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河能否“跨界”整治

来源:温州日报 2017-06-09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面对几步之遥的排污口,却无法放开手脚进行治理,这几天,瑞安市塘下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林鹏心头很纠结。让他烦恼的是塘下镇罗凤办事处正对工业园区内的里中垟河,前不久,当地对这条河抽水进行围堰清淤时,发现对面的河岸上分布着几个排污口,而且正在流出污水。

里中垟河长约898米,平均宽度13至15米,从主塘河延伸至凤渎横河,我市剿灭劣V类水的重点控制区域——塘下罗凤市控站点距离该河仅300米的距离。这条河的特殊之处正是其位于瑞安与瓯海辖区的中间,属于瓯海辖域内的排污口,瑞安难以处理。那么,这条“界河”的剿劣治理能否促成两地跨界联手呢?

五月初,温州市治水办牵头召集两地治水办有关人员召开协商会。之后,市治水办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勘查后,要求在5月中旬全面完成排水口整治。五月中旬,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再次查看里中垟河道整治现状,并召开现场协调会。眼下,这条跨界河的剿劣工作是否顺利推进?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里中垟河。

痛下决心根治污水源头

期待两地跨界协同作战

经过几日雨水的冲刷,里中垟河复涨至正常水位,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景象。

瑞安市治水办徐勇告诉记者,瑞安在今年4月启动了对该河道的清淤,4月至5月间陆续进行了围堰、排水、水力冲挖泥、排泥、河道垃圾清理及运输等工作。目前,河道的清淤工作已经完成,并由市治水办、水利站和第三方评测单位共同组织了验收。

2016年前,由于里中垟河河道两岸工业区内集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园区配套设施滞后,餐饮违章占道棚屋众多,餐饮废水、生活污水严重污染河道是常态,塘下镇曾组织过大规模拆除,但总是“死灰复燃”。去年,塘下镇痛下决心,组织水利、规划、国土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拆除违章,并设立隔离护栏格,彻底杜绝乱摆摊、占道问题。林鹏告诉记者,今年,塘下镇组织相关部门对里中垟河沿岸的北工业园区进行企业雨污分流地毯式排查和整改动员,直到5月底,园区企业的雨污分流整改进入尾声,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林鹏说,他所担心是对岸瓯海辖域的污水治理进度,要彻底解决里中垟河的劣V类水问题需要两岸共同从源头治理好排污问题,任何一方的进度滞后,都会让另一方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期待着两地能实现协同作战,共同治出一方清水。

乱排污的祸首是谁?

雨水管里混进生活污水

里中垟河排水口“吐”污水,北岸的瓯海区相关人员难道毫不知情?

“河道内的雨水管流出红色的污水,我们也很担心,并多次组织排查。”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园林所所长黄祥敏告诉记者,今年4月,瓯海区环保局对里中垟河沿岸的仙岩工业区内排查,就曾揪出过某企业员工将生活污水管接入雨水管,导致混合着洗涤剂的洗衣污水顺着雨水管流入河道的问题。仙岩环保所所长王容跃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当地环保部门马上责令该企业整改,目前已经整改到位。

仙岩环保所对工业园区内160多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委托一家测绘公司对其中34家沿岸企业采取更细致的管网勘察,至5月底,已排查出7家企业存在雨污混排的情况,已责令存在问题企业整改。

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流入里中垟河的污水不会是工业污水。“我们主要是鞋服企业为主,基本不会产生工业废水,仅有的6家会产生工业废水的企业一直统一监管、达标排放,同步截污纳管配套已全部跟上。”该负责人表示,现在正全力解决生活污水经雨水管流入河道问题。

从“口子”到“管子”全面治水

每天九千吨污水该何去何从

记者了解到,从5月12日开始,瓯海区已经对里中垟河沿岸的四个排水口进行临时封堵,对封堵后溢流的污水运用水泵进行抽水。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面向里中垟河的都是合理的雨水口,在封堵根治后,还会重新打开。

要根治,除了截污控源,还要全面打通地下管网、实现厂区内雨污真正分流、确保将污水“送”入市政污水管网,任一环节出错就起不到作用。眼下,仙岩工业园区地下雨污管网正在进行“全身体检”,根据瓯海区治水办督办要求,七月底需完成片区管网排查。然而,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地下管网分布本就错综复杂,再加上当地软基沉降,也会导致管道出现脱落、破裂、混接、油污堵塞等问题,想把问题都排查出来需要更多时间。

那么,把所有雨污管网排查整修到位就能确保里中垟河真正恢复水清岸净了吗?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访,记者发现里中垟河整治还面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污水的终端处理。瓯海区治水办副主任林周成介绍,仅仙岩工业园区每天产生污水九千吨,原定日处理一万吨的仙岩污水处理厂,实际日处理近3万吨污水,已长期满负荷运作。终端处理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大量污水“转了一圈”又直排入河。温州市治水办技术总顾问赵敏表示,在其负责的省控塘下断面附近发现,上游仙岩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仍为劣V类。

市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仙岩丽岙片排水总泵站主体工程计划本月完工,争取7月泵站实现临时贯通。届时,仙岩片污水可通过泵站运送至南白象的南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而,这还只是眼下的权宜之计。随着我市治水向深处推进,且市区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我市污水处理厂这块“短板”还亟待拔高补齐。

治水岂能有“界”?

河道劣V类水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工业废水乱排、生活污水直排、地下管网泄漏等都会加剧河道水流的污染。在对里中垟河后续治理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瑞安、瓯海两地都在出台相关措施进行治理,但互相之间的信息互通却是匮乏。虽然两地隔河相望只有十余米的距离,但这样短的空间距离却没法打破行政管理区划上的壁垒,形成治水的合力。

污染可以随着水流的运动而实现传输,单一区域政府的管理或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的发生,区域间必须进行协调配合。

区域水污染治理中的协同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企业、民间环保组织以及公民等。如果各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导致各自为战,不利于污染治理工作的展开。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协调联动机制,由各主体派专人组成防控领导小组,经常性召开讨论会,对近期内的工作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后一阶段工作的展开,制定合理的目标。协同治理的关键在于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共同致力于打赢这场剿灭劣V类水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