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产业平台功能配置 打造全省转型提升新标杆

来源:温州日报 2020-10-1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郭建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把制造业发展摆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今年3月,我省作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部署。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近期,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省、市又密集出台关于产业平台、产业链等方面文件,总体呈现蹄疾步稳、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态势。

产业平台整合提升的背景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是基础、平台是支撑。平台强,产业强;平台优、产业优。纵观温州当前产业平台建设,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平台“低小散”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用地面积小于100亩的工业平台占总数的1/3,且分布较散。二是平台产业集聚度不高且存在较大同质性,产业细分度不高;省市级产业平台普遍存在产业雷同等问题。三是平台创新支撑能力薄弱,普遍缺乏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产业创新公共服务能力较低。四是平台管理体制亟待理顺,全市平台现有集聚区系列、开发区系列、工业园区系列以及市县自行设立的工业小区,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多种考核体系;平台整合提升成效不明显,我市此前已开展多次整合提升工作,最近一次在2016年,但收效甚微。

当前,全省新一轮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序幕已拉开,此次整合提升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开发区(园区)体制创新、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建设功能布局合理、主导产业明晰、资源集约高效、产城深度融合、特色错位竞争的开发区(园区)体系。我市应以此次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为契机,拓展平台发展空间、提升平台产业层次、创新平台体制机制、激发平台发展动能,打造全省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新标杆,为我市实施万亿产业计划提供强有力支撑。

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总体思路

根据我省《关于整合提升全省各类开发区(园区)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市产业平台建设现状,建议我市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应强化系统化集成、标准化建设、便捷化服务、数字化赋能、集群化培育的“五化”建设,确保产业平台发挥集聚效益。

一是系统化集成。聚力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集成特色小镇、“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等系列改革创新成果,推动各部门职能应放尽放,将产业平台打造成为深化改革创新主战场。二是标准化建设。按照省级开发区建设要求,全面开展各县市产业平台整合提升,探索开展产业平台建设标准化试点,按照“十个一”功能要素配置,切实完善产业平台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三是便捷化服务。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理清产业平台与属地政府职能边界,切实推进企业投资全过程服务,实现政府核心业务“掌上办事”和“掌上办公”全覆盖,实现办事不出区。四是数字化赋能。把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摆上突出位置,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管理数字化、园区服务数字化,加快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全方位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打造智慧化园区。五是集群化培育。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创新集群治理机制,突出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耦合发展,加快打造面向全球、引领未来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十策

围绕产业平台“五化”建设,以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导向,对标国内外先进产业平台发展经验,实施产业平台“十个一”功能要素配置,提升平台竞争力。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实施“一平台一管理主体”。按照“一平台一主体”要求,推行“党工委(管委会)+”体制,形成集中统一、精简高效的体制架构。充分授予管委会完整的经济管理权限,各部门要采取放权、授权、委托、职能延伸等方式,向管委会下放权限,由其全面负责平台经济建设工作。按照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合理分离的原则,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二是实施“一平台一标志性产业链”。围绕我市“5+5”万亿产业集群体系,对接全省“十大”标志性产业链,按照“一平台一标志性产业链”目标,聚焦产业链的主导企业、核心技术、先进标准、高端装备、关键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摸排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短板与缺失环节,采取“目录引导、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一批强链延链、建链补链重点项目,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的主导力和控制力。

三是实施“一平台一创新服务体”。要把产业平台作为创新策源地,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引入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技术评价、技术交易、人才培训、标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加快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推进产业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各产业平台产业创新服务体全覆盖。

四是实施“一平台一特色小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和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特色小镇理念,统筹推进产业与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为新型城镇化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突出精细化人文治理、品质化全生活链服务、高效化交通出行组织、循环化能源资源利用、数字化规划建设运营、集约化绿色建筑营造、特色化人才吸引培育,实现产业平台内特色小镇全覆盖。

五是实施“一平台一合作园”。要把产业平台作为开放合作的核心和关键,主动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支持企业布局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研发机构等载体,推动产业精准国际合作,使国际产业合作园成为高能级平台的标配。积极融入长三角,全面加强与沪杭甬等城市合作,强化产业飞地、人才飞地建设,实现省级产业平台“一平台一合作园”。

六是实施“一平台一产教联盟”。深化推进产业平台与高等教育产教供需对接,建立产业平台和高等院校“双对接、双促进”机制,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在岗职工教育培训。依托产教融合联盟做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国内一流的实习实训平台,培养一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七是实施“一平台一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管理、防范风险”的原则,发起设立产业平台引导基金,重点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扶持培育更多成长型、科技型企业更快更好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定期及时发布政府产业基金的政策信息和投资指南,定期与专业基金管理机构和企业进行项目对接,确保政府产业基金精准投放、错位发展。

八是实施“一平台一大脑”。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完善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满足园区企业对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和容量的要求。建设与推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设置统一应用门户,对园区内人流、物流、能耗、环保、消防和生产安全等进行高效管理,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入园企业提供政务代办、政策法律咨询、创业辅导、党建等公共服务。积极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园区员工生活服务体系。

九是实施“一平台一地图”。围绕平台内主导产业和标志性产业链,精准绘制一张面向国内外的产业、技术、人才的平台招商地图,并实现滚动更新。重点聚焦产业头部项目、单体制造业重大项目、世界500强项目、科技创新型项目、“四新”经济项目、优质温商回归项目等重点对象,实施精准招商。要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机制、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平台招商效益最大化。

十是实施“一平台一标准”。探索开展产业平台建设标准化试点,重点围绕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生产生活配套、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定性或定量要求,实现标准建设和运营,全面提升产业平台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优质生产要素集中集聚。

作者单位:浙江国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