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暮登文学堂

来源:温州日报 2016-12-20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永轩

芙蓉村是陈氏聚居的古村落,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村子坐落在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畔。村里至今仍然保留着上千年完整的稀世族谱和族祖抗元英雄陈虞之当年在寡不敌众、粮尽援绝时,率780名同族将士从芙蓉崖上跳崖殉国的遗物,及本村18位历代地位显赫的京官巨幅画像(俗称十八金带)。陈氏家族的发端可追溯到上古的虞幕氏族。世代相承至唐末宋初,芙蓉陈氏祖先从河南开封迁往福建,再迁温州瑞安场桥,越五世,陈拱公率房族迁徙永嘉楠溪。陈拱见楠溪腹地山光水色旖旎奇丽,前有腰带水,后有芙蓉崖,三龙捧珠,四水归塘,翠峦掩映,是块莲花宝地,遂取“芙蓉(莲花)”之名,建立村庄。芙蓉陈氏在楠溪成为耕读世家,历来文风炽盛,文人雅士代相接踵。

陈晓江的整个家族,就一直生息繁衍在这个古村落里,曾祖父这一代当道士者居多,而到了父亲这一辈,基本上以教书为业了。陈晓江幼年时住的老屋大院、睡的雕花老床,都曾给他带来无尽的遐想。平时,村里总有一些长者,常年蹲在街头巷尾或田头地角,不厌其烦地给他讲“古”,浓烈的瓯越古老文化的熏陶及“耕读世家”乡风的影响,使这位从这个古村落里走出来的陈晓江,从小就酷爱文学。1978年高考失利后他坚持自学,向县城里的亲戚借了一个县图书馆的借书证,他简直像一个扑向面包堆的饿汉,没日没夜地钻在图书馆里,整整一年就把图书馆里凡是他认为值得一读的中外文学名著,统统“啃”了个遍!陈晓江有极强的记忆力,一些名著里的故事,他能讲得娓娓动听;而名著里的一些精彩段落,他能整段整段地背诵如流。他脑子里装满的楠溪本土文化与外地的雅文学及域外的洋文学,当今的民间口头文学与古代的经典文学,遂逐渐在他的脑子里聚集、融会、交合、碰撞、酝酿、升华,于是他的那根文学的神经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从未有过的创作欲望也不可抑制地冲动起来!他鼓起勇气,以芙蓉村的故事为背景,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耕耘宗祠》,没想到能得到认可并获奖,他因此还被温州市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他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浙江日报》《温州日报》《楠溪江》《温州文学》等发表了与芙蓉古村相关的《一个楠溪人看〈楠溪江中游古村落〉》《草鞋与油车的回归》《心灵的书院》《茫茫罗马路》等散文和小说,在进行了这一系列的“适应性行军”后,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终于向着他自己设定的一座需要仰望却难以望到头的高不可攀的文学高峰――长篇小说《芙蓉外史》攀登了!多年来,陈晓江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甘于寂寞,笔耕不辍,反复修改,增删多次,终于写出了一部长达175万字的长篇小说《芙蓉外史》初稿。

“盖乾坤清淑之气所钟聚融结,必有玮瑰俊秀杰出乎其间”。我作为从楠溪江大山里走出来的芙蓉古村陈氏祖宗一脉相承的下代儿孙,无论是青少年时的耳濡目染,或是后来以作家身份多次回乡调查采风、体验生活,都为楠溪江文化宝藏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楠溪江文化基因的世代相承、源远流长及古村落在浓烈的“朝为田舍郎,暮登状元堂”的仕文化影响下,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层出不穷的罕见景象而惊叹不已,先后曾以《一部说不尽读不透的大书》《打造楠溪江地域文学》等题目著文,热烈呼唤、殷切期望从楠溪大山里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新人、文学大家。因此当我得知作为乡亲和文友的陈晓江,立志创作反映古村落生活的大部头小说,真是令我喜出望外!当我看了在永嘉县文联的文学刊物《楠溪江》上几期选登的《芙蓉外史》的部分章节,并承蒙作者的信任有幸对其手稿作了些浏览后,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觉得作品有着浓郁的楠溪江地域特色,既有可贵的土腥味和山野气,又古色古香、古风犹存。小说几乎可以说是集楠溪江山乡风俗民情、方言土语之大成。小说写了芙蓉村60年来的变迁和发展、荣辱和升沉、苦难和挣扎、绝望和希望,堪称浙南乡村60年来发展变化的“百科全书”。我隐隐觉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默默无闻的的陈晓江,当真要弄点什么响动出来。于是乎,笔者于2005年10月向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侯秀芬郑重地推荐了这部小说,引起了侯总编辑的关注和重视,专门聘请了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对该小说进行了审读。这位教授在“审读意见”中,对其作品作了较高的评价,并很中肯地提出了若干条修改意见。两年来,陈晓江参照这位专家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反复修改,终获出版。全书共分为6部,即:《追源记》《寻金记》《归宗记》《荒年记》《争斗记》《还乡记》。作者在全书“卷首语”中说:“本书系统深入细致地描述民国初年到文革结束以后芙蓉村在饥饿中煎熬60余年的苦难历程,主题是回家。”

我期望,这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我奋斗、自学成才的“布衣作家”的这部长篇处女作,能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