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2年在《浙南大众报》(《温州日报》前身)上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开始,邱国鹰就与《温州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漫岁月里,他的文字一次次地出现在《温州日报》的版面上,从第一首诗歌到第一篇寓言、第一篇民俗散文;从被中国作协接纳为会员,实现自小的作家梦,到为了家乡洞头的“海上花园”之梦仍笔耕不止,他说:“《温州日报》见证了我文学创作的每个重要节点,《温州日报》与我的梦想同行。”
本报记者 潘虹
春日的上午,在洞头区旅委的一间办公室里,73岁的邱国鹰先生娓娓述说着他与《温州日报》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难忘人生第一次
从此告别“自娱自乐”
邱国鹰1944年出生于洞头县,从小就喜爱阅读,喜欢文学,经常偷偷练笔,权作“自娱自乐”。初中毕业,他考上了位于市区窦妇桥的温师(温州师范学校)。1962年10月,在温师上三年级的他,在《浙南大众报》上看到了一篇忆苦思甜的文章《血泪斑斑的罪证》,心里涌起一股创作激情。他写了一首小诗《我怎样也不会忘记》,端端正正誊抄后,趁着邮箱周围没人,鼓起勇气把这首诗寄给了报社。
没想到,次月25日,这首短诗竟然出现在了报纸的第三版!这是他的文字第一次变成铅字公开发表,欣喜之情自不待言。后来,他还收到了稿费。说到这人生的第一笔稿费,还有点戏剧性:一天,邱国鹰的一位同学到位于大士门的温师院玩,在传达室的小黑板上不经意地发现上面写着——邱国鹰,有稿费汇款。原来,报社误把温师当作了温师院,害得邱国鹰后来去温师院取单子的时候,还被传达室老伯认为有故意写错地址攀附名校之嫌,教育他以后一定要写清楚,弄得他哭笑不得。
“记得这第一笔稿费好像是5元左右,买了一些实心包给同学吃,算是请客。”回忆往事,邱国鹰呵呵笑道。
有了这破天荒的第一次,邱国鹰的写作从此告别了“自娱自乐”,他不断写,不断投稿,到毕业前夕,在《浙南大众报》上已经发表了六七首短诗和几篇小杂文。
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洞头,先后从事不同的工作,工作之余,仍然不停地写作、投稿,报纸上常常出现他的豆腐干或大通讯,他也由此成了报社一名勤奋的通讯员。
寓言作品登版面
36年终圆作家之梦
成为一名作家,是邱国鹰打小就梦寐以求的理想。1998年5月,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他被中国作协接纳为会员。此时,距离他1962年在《浙南大众报》上发表第一首小诗,已经整整过去了36年!
而他之所以能如愿,是因为在这36年中,他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创作转型——在搜集海岛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写作寓言特别是海洋动物寓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学之路。至今他已出版11本寓言专集,寓言作品获得过文化部蒲公英奖、中国寓言“金骆驼奖”等诸多国家级寓言大奖。
“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温州日报》!”回忆往事,邱国鹰满怀感激,“我的第一篇寓言,就刊发在1983年5月25日的《浙南日报》上。”
1983年,邱国鹰写了一批以虾兵蟹将为主角的寓言。当年5月到年底,《浙南日报》发表了他的7篇寓言,几乎是每月一篇。
“又是《温州日报》,向我预示:创作转向成功!”邱国鹰说,就这样,他把主要精力转到了寓言写作上。
不仅如此,——“系列寓言一般由3则及3则以上寓言组成,篇幅较长,按常理不太适合在报纸上刊登。可《温州日报》从1988年到1990年,先后发表了我的系列寓言6组,占我创作的所有系列寓言的十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温州日报》对我的格外‘开恩’。”邱国鹰说。
退而不休写散文
期待家乡成“海上花园”
现在,邱国鹰先生的梦想是——为“海上花园”的腾飞出一把力。在他看来,要发展旅游就要弘扬洞头的海洋文化、要把海洋文化和海岛旅游结合起来。由此,他的创作也再次转向,开始了对海洋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传。
2004年8月14日,他的第一篇民俗散文《七月七与“巧人儿”》在《温州日报》上发表。十多年来,陆续见报的《洞头百岛的水灯习俗》《渔船上的“动物世界”》《猫耳朵和墨鱼饼》等50多篇民俗散文,从洞头的民俗、节庆、婚恋到生产、物产、民谣等等,方方面面展现了洞头浓郁的海岛风情和海洋文化,他也由此成了一位广受赞誉的地方民俗专家和文化学者。
其间,他别出心裁地把洞头几种独特的民俗现象总结概括成洞头“八大巧”,在日报发表后,被各大媒体广为传播,成为洞头旅游文化的一个标签;他力主将民俗文化与节庆活动相结合,将七夕成人节和妈祖文化纳入旅游节庆活动,为洞头旅游注入了活力;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有着悠久历史的望海楼得以重建,并加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协会,成为洞头的一座文化地标……而这些事情,无一例外都出现在了《温州日报》的版面上。
提及这些,邱国鹰又抑制不住满满的感激之情:“这么多年来,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直有日报一路相陪。”
“我这一辈子,与报纸有缘,与报人有缘。”邱国鹰说。
让他深感歉疚的是:“我受《温州日报》提携、扶助长达50余年,却与发表我作品的编辑来往极少,有的甚至从未谋面,未能当面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