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温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家晒出的酱油肉。酱油肉是温州的传统美食,美食归美食,放心与否,还是摆在第一位。因此,不少市民去农贸市场购买时都要千挑万选,有的市民不惜千里迢迢赶到农村去买“本地猪”的猪肉。但是,这些努力就一定吃上“放心肉”?也未可知。
为了让市民“眼见为实”,近日,市牲畜屠宰管理所邀请市民监督团来到市区、瑞安、永嘉等地农贸市场、生猪屠宰场参观、督查。看看一头猪是如何从养殖场到菜市场、再到老百姓家中的。市民监督团成员的格外关注,正是代表了大多数市民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切。
市牲畜屠宰管理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以来,温州全市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已开展多次集中执法行动,强化定点屠宰企业监管,推进家禽定点屠宰管理。为了让市民买上“放心肉”,今年1至11月,我市共进行瘦肉精抽样检测5万多批次,样品检测13万多个,检测合格率100%。全市检出病害猪3千多头,均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尤其是今年还实施了畜禽产品标牌标识建设,推进畜产品“两追”(追查、追踪)体系建设,全市已有80多个农贸市场的猪、牛肉摊位的肉制品都贴上了可扫“二维码”(贴码用户详见《温州日报》11月11日3版)的“身份证”,让市民买得更加放心。
畜产品“两追”构筑肉品质量信息网
猪肉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重头戏”,放心肉是我市农业生产和监管部门需把好的重要关口。近日,市民监督团分别走访了市区大南门农贸市场、瑞安望江农贸市场,和市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体验“扫一扫”查猪肉的过程,了解我市畜产品“两追”体系所构筑的扫二维码,追溯生猪养殖,检疫,屠宰、销售的全过程。
市牲畜屠宰管理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两追”体系,就是组织引导屠宰、畜产品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点)对畜产品包装加施标牌标识,在市场消费终端构建畜产品可追溯体系;组织畜禽养殖场(点)对畜禽活体挂戴耳(脚)标、随带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防疫检疫信息,规范销售记录台账,在原产地构建动物去向“可追踪”体系。
在瑞安市望江农贸市场里,销售猪肉、牛肉的肉铺前都挂着醒目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示栏”,上面不仅出示了经营者的健康证,还有每天出售猪肉的二维码和市场监管电话。这里销售的每一批放心肉,从进入市场时都配备一个“身份证”。市场经营户陈朝多说,扫二维码就能查看猪肉来源和销售情况,这样的做法受到买肉市民的欢迎,摊铺的销售量也提升了不少。他说:“只要扫扫这个二维码,我家的猪肉是什么时候哪里养殖的,在哪里宰杀,有多少斤,什么时候卖完都写得清清楚楚。”
市民监督团成员赵苏云也表示,望江农贸市场里扫二维码就能查看猪肉的生产信息的做法,能让买肉市民放心不少。而且通过实地对比,发现有放二维码的商铺生意要比无二维码的商铺好,这说明广大市民对食品安全非常在意。
事实上,市民扫码追查猪、牛肉“身世”的背后,是多部门、单位的互相协作。需要组织畜产品生产、经营、运输等企业和畜禽养殖场(点)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经营户与屠宰企业签订代宰协议,明确养殖、运输、屠宰环节主体责任;要求畜产品需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积极与农贸市场的摊位协作,每天更换畜产品“二维码”标识。
自今年8月启动以来,我市以市区、瑞安、永嘉、乐清等地屠宰和肉品流通企业为重点,开展“两追”行动,截至11月,全市已实现所有生猪屠宰场全覆盖,共启动19个农贸市场,85个猪、牛肉摊位参与二维码追溯体系建设,并通过报社媒体向社会公示,引来了市民消费者的好评。同时,这项措施也健全了行业协会自律,引导屠宰、畜产品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点)对畜产品包装加施标牌,在市场消费终端构建畜产品可追溯体系,最终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查,责任可追究的肉类产品流通“信息链”、“安全链”和“责任链”。
“扫雷”行动扫除生猪屠宰黑窝点
近日,根据群众举报,瓯海区农林渔业局(畜牧兽医局)通过蹲点、暗访等方式,对群众反映的畜禽私屠滥宰线索开展紧密的排摸核实,之后联合仙岩派出所开展畜禽屠宰管理联合执法夜间专项整治行动,重拳出击畜禽私屠滥宰,捣毁三处黑窝点。
在执法现场,工作人员发现该两处黑窝点周围环境卫生极其恶劣,血水、污水横流,现场环境触目惊心。该两处黑窝点共查处已宰杀猪6头,待宰杀生猪4头、屠宰凳6张、屠宰刀具22把,执法人员予以当场查扣、收缴。周某、潘某、胡某等5名涉嫌涉案人员由公安机关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今年以来,根据市农业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市的瑞安、苍南、乐清、龙湾、平阳、文成、泰顺7个县(市、区)都开展了扫雷行动,特别是瑞安、乐清、苍南的农业部门联合当地公安等职能部门组织精干力量、全面出击,共取缔生猪私宰黑窝点5个,查扣生猪11头,查扣未经定点屠宰猪肉475公斤。仅在9月27日当天,全市共出动166人次,检查15个(场)点,捣毁7个生猪私宰黑窝点,查扣非法屠生猪11头,查扣生猪产品1495公斤。通过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有效遏制我市生猪私屠滥宰现象“死灰复燃”,确保国庆期间市民肉类消费安全。
据市牲畜屠宰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对于生猪私屠滥宰“扫雷”行动重点严查的是小型屠宰场点所在地、城乡接合部、跨省市的病死猪收购屠宰加工产业链、私屠滥宰高发易发区域、群众与新闻媒体多次举报曝光非法屠宰黑窝点黑作坊。同时,市农业局与温州菜篮子屠宰加工有限公司签订肉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生猪肉品经营户“代宰协议书”,各县(市)的农业部门也陆续与全市所有生猪(牛羊)屠宰场签订了责任书和“代宰协议书”。
今年1至10月,我市共开展“扫雷”监督执法1444次,出动执法人员7718人次,取缔私屠滥宰“黑窝点”60个,其中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起,行政处罚案件1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