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芳华今犹在

来源:温州日报 2020-10-08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周良顺/文

在永嘉菇溪有一座200多年历史的郑氏古宅,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坦头三进屋,当地人称“坦头三退屋”。其实,坦头三进屋分前、后三进,共六进。“前三退”位于坦头村南部,“后三退”位于坦头村北部。两座房南北相距离约250米,东西宽约150米,中间以一片长约100米、宽约20米的小广场相隔。小广场地面平坦,用正方形青砖铺就,凡遇“三退屋”举行喜庆,这里能摆100桌酒席还显得绰绰有余。整座建筑群占地48亩,是永嘉乃至温州最大的单体民居,于清仁宗嘉庆10年(1805)开始建造,历时六年才完工,被誉为“永嘉的大观园”。

站在高处眺望,只见这座庞大的建筑群楼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粉墙黛瓦,飞檐高翘,四周高大的围墙将整座楼群同外界断然隔开,俨然一座森严的小城。

由低到高的格局,给人以蒸蒸日上的美好暗示

走进三进屋,只见座座房屋紧密相连,又自成一体。各房屋之间走廊迂迴,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并有屋檐遮挡。每座房前,都设有天井,各天井和厢房之间,用花墙隔离,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院内假山、水池、廊榭、亭阁、奇花异卉点缀其间,犹如一座美丽的花园。

后三进占地25亩,共120间房子,36个中堂,36个天井,还有花园、会客厅、书房,以及丫环、佣人和长工住房。第一进高约5米,共十一间,中间为一大厅,是客人进入后二进房在此歇息的地方。二进房高约6米,十一间,中堂大厅上空,高悬着“世恩光裕”“国琛望重”“稀龄箸桉”等匾额,记录了郑氏历代曾经的辉煌。在它的东侧院内,有一个面积约50平方米的小水池,池中央建有一个八角亭,亭呈斗拱状,四周雕栏美人靠,地面用木板铺成。池中养有睡莲,还有各种观赏鱼花。每到夏日,即使外面酷热难耐,这里仍凉风送爽,透出丝丝凉意,郑家的太太、小姐、丫环们就聚集在这里纳凉赏景。第三进高约8米,共十一间,这是整座三进屋最高的建筑,这样由低到高的格局,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审美感,同时也给人以蒸蒸日上的美好暗示。第三进的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天井,靠后面的花墙照壁,经过2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表面已微显斑驳,隐隐地露出里面的青砖,正中央是一个硕大的“寿”字,在这寿字的两旁,有两棵高大的石榴树,每到夏天,艳阳高照,石榴花怒放如万盏灯笼倒挂,奇怪的是,这两棵石榴一棵开花结果,另一棵却只开花不结果,人们于是给它们起了个雅号,叫“雌雄树”。

在后三进的东侧,有一座七间木结构二层楼房,这是专门供丫环、佣人、长工们居住的用房。行走在这座房子里,你若不细心留意,会很难发现,这座普普通通的房子,却同三进屋其他所有房子平面相比,竟整整高出5个台阶。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有一个趣闻:据说在建这座房子地基时,郑家太祖正在睡午觉,长工们只顾挑担填土,却忘了高度,待太祖一觉醒来,才发现屋基填得太高了。如果挑土削去,又费时费工,郑太祖于是只得作罢。

从后三进正门出来,向南穿过小广场,迎面是一排花墙,墙的照壁上,是一个巨大的“福”字,同后三进照壁上的“寿”字遥相呼应。通过月形拱门,就到了前三进。前三进建造时间稍晚,占地23亩,其布局、格式基本上形同后三进,但规模较后三进要小些。不幸的是,这座古老的建筑竟毁于1992年的一场大火,现在只留下中间那两排整齐的巨形条石,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如果你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很可能进得来出不去

三进屋给排水安排科学合理。建筑师们巧妙利用坦头溪的落差,从东北角引溪水入院,四周通有水渠,形成碧水环绕的格局。院内水道迴环,每座房子旁都砌有大小不等的水塘,不仅以备防火之需,还给饮水、洗漱带来极大方便,所以居民不出院子就能解决生活用水。院内所有给排水系统采用暗道,最后从西南角流出。

三进屋建筑用材十分讲究。所有梁柱均用坚韧的杉木、栎木、楝木打造,派专人赴龙泉、福建采购,然后通过水路运回。所用条石从台州选购,先由水道运到屿头大码道,然后雇人抬到坦头。天井和走廊的地面用溪滩鹅卵石搅拌蛎灰夯成,天井两侧的花墙、四周外围的护墙用蛎灰眠砖砌成,坚固无比,历经200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完好无损。相传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四月,太平军白承恩曾率部驻扎在郑家大院,当时有人把篾簟浇上油点上火,欲将大院烧掉,烈焰升腾而起,地面上的石板都烧裂了,然房子却烧不着,他们就害怕了,以为有神明相助。一位太平军首领在院墙上题了一副对联:“劝人诸恶皆莫作,举头三尺有神明”,古屋得以幸存。

三进屋建造工艺十分精湛。行走在廊道、庭院之间,只见那门窗轩厢、楼阁亭榭、假山水池,造型各异,颇具江南庭院特色和传统民族风格。那斗拱、雀檐、牛退、窗棂留下的精美木雕,是戏剧故事、人物形象、花鸟虫草等图案,雕工细腻,惟妙惟肖,还有繁复的天花,富丽的门罩、轻灵的飞檐;门台、窗框则全部采用砖雕,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依然可见其精美。

行走在这长廊亭榭,记忆悄然浮现,这里,曾是我孩提时的乐园,距前三进不出100米,便是我的启蒙学校——坦头小学,而出后三进再过两条小巷,便到了我的老家——一个叫“缸窑厂脚”的地方。每天上学、放学,我们“大路不走走小路”,三进屋成了我们的必经之路。夏天,我们在这里躲过炎炎烈日,冬天,我们在这里避开朔风冰雪,上学的空隙时间,我们还常在这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假山、亭阁、走廊、墙角,都成了我们藏身的好去处。有时我们隐匿东窗,却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西厢冒出,有时我们销声后三进,却不动声色地从前三进出来,直奔学校。如果你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很可能进得来出不去,所以把它称为“永嘉的大观园”,一点也不夸张。

“厚德载福”四个大字,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厚重而又真实的故事

三进屋的东面,共有三个门台,其中,前三进与后三进之间的中门台最大,门台南侧门口,立有两对旗杆夹,这是富贵人家的标志。旁边是一条专供达官贵人出入的“官道”,来访者需在这里下轿下马,然后从官道进入。门台北侧是一个小门台,与院墙形成合拢之势,将前后三进巧妙连接,使两座老宅显得温馨唯美,这也是设计者的独特之处。

穿过门台,进入小广场,右侧是一道砖砌的高墙,高墙中间,又是一个古朴大方、装饰精美的门台。迈过石阶,就进入一座大院,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合院式建筑,共有五间,在整个三进屋建筑群中,它是唯一保存完好的老宅了。那精美的门窗花雕,依稀可辨老宅往昔的芳华,那宽敞富丽的厅堂,尽显灵秀婉约的气质,这就是声名显赫的郑吉昌义房。

郑吉昌义房的祖上是郑氏第二十一世孙郑文波,字益钦。据今年89岁的郑氏第二十三世孙郑开清回忆,他的祖父郑文波平生疏财仗义。郑开清有一个姑祖母远嫁温州信河街天雷巷,少时郑开清的父亲郑言灏经常同郑文波到姑婆家玩,天雷巷离麻行不远,因此他们父子俩常去麻行码头看“潮船”(即瓯江涨潮时,船家利用潮水在码头装卸货上下客)。一日,潮落时节,航船都离开码头,众人也纷纷回家,正当父子俩准备离开时,突然看到不远处的石阶上放着一个包袱,父子俩好奇,于是走过去,打开包袱一看,里面竟是500银元!开清祖父想:此物一定是航船人家失落,数额巨大,人命关天,于是二人决定在此等候失主。谁知连等了三天,也无人前来认领,直到第四天,见一个人匆匆而来,二人问明原委,待对上数额,父子俩将银元悉数交还。失主感恩万分,当即拿出一半银元作为酬谢,被父子俩婉言谢绝,从此两家结下情义。

郑家很早就开了一个酒坊,也积累了一些财富,但郑家乐善好施。据郑开清介绍:今山徐至西溪古道上,其中有两个路亭都是他的“大娘”(即郑言灏正房)出资所造。郑开清的“大娘”,是程让平的父亲程三康的姑妈,程三康六岁时,就寄养在吉昌义房,郑家供其上学、衣食直至程三康19岁踏上出国谋生的道路。第一次郑家给了他500大洋,但不幸被“蛇头”骗走。第二次又给了他700大洋,程三康凭着这笔钱,漂洋过海,先是到了法国马赛,三年后又漂泊到了非洲生下程让平。程三康临辞世时对让平说:吉昌对我有义,你一定要记住吉昌。

当我们离开吉昌义房,举首回望,只见大院风姿绰约地矗立着。那历经沧桑,但又气韵犹存的古门台,气度非凡,细看门台两侧的对联,虽遭岁月摧残,但一个“義”字的痕迹却还清晰可见,门台上方的匾额上,“厚德载福”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厚重而又真实的故事。

一个“和”字,连接了两代人一个共同的思想理念

从吉昌义房出来,向西通过一个小广场,迎面是一堵高耸的砖墙,穿过砖墙南侧的门厅,眼前豁然一亮,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小庭院,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郑泰和酒坊。这是一个建有七间二层楼房的小院子,楼房的正面采用西式立面造型和装饰构件,眠砖立柱,二层走马廊用百叶窗式栏杆遮挡,拱形窗棂,而厅堂、卧室格局上全部采用中式,是一座典型的“外西内中”建筑。穿过中堂后厅,在它的西侧是一个宽敞的厨房,一座江南农村传统格式的灶台、柴仓、灰塘、烟囱完好无损,灶台上方的烟台上,“东堂司命”灶神依然端坐神龛之中。

“泰和”比之“吉昌”,要简朴得多,但规模却远远超出吉昌。它不仅拥有住房、酿造作坊,还有专门的储藏仓库、账房、销售门市部,从这座七间二层楼房开始向北,大小作坊一个接着一个,一直延伸到“五房塘”。“五房塘”其实是一口井,井水甘甜清碧,泰和酒坊的酿酒用水,就取自这里,正是有了这口井,泰和酒坊酿的酒比其他酒坊更为香醇。据今年78岁的郑氏第二十五世孙郑孟卓老人介绍:泰和酒坊是他祖上创办的,开始是家庭作坊,规模不是很大,后来到他爷爷郑正夫手上,规模逐渐扩大,还纳入了吉昌的股份,工人达到100多人,有一个专门负责补缸的师傅,常年长驻泰和酒坊修补酒缸、酒埕之类陶器。

如果说吉昌义房奉行的是一个“义”字,那么泰和酒坊崇尚的就是一个“和”字。泰和酒坊创办于清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创办人郑正夫,从小受过良好教育,他深谙“和气生财”的经商之道。其生产的“泰和”牌老酒汗、仿绍酒、黄酒名扬四方,在永嘉城区(今温州市区)、青田、龙泉、丽水、洞头等地均设有代销处。在郑正夫的带领下,一些村民也从事酿酒业,并相继成立了一定规模的酒坊,如“余森盛酒坊”“郑孟清酒坊”等(这些酒坊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工商改造,成为永嘉酿造厂的骨干力量),使坦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三坊”(酒坊、糖坊、孵坊)专业村。郑正夫对这些作坊不仅给予技术支持,还对一些缺少资金的坊主给予帮助。到了民国时期,酒坊转到郑正夫儿子郑佑兴经营,郑佑兴又联合温州的三个朋友,在乐清创办成立了温州市最大的丰和酱园有限公司。郑佑兴任经理,这个时候,泰和酒坊的事业达到了鼎盛时期。郑佑兴同他的父亲一样,为人态度和蔼。有一次一个客户来采购豆豉,不巧货已卖完,客人有些不悦,郑佑兴满脸笑容,向客人解释,第二天,郑佑兴亲自将货给客人送去,客人非常感动,说,像你们丰和这样对待客户,还真是少见!

一个泰和,一个丰和,这一个“和”字,连接了两代人一个共同的思想理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在三进屋东面十一间对面(今坦中路82号),是泰和酒坊的门市部,年代虽已久远,但门窗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貌,门市部的板壁上,有一副郑正夫亲手书写的对联:泰而不骄君子度,和能且致远人知。

徜徉在这幽深的庭院里,一种留恋的情感油然而生。如今,永嘉很多老建筑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如金溪镇的林家十一间(建于清道光30年,即1850年)、沙头镇阳岙的“挹秀”大宅(建于民国7年,即1918年)等等,它们无论从建造的年代或建筑的规模,都不及坦头三进屋。而这座“永嘉的大观园”,却因为没有保护,正在日渐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