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图
“宋代南戏出九山,而今捷报驰飞云”,日前,温州现存最早的剧种、南戏的嫡传后裔“瑞安高腔”入选省第五批非遗名录。喜讯传来,温州戏剧界奔走相告,申报单位“瑞安飞云乱弹高腔剧团”更是欢呼雀跃。
南戏于北宋末叶诞生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自南宋中叶前后开始,陆续传入都城杭州及全国各地。此后至明初,相继产生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被称为南戏“四大声腔”。其中“弋阳腔”因最早产生于江西弋阳而得名,是南戏流经那里的产物,其特点是不用管弦伴奏,干唱帮腔,与早期的瑞安高腔相同。明正德间已流行,嘉靖以后,流传各地,又繁衍出弋阳、青阳、乐平、徽州、四平、太平、义乌等七种新的声腔,统称“弋阳诸腔”。由于“弋阳腔”与“弋阳诸腔”的调门特别高亢,人们习惯地称其为“高腔”。明末弋阳腔开始传入浙江。
瑞安高腔大约于这一时期脱胎于弋阳诸腔,这可从瑞安高腔的唱腔俗称“夹燥唱”(“干唱帮腔”)与“滚白”“滚唱”两方面均继承弋阳腔的唱法获得证实。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说得清楚:“高腔,出于直隶高阳,为弋阳腔之支派,温州在民国十年尚有高腔班。”
瑞安高腔在温州众多的剧种中的地位,仅次于“祖师爷”木偶戏,向来受人尊敬,民间有“一高二昆三乱弹”之说。和别的戏班一起演出时,常处于盟主的地位,必须先让高腔班“开锣”,其他班不得抢先。董每戡《中国戏剧简史》载其事并探究其原因说:“据云,任何种班子和高腔班子在一处演出,必让高腔班子先开锣,大概因是腔早出,故示尊敬。如遇傀儡戏班,高腔班又让傀儡班先开锣,我幼时闻父老言如此。” 除因瑞安高腔早出,理应受到尊敬外,恐还与它“词句雅驯,稍亚于昆”、剧目内容大多严肃且不乏因果报应故事如《雷公报》等令人敬畏有关。此外,为了沾高腔的光,温州木偶戏最早全用高腔演唱,温州乱弹与平阳和调则兼演高腔。
瑞安高腔的特殊地位,自然给它带来好运,至迟于清乾、嘉年间已兴起,时平阳人张綦毋《船屯渔唱》说:“儿童唇吻叶宫商,学得昆山与弋阳。不用当筵观鲍老,演来舞袖亦郎当”。其时高腔往往与温州乱弹竞演于农村庙台,俗称“平安戏”。所谓“平安戏”包括各剧种,主要是指瑞安高腔,因为高腔不用丝竹,只用锣鼓伴奏,特别热闹,适合于庙台或临时于广场搭台演出。道光年间,瑞安高腔盛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福建长乐人梁章钜辞官后晚年因其子恭辰在温州任知府而就养于温州时,曾目睹了温州一带高腔戏曲的盛况,并写入《浪迹续谈》一书中。书中说自己“每遇剧筵,但爱看声色喧腾之齣”,即包括高腔在内的“花部”戏曲。还说其时昆剧观众不过十分之三,而高腔、乱弹的观众则占十分之七以上,可见当时高腔之盛。晚清,瑞安高腔仍存余势,时人杨青《上元新灯词》“弋阳调”说注云:“浓妆少妇乘坐车中,前一妇人拉车,后一车夫推送,对唱‘弋阳调’相笑谑。” 此处的“弋阳调”即指瑞安高腔。
但是,有盛必有衰,清末至民国,瑞安高腔急剧衰落,抗日军兴后一蹶不振。仅存的“老祥云”“新祥云”“老锦云”“老荣升”“新三星”等班,迫于生计相继解散,艺人纷纷改搭他班以谋生。据李子敏《瓯剧史》载:其时瑞安湖岭、下林等地的高腔艺人曾集资组建一个民间戏班“大玉麟”,不久亦因演出市场萎缩也解散,温州高腔近乎绝响。
然而艺人是与戏曲同命运、共存亡的,只要他们活着,戏曲就不会消亡。新中国成立后,瑞安高腔的血脉始终在瑞安仙降、湖岭一带流动。这里长期流传着一首顺口溜:“阿柳班,阿柳班。戏笼自担担,沙锣自敲敲。唢呐只一支,铜锣用脚踢。”据艺人瞿金华介绍,“阿柳班”是以他祖父命名的瑞安高腔最后一个专业班社,班主阿柳(1906-1988),姓瞿名积柳,积又作“济”,仙降前林村人,出身梨园世家,祖父瞿老伍、父亲瞿步忠,均为高腔名角。他七八岁即随班习艺,攻生。十七岁掌班,除精通高腔外,还能演京、昆与乱弹。他嗓音高亢,扮相俊美,曾在多个戏班里担任主要角色。他先把技艺与班主传给儿子瞿汉岳,汉岳学艺不精,再传给孙子瞿金华,金华又传其女儿瞿明丽,至今已传六代。
“阿柳班”如今早已改建为“飞云乱弹高腔剧团”。全团30余人,团长瞿金华,艺名“瑞安华”。他1983年初中毕业,从祖父瞿积柳习艺,从唱腔到做功尽得亲传。剧团角色齐全,在瑞安一带颇有名声,每年演出350场左右。他们的演出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瑞安市“非遗办”拨专款供剧团收集、整理高腔剧本之用。瞿金华正打算在家乡仙降下林村创办高腔戏培训班,以培养瑞安高腔戏的新生力量。瑞安高腔又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