为媒》编创工作……
围绕省委、省政府“剿灭劣V类水”专项工作,温州书画院联合市美协组织书画名家赴雁荡、楠溪江、泽雅等地写生,以“剿灭劣V类水”为主题开展主题创作活动,通过采风、收集素材、艺术创作等形式,完成了300多幅作品,最终评审选出109件精品展出,并从中选出26件参加“禹迹新图——全省美术馆工作者基层采风创作展”,最终入围作品19件。
东风雨露催花开,瓯越硕果满园香。无疑,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脱颖而出,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得益于我市不断改革创新的文艺工作机制,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持续繁荣发展的崭新态势。
文化形象工程
挖掘人文元素,凸显地域特色
以温州人耳熟能详的传统民谣《叮叮当》贯穿全片,将温州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活字印刷、泽雅屏纸、温州昆曲、南戏等缀连起来,讲述温州这座古老城市的精神文明传奇和源远流长的瓯越文化……首部温州城市文化形象宣传短片从2017年5月1日起,在全市各影院及农村电影放映单位上线,在每场电影放映前统一播放公益城市文化宣传片,将瓯越文化元素融入市民休闲文化生活。这是我市引导市民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温州城市文化形象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是2017年温州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市文广新局陆续推出主题文化宣传短片,从城市窗口文化形象塑造、城市文化亮点宣传等方面入手,全面铺开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工程,配合和协助城市文化形象提升专项工作办公室挖掘温州人文元素,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助力温州在全省“铁三角”地位的巩固提升。
市文广新局整合文化、历史、地理、艺术、建筑、规划、传播等人才资源,初步建立专家咨询组,召开专家恳谈会听取建议;配合住建、城投、园林等部门,积极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融入瓯越文化元素,如各类公园、广场和塘河沿岸、沿江景观带,使广大市民群众和外来游客能充分感受温州地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配合瓯江沿线开发建设指挥部对江心屿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提供建议;配合住建委做好温州市瓯江两岸核心段亮化夜游项目建设条件联合审查;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的文化景观。
在文化工程开展得有条不紊的同时,积极向各直属单位征集公益短片素材20多个,充实播放资源。牵头对接规划局制订《温州市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该规划目前正式进入公示阶段。
文化走出去
说好温州故事,展示温州魅力
2017年9月,我市打造的公益课堂开启了跨省域送教服务。市文化馆公益培训送教到青海省格尔木市,与格尔木文广新局、格尔木文化馆共同举办了首届排舞师资培训班,为期5天共教6首曲目,受到当地人民的大力点赞。
蕴藏浩瀚历史、延续民族血脉、承载城市变迁,文化是勾勒城市和美画卷的底色。千年的历史轮替,这片厚重的热土上,温州人民铸就了“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质。说好温州故事,展示温州魅力,文化走出去正倾力实践着。
《荆钗记》进行南方城市巡演,完成深圳、佛山、厦门、福州两省4地城市演出4场,较好地传播了温州南戏文化,提升了演员的知名度、扩大了院团的影响力。难得的是,该剧目还成功入围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复评。
4月,《西园记》《高机与吴三春》经典剧目受邀参加宁波逸夫剧院演出。
7月,瓯剧一个专场、两代演员、三台大戏赴上海逸夫舞台演出,在上海滩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瓯剧热。《那年那秋》登上《上海戏剧》封面,新民晚报发表了《古树四百年、繁花开满枝》等四篇评论文章,上海澎湃新闻等媒体对于古老瓯剧以青春的姿态亮相上海做了近30多篇的报道。
温州的群文节目走出了温州,走向全国。组织8个节目近百名演职人员参加中央电视台三套《群英汇》栏目,这是温州群文整场晚会首次登上央视舞台,展示了温州群文扎实的功底。
不仅如此,民间艺术成绩喜人。我市组织优秀戏曲人才参加浙江省第八届城市戏曲演唱联赛,荣获团体赛金奖、个人赛金奖和银奖,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在“美丽温州 瓯越风情”温州·诸暨、丽水文化走亲摄影图片展中,我市组织民间艺术项目先后参加了浙江省文化礼堂成果展示活动、首届浙江省“村情村韵”民间艺术展演展示活动、2017年浙江省“绿水青山·潇洒桐庐”剪纸艺术活动、浙江省百姓手艺教学成果展等,充分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