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妙手逮新闻——记工龄35年“编外报人”黄松光

来源:温州日报 2017-06-1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提起黄松光,熟悉他的瓯海人会说,他可是我们“瓯海新华社”!似乎和瓯海相关的大事,他都知道。他自称是温州日报的“编外”老报人,而我们的同事,则笑称他是温州日报的“编外总编”。

近35年来,在温州日报上,常能看到黄松光的名字,他见证记录了诸多瓯海乃至温州发展的大事。时光荏苒,56岁的黄松光已退居二线,依然笔耕不辍,兢兢业业。在温州日报创刊70年之际,他这样寄语温州日报:铁肩担道义,正气装心中;妙手“逮”新闻,党媒抒民声。而这也是岁月跌宕中,他和温州日报共同的写照。

本报记者 金朝丹

剪报忆往事

少年兵结缘温州日报

黄松光案头有13本被各级媒体采用的新闻剪报本。打开由部队“值班日记”制作的第一本剪报本,纸页已发黄,铅墨泛香,《创优异成绩向家乡亲人和政府回报 海军某部温籍战士人人立功受奖》的报道醒目地贴在首页,1982年1月31日,它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一版头条刊登。正是这篇报道让黄松光和温州日报结缘。

当时,在部队中,他正被抽调到政治处学写新闻,读着报纸,黄松光突然有了写新闻的灵感:部队中留队服役的44名温州兵人人立功受奖,是否可以写个新闻?在家尝试写成稿后,他乘8路公交车到市区南站,再步行到公园路,将稿件投入了报社投稿箱。

因这次机缘,当年10月,黄松光退伍后,随即加入温州日报通讯员队伍。35年间,他辗转在瓯海区民政局、区委办、区新闻中心工作,接触到的新闻总是第一时间成稿发往报社,或联系记者协作。

2003年3月31日,黄松光在瓯海新闻中心工作,获悉“一斤合十两”的首倡者姜周元辞世,赶紧前往郭溪宋岙底村,发现老人遗物中有一封五十年前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答复函:“人民日报和浙南大众报分别转来你的建议改衡器10两为1斤的信收悉。建议很好,我们已经考虑在几个地方先重点改革,俟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引出温州日报牵线搭桥的一段往事。

原来,我国长期实行以16两为计量方法,1953年姜周元任瞿溪镇供销社会计,深感16两秤计价不方便,他有了把16两改为10两1斤的大胆想法,并写信给温州日报前身《浙南大众》编辑部,报社将信件转寄《人民日报》编辑部,引起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高度重视,1958年全国开始实施衡器全面改革,推广使用10两秤,中央政务院向姜周元颁发了“中国衡器改革首倡者”证书。

当天黄松光就将此事写成稿件,次日,温州日报一版头条刊登《一位老读者辞世,引起本报一桩鲜为人知的旧事——一斤合十两是温州人首倡》,第二天,黄松光同记者再次深入挖掘“一斤合十两”的壮举。像这样,新闻现场激荡着历史回声,35年的“新闻”生涯里,黄松光始终满怀激情描述着这份激荡,也见证记录了一段段历史。

35年报道耕耘,“写新闻”成了黄松光唯一的兴趣爱好,他说自己没有其他消遣,下班回家,他还是关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搜”新闻,所以总是能第一时间掌握新闻线索,节假日是他的发稿“旺季”。

妙手逮新闻

勤勉笔头书写一腔正气

35年间,黄松光采写了2800余篇报道在温州日报刊登,特别是1996年、1997年、1998年见报稿量保持在250篇左右,居全市报道组发稿量之首,连续三年获温州日报“新闻报道特别贡献奖”,还作为连续20年、30年获奖者获得温州日报特设的两次“新闻报道突出贡献奖”。

报道中,让黄松光最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笔下的劳动模范、助人为乐的平民百姓、见义勇为的勇士等最早在党报见于报端,发出最强音,可以用笔抒写正气,针砭时弊。于亲历报道的黄松光而言,笔下的人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1999年8月10日下班时,黄松光获悉时任省委书记张徳江在他采写的《用另一只眼睛看待效益农业》信息上作出批示,他立即联系温州日报编辑部,及时配合报社推出《广东人“骗走”灵昆人钱了吗——一场承包开发海涂引发的风波》报道,并连续深度报道,在温州、乃至浙江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大讨论。

2007年4月,瓯海区娄桥街道一位村干部的“办事日记”惊动了全区——为办手续,三年跑了231次。黄松光参与采写这一事件见报后,引起了一场“231现象”大讨论,促进了干部作风大转变,以及审批制度大提速。

像“阀门”骑士黄作兴、抗洪勇士胡长寿、反倾销斗士李中坚、“洋农民”徐祥顺等100多人都是黄松光笔下的“名人”,传递社会正能量。每当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在社会上传扬,运用媒体舆论监督力量推动事情解决时,黄松光说自己内心充满了职责所在的欣慰、自豪和满足。

此番,温州日报创刊70周年,要采访和日报关系密切的人事,得知记者要采访他,像每次协助记者做报道组工作一样,黄松光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写下了近5000字的《我与温州日报三十五载》,文中他说,打开记忆匣子,和温州日报共同经历的,是说不完的难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