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随着与三垟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相关的各项工作相继开启,一本本厚达上百页、累计十余万字的关于三垟湿地文化田野调查的结题报告,也被放在了负责湿地公园建设的温州生态园管委会各相关部门案头。
这一名为《随风而去——即将消失的三垟湿地文化》(以下简称《随风而去》)的调查报告,深入挖掘并盘点整理了湿地公园涉及的11个行政村(含 33 个自然村)的原生态历史文化和现状,初步摸清了三垟湿地的文化家底。从去年10月份出炉以来,它得到温州生态园管委会高度重视。去年11月,生态园管委会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生态园管委会主任郑华担任组长。至今年春节前夕,根据调查报告中写到的三垟湿地历史文化名人、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古树名木、特色建筑和庙宇宗祠方位等,生态园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门已经一一对相关11个行政村需要重点保留的文化项目进行标注,并传达到负责这些村庄拆迁的各属地街道,要求其在拆迁时注意对照保护。
民间文化学者自告奋勇,在温州生态园支持下组成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历时三个月摸清湿地文化家底
“近一年来,湿地拆迁在加速,要留住这里积淀千年的文化,必须抓紧时间先摸清湿地文化底细。” 说到此次普查湿地文化的初衷,主编《随风而去》的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组长、温州地方文化学者冯强生认为,唯有拿出详细的调查报告,才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也只有先把有价值或者可能有价值的物件暂时保留住,以后才有基础从长计议。”
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从组建到运作,冯强生是灵魂人物,虽然祖籍不在三垟,但他与三垟有着深厚情缘,也极为熟稔。冯强生原来是瓯海区台办主任,也曾主持过瓯海区文化局工作,他与三垟湿地的结缘,起始于二十多年前祖籍三垟池底村的台胞何朝育的归来。
何朝育自1991年偕夫人黄美英首次踏上回三垟之路。“从1991年到1998年,何先生一共回乡11次,每次我都有参与陪同接待及协助安排行程路线,同何先生一家关系亲密。”冯强生回忆说,从1991年以后,何朝育先生多次向温州捐赠巨额资金,建成温大育英图书馆、温师院育英大礼堂、温州医学院育英学术馆等等“育英”系列项目,而以何朝育先生父亲“啸秋”命名的啸秋小学、啸秋中学也先后在三垟池底村落成。为此,冯强生付出了大量心血,特别是啸秋中学开始基建后,他每天都要两头奔跑处理解决各项杂务。1997年啸秋中学建成开学,冯强生兼任校长,白天在台办上班,下了班就赶到三垟,在学校值班过夜。“到2008年从学校退休,我在三垟已经睡了十多年,所以我也早就是个三垟人了!”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三垟城市湿地公园要在2018年底建成开园,时间紧、任务重,所以相关村庄的拆迁工作近一年来都在加速。这种情况让冯强生焦虑,他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唯恐古村落文化随着挖掘机的推进与钢筋混凝土的进场随风远去。”
焦虑在2016年5月突然有了出口。这个月,冯强生在报纸上相继看到两则消息。这两则消息报道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三垟湿地生态文化工作时的要求:即“打造三垟湿地传世之作,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协调,为湿地留住独特的文化底蕴,精心提升品质魅力。”
这让冯强生深受鼓舞,他意识到,政府层面对于保护三垟湿地文化同样重视。于是,2016年6月5日,冯强生和曾经共事过的温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张纯芳见面,自告奋勇,表示自己愿意牵头召集一批民间地方学者,组建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为留住文化排摸湿地村落底细。
“纯芳很支持,当场打电话把我引荐给温州生态园管委会主任郑华,次日我就到生态园管委会见了郑华。讲述了我的调查计划后,他很认同。”生态园管委会领导层对文化的重视态度让冯强生记忆犹新,“6月14日,我把调查计划送至温州生态园管委会,15日即与生态园管委会签订合作合同,约定由我和王学钊、林长春、张维中、王珠润等地方文化学者组成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生态园管委会负责全部调研费用,调研结果交由生态园管委会做湿地公园规划参考。”
自此,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的学者们冒着炎热酷暑,与巨大的挖掘机争分夺秒,追赶着村民迁移的匆匆脚步,历时三个月,走遍湿地11个行政村,并对重点村庄多次深入采访,访谈村民100多人次,翻阅拍摄当地28个姓氏的近百本历代宗谱,结合查阅有关书籍,积累了十余万字文字资料、五百多张村庄现状照片与一百多张古村落钢笔速写,从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鲜为人知的湿地原生态文化的基本现状与历史情况。
湿地人家首创温州电厂、变卖田产免费办学、捐资逾亿延续“育英”情怀……三垟湿地文化精华仍有迹可循
经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的调查,丰富斑斓的湿地原生态文化,被分类梳理,包括人物、事件、桥梁、古树名木、庙宇祠堂、人口变迁、诗文传说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湿地文化调查有多处重要史料发现:三垟湿地诸村落形成时间悠久,历史上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也留驻过不少才俊:张家桥村村民先祖宋代重臣张理和张淳恩、宋代编撰《永嘉橘录》研究三垟特产“第一人”韩彦直、黄屿村出身的明代御医袁迁、在圆底村曾住过的清代著名艺术家曾衍东等,这些历史名人,是三垟湿地宝贵文化遗存的集中体现,他们是历史事件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到了近现代,从湿地人家走出的士绅赤子,更是首创温州电厂、变卖田产免费办学、捐资逾亿延续“育英”情怀……
这些文化精华,至今在三垟湿地的园底村、后垟村、池底村等村落仍有迹可循。其中,在园底村发现温州电厂创始人高俊青的老宅门台,是此次三垟湿地文化普查组调查中最大的一个惊喜,它的前世今生都让人唏嘘。
今年除夕的前两天,记者随冯强生及温州生态园住建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园底村高俊青老宅门台处,眼前这座民国建筑风格的门台,砖制结构,镂空花墙,上筑饰顶,虽历经百年风雨,仍不失典雅大气,蕴含中西合璧神韵。
经普查组调查考证发现,高俊青,这位园底村清光绪年间的贡生,于1914年第一个带头出资在温州小南路购地创办温州电厂(温州普华电灯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普华公司),他是当时最大的股东,当时,池底村何醒南及何朝育的父亲何啸秋等人也最先带头参股。后来,温州著名实业家杨雨农、慈善家潘鉴宗等人也参股。
“我们事业的目标,是负有推进复兴民族的运动和发展振兴国家的使命。”“具体地说,就是创造国家的经济工作,电气事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工作,是个发展的原动力。”这是1934年普华公司二十周年纪念刊发刊词中的一段话,饱含家国情怀。我国民族工业多在 1919年“五四运动”后蓬勃发展起来,然而高俊青等人创办的普华公司却早得多。
普华公司正式发电后,一直难以盈利,高俊青等人为坚持办厂,几乎卖光乡下的田地。抗战中,温州三次沦陷,为防止发电机器受到日本人掠夺破坏,普华公司的股东们冒险把机器偷运到三垟池底、园底祠堂里,有一次还把柴油机用油布包扎坚实,沉到池底村关帝庙前的河中隐藏。1949年5月6日,温州和平解放前夜,普华公司为配合浙南游击纵队进城,一改过去只发半夜电的规定,一直发电至天亮,迎接解放。
往事并不如烟。就在我们流连在老门台旁,为高俊青的故事感慨时,门台旁边一座小楼的门打开了,一位高瘦的老人走出屋门。原来,这位老人就是高俊青的曾孙高强中,他已经81岁了,在风烛残年中苦苦守护着这座老门台,以及一座民国七年时因高俊青上书禁赌、温州知府张宗祥命人刻写的石碑。当前,园底村面临整村拆迁,这令高强中十分担心老门台的安危。而当和记者说起曾祖时,高强中又暂时忘却了烦恼,言语中透着自豪,他说他也经常向子孙们讲起曾祖的往事,希望孩子们记取先辈的精神和气魄。
今年新春正月初四,高强中突发心脏病去世,得知消息,和他刚见过面的记者和冯强生都感觉错愕。光阴易逝,老门台、古石碑、古民居这些传统文化的载体,又何尝不如此。高强中身后,他的家属把老人收藏已久的曾祖上书禁赌石碑捐赠给瓯海博物馆,供公众参观。
没有不灭的肉体,只有不朽的精神。
各界高度评价三垟湿地文化普查成果,呼吁据此抢救性保护老门台、古民居,为湿地公园增添独特魅力
从大罗山上俯瞰三垟湿地,一汪秀水将一块块绿地彼此相隔又紧密相连。1500多年前,南朝永嘉郡守谢灵运游历此地,留下了“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的美丽诗篇。千百年来,塘河的这一方角落里,流水潺潺,被无数文人雅士视为世外桃源。
“2015 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有关基层领导、群众面对面共商发展大计时指出:‘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在冯强生、王学钊、林长春、张维中等普查组成员看来,温州今后建成的三垟城市湿地公园,要使人们离开后还很想念,就不仅仅要保护好流水潺潺的湿地生态环境,更要注重保护、传承好千年积淀的湿地文化。
根据实地调查,普查组在《随风而去》中,为湿地公园今后的规划建设提了近二十条建议,主张在整个湿地范围内保护好一些保存完好的老河埠、轮船埠、老石桥、老门台、老屋,不要刻意维修一新,可以显示过去的农耕生活状况痕迹,体现古村落气象。
通览了《随风而去》后,温州文化学者沈克成认为,其调查详实,内容“非常好”,“而且政府部门积极利用民间力量参与三垟湿地文化保护,这是很好的思路。”
得知冯强生等人在园底村发现了温州电厂创始人高俊青的老宅门台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潘一钢曾专程到园底村考察,与高强中老人聊了很久,并为他与门台一起拍照留念。今年正月初六,他再次去圆底为老人送照片,却听到了老人已离世的消息,也是不胜感慨。潘一钢认为,高俊青老宅门台做工精细,是温州民国时期保存较好的门台之一,加之高俊青创办温州电厂的背景,使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他建议对这处门台原地保护,“不然就没有属地感,无法成为乡愁标识。”
温州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卢礼阳则认为,《随风而去》中的建议比较中肯,也具可行性,“目前三垟很多东西还是现成的,只需简单维护即可,投入不会很大,而且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希望有关方面能下定决心,尽可能采纳这些建议,修旧如旧。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支撑,我们的湿地公园和西溪湿地的差距将很大。”
“保护古老的湿地文化,是我们这辈人的重责。” 2016年底,“育英”情怀的延续者、何朝育之子何纪豪在温州参加了他一手打造的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唇腭裂医疗公益活动,回台湾的当天,冒着蒙蒙细雨,他专程和冯强生一起寻访了包括高俊青老宅门台、何氏旧居在内的三垟古建筑,并与高强中相认。穿越几十年的阻隔,两位有着相似文化基因的老人紧紧地握了手,他们肩并肩在曾首创温州电厂的祖辈门台前合了影。
回到台湾后,何纪豪给冯强生发微信,感谢他为保留湿地文化所做的努力,也请他转达自己对支持此事的温州生态园的敬佩,何纪豪在微信中写道:“先辈竟然在无桥无路的湿地岛屿建起了如此令人尊敬的古老文化,那是我们未曾去了解、去追寻的湿地的根。文化遗迹需要保护,哪怕是修复不完美的遗迹,也是我们用再多的钱买不回的。温州需要更多的文化‘贵人’,我们不可以成为文化的‘跪人’。温州需要文化的‘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