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化烦解忧“最多跑一地”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9-30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叶凝碧 缪眎眎

“平时调解中碰到哪类问题比较多?”“调解人员配备充足吗?”“老百姓反响怎么样?”……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为切入点,成立7个调研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专项工作监督。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把开展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专项监督列为本年度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议题,采取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的方式推进监督工作。与此同时,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也积极助推、广泛参与,凝心聚力支持“最多跑一地”改革,全面助力温州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率全省之先实现实体化运作 “最多跑一地”展现“温州速度”

基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理念方法,我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以县(市、区)为重点,全面建设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让企业和群众有矛盾纠纷需要调处化解时只需“最多跑一地”。

锚定目标,市委市政府奋力而为,将县级矛调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动力”、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干群关系和谐的“凝聚点”,在全省率先探索并建成以瓯海“平安综合体”为代表的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着力构建资源集成、数据引领、多元化解、一站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这一经验做法还在全省进行介绍推广。

在机制创新方面,温州实行多领域“一窗受理”、多部门“资源整合”、多方面“联合调处”,努力让老百姓在遇到问题时能有个地方“找个说法”。以多部门“资源整合”为例,探索整合法院、司法行政、信访等多部门资源,将诉源治理、矛盾调处、法律诉讼、社会帮扶、心理服务等功能纳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同时,还落实“诉访分流”机制,对受理的涉诉类信访和矛盾纠纷事项,实行“前端”一站式受理、“中端”一键式分流、“后端”一揽子调处,分类施策、跟踪问效、闭环管理。

一组数据足以折射温州持续深化“最多跑一地”改革取得的成效:今年1月-7月,全市诉前纠纷化解率25.12%,同比上升10.39%;今年以来,全市县级矛调中心共接待群众86934人,受理事件总数 96557件,办结总数93108件,办结率96.43%。

成立7个调研组分赴各地 确保监督全方位全覆盖

时值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推进之际,全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立足于温州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这一总目标,重点关注县级矛调中心(信访超市)等基层组织的建设运行和作用发挥,深化监督、强化支持,以期“最多跑一地”改革在瓯越大地上“春风化雨”。

监督互动“全方位”——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充分发挥“上接下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县(市、区)人大工作进行指导和推动。在这种“全方位”互动形式下,各县(市、区)人大专项监督工作“步调同频”,在重点内容上保持一致,在方法步骤上有机衔接,在代表活动上注重互动,在工作成效上务求特色,助力提升“最多跑一地”改革成效。

工作推进“全覆盖”——在“最多跑一地”改革中,我市提出“力争9月底前实现乡镇(街道)矛调分中心建设全覆盖”。市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工作紧密跟进,实现12个县(市、区)监督全覆盖,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培育更多亮点特色,展现“最多跑一地”改革整体效能。

跟踪问效“全流程”——从今年7月到明年6月,我市专项监督工作持续推进,分为拟订方案、沟通协调、调研视察等7个步骤,实现了闭环式、全链条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常委会将监督问效贯穿全过程,认真听取基层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推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推动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纷纷亮出“妙招”,推动县级矛调中心同种异色花,花开满地。比如鹿城、永嘉、苍南、文成人大围绕平台建设,以建设“全科门诊”目标要求,初步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从“多中心”转变为“一中心”;瓯海、瑞安、平阳、龙港人大聚焦依法监督,分阶段、多层次组织相关领域代表开展专项监督、视察调研等活动,汇集人大调研监督成果,督促政府部门整改落实;龙湾、洞头、永嘉、泰顺人大加强代表参与,组织动员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宣传改革进展情况和实际成果。

人大代表积极建言“支招” 真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

望眼瓯越,全市各地都活跃着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实践的身影。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倾听民意、反映诉求,助力改革理念、方法、作风向社会治理领域拓展运用,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贡献智慧力量。

“‘最多跑一地’改革务求实效,抓实抓好,真正让老百姓‘只进一扇门’解决纠纷。”市人大代表、浙江嘉瑞成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杨康乐认为,当前的社会矛盾纠纷不再只是家长里短、村规民约,而是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对调解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更高。要增加对基层矛调中心的财政投入,一方面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用于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通数据壁垒,引入律师事务所海外视频法律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调解。他还建议:“我们应该关注县级、镇街、村居矛调中心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借鉴枫桥经验,引导矛盾纠纷尽量在基层化解,而不是层层上交。”

今年9月,市人大代表、洞头区教育考试评价中心办事员江丽萍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改革调研。“通过这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这项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帮助群众更加快速、便捷地解决遇到的各种烦心事、操心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她建议,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已办结优秀案例的宣传,不仅让群众了解并知晓矛盾纠纷可以在哪一级矛调中心解决,而且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强各地之间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调解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民调解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与效能。

市人大代表、瓯海区潘桥街道泉塘村党支部书记伍苏叶希望,县级矛调中心不仅要实现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也要实现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社会事务管理“最多跑一地”,努力打造成为老百姓反映诉求、化解矛盾、咨询政策、遇事找法的“群众会客厅”。

“我们将持续跟踪监督‘最多跑一地’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督促有关单位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聚焦改革推进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优化矛调中心运行机制,为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凝聚体制性合力,真正实现群众信访和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