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雪 林德利 记者 柯哲人
9月25日,是龙港“撤镇设市”一周年。就在几天前,龙港市首个智能供电营业厅正式营业,在这里,用户不仅可以“刷脸”办电,还可以利用大数据,享受到定制化服务。 一年来,龙港正在十足的能源动力下,快速奔跑。
创新型
供电公司成立
9月22日,经国家电网公司批复,国网龙港市供电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这个诞生在改革土壤上的供电公司,沿袭浙江改革精神,根据龙港地域实际需求和政府层级设置,确定了“机构多元融合,业务弹性集约”的建设方案,全面重构“3个职能部门+1个业务支撑机构+3个供电所”机构体系,缩减管理层级和行政部室,形成全新的“后台管总、中台支撑、前台高效”的组织和业务模式。
3个职能部门是企业运营管理的大后台,担当企业“最强大脑”职能,较一般县级供电公司减少职能部门6个;唯一的业务机构服务管控中心(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作为提升企业运转效率的“宽中台”,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共享信息数据、提供快速精准技术支持,较一般县级供电公司减少2个;按照机构“一口对外、网格管理”的总体思路,将按照地域形成全新的全能型供电所,继续做好服务客户的强前端。
“龙港市供电公司要在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上走在前,在创新机构多元融合上作示范。”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总经理张彩友表示。
服务管控中心(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是龙港市供电公司的一大亮点,它是供电公司的“神经中枢”。不同以往的调度控制中心或客户服务中心,这里将实现业扩联合报装、供电服务指挥、电力调度、应急指挥、安全云管控等多平台合一,所有服务过程在一个系统内流转,全专业融合、全过程管控、全天候在线,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在途业务可视、可管控。“大中台”打碎了业务边界,形成流畅、统一的服务链条,专业间便不再需要协调,仅完成统一的工作目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龙港市供电公司还与龙港市政府达成协议,成立政企协同的能源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由龙港市分管经济副市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作,由龙港市经济发展局、供电公司派驻人员合署办公,协同推进龙港市能源(信息)联网联办、建立电力行政联合执法机构、建设综合能源服务样板工程等,打造龙港市新型能源发展生态圈。
“龙港是一片试验田,我们将抓住机遇期求新求变,探索建设可复制、具有推广性的中国新型能源互联网企业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张彩友表示。
从网到设备
龙港就地升级
一年来,像供电公司一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龙港层出不穷。今年4月,全市73个行政村全部撤村改社区,全域城市化,村民就地升级变市民。
从镇到市,升级的还有电网。
为提升龙港网架,在疫情防控的重大压力下,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依旧全力加快220千伏白沙—钱金线路工程、110千伏望洲变、110千伏龙港6变等重点输变电工程建设,缓解龙港市供电瓶颈,将城镇电网提档升级。2020年,龙港市配电网总投资增加80%,新开工配网项目总投资达7598万元。
这个夏天,辖区龙港供电所也比往年更忙碌,按照龙港供电所副所长李孝南的话说,压力更大了。
由于城镇升级,原龙港镇级电网已升级为县级电网独立运行,供电标准也瞬时提高。为了确保夏季高峰用电期间龙港市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一方面,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组建龙港片区保供电指挥部与临时保电工作组,平均每日20余人开展全天候巡视,重要隐患点24小时驻守;另一方面,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加强负荷监测,设立专项预案,增强重要线路的短时负荷超载能力。
龙港市自身的供电能力也在如火如荼的电网建设中迅速提升。今年4月起,龙港市生命线工程220千伏白沙—钱金线路工程因疫情停工2个月后,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平均每日投入300余人进行施工、200多人同时开展验收,所有人放弃周末假日,最终提前2个月完成工程建设,于7月31日顺利投运。这一工程的投运,将龙港市的最大供电能力提升到55万千瓦,立刻缓解了龙港市供电紧张的状况。今年年底,投资5100余万元的110千伏龙港6变也将投运,对改善龙港市东部电网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还在龙港市进行了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的创新试点。
龙港市是国网浙江电力负荷需求响应的两个试点城市之一。在用电高峰期或低谷期,供电公司发出需求,电力用户以市场竞价方式积极响应减少或增加用电负荷,参与的企业客户可根据浙江省能源局文件享受政府补贴,最高时可享受4元/千瓦时的补贴,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标,缓解供用电矛盾。
国网苍南县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李华超介绍,龙港市企业对负荷需求响应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正如龙港企业家一贯的作风一样,他们敢于尝试,既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责任,也看到了其中“有利可图”。
龙港市37家企业参与了龙港市电力需求响应模拟演练,像康尔微晶器皿有限公司、天成纺织等大企业均参与了需求响应竞价,12家企业受邀竞价成功,应邀响应能力达6000千瓦左右。
康尔微晶公司在7月28日龙港市的负荷需求响应中,通过在国网APP平台参与竞价,将企业园区的用电负荷降低1000千瓦,以2元/千瓦时的出清价格竞价成功,还同时享受到了政府发放的需求响应补贴。
“我们算过账,用收到的补贴可以支付电费和工人的错时加班费,还有额外的盈利。”康尔微晶公司副总经理陈德行说。
“龙港市需求响应能力超过3万千瓦,负荷侧海量的沉睡资源将为我们电网应急调节能力、缓解电网供需矛盾带来更多思路和可能。”李华超说。
企业享受优惠
挑战亦是机遇
龙港是工业大市,凭借印刷、包装等产业,龙港拥有四个“国字号”的称号。
遭逢疫情,企业停工,对刚刚独立的龙港可谓是压力倍增。然而,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龙港的企业依然找到了突破口。
中国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无纺布生产企业之一。疫情发生后,华昊公司率先复工复产,满负荷运作。为了确保华昊公司安全稳定生产,临海供电所与华昊公司组建“电力联盟”,既为华昊公司及时解决隐患,还第一时间为企业优化用电方案,把国家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红利落实到企业。
“今年我们公司用电成本预计可以降低200万元,这不仅减轻了经营压力,也提振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华昊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登教说,在全国已经建立8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今年4月,华昊公司建设了新的生产基地。新厂房配置了8650千伏安的变压器容量,生产动能十足。
同时,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派驻人员进入政府复工复产工作专班,配合政府监测复工电力指数,进行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分析,为政府抓好复工复产提供依据。
上千家小微企业仍是龙港市经济的主心骨。一年来,龙港市工业化速度也是前所未有,新建小微园陆续开园。
龙港新城片区是企业集聚地,今年已新增4个小微工业园区。负责该辖区供电工作的临海供电所今年已为新城片区的企业加装公变155台、专变160余台,新增供电容量达到20.66万千伏安。
经历了疫情期间保供电的严峻形势,又在复工复产后为企业密集通电的临海供电所副所长黄万铁,切身体会到龙港市经济发展的迅猛,新城片区小微园体量大,一个小微园用电容量相当于一般小微园的4倍多,企业几乎满员入驻。
除了新城片区,旧城的低小散企业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疫情得到管控后,龙港市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安全的生产场所,协助企业在众多小微园区复工复产。宽敞的厂房、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管理,替代了曾经沿街一路的作坊群。
城东工业区的锦融包装有限公司,原名为“金信吹膜”,在7月前,还只是上厂街上的一家作坊。2009年,这家小作坊在一个租过来的铁皮房里起步,用着房东转供的高电价,10年没有搬走。
直到疫情后,在各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锦融公司总经理陈旭辉将厂子搬到了小微园内,租下1000平方米的大厂房,7台大型吹膜机24小时不停产。小微园里没有转供电问题,每家企业一个电表,园区电工与供电公司联络紧密、业务熟练、服务到位。拿到8月份的电费单后,陈旭辉大吃一惊,敞亮的厂房和优质的环境,一个月电费不仅没多,在没了公摊电费和优惠政策的利好下,还省了2万元不止。
截至8月底,龙港市企业电价优惠累计达到3613.32万元。
让城市更美
让生活更美好
撤镇设市后,龙港市从内到外正经历市容升级,道路拓宽改造、街面整治美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工程景象。为了配合市容升级,负责龙港市辖区的龙港供电所、临海供电所投入大量精力配合旧城改造。
龙跃路是龙港老城区的一条年代久远的商业街,地处城市繁华地段。随着龙港经济的发展,沿街商户的用电需求随之攀升。各类管线结成的“空中蜘蛛网”交错杂乱,不但影响美观,还有用电安全隐患。
“我们积极对接政府了解改造需求,结合该街道实际,量身打造低压架空线路整改和入地改造方案。”龙港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蔡文隽告诉记者,“旧城区改造,我们作为龙港人,再忙也开心!”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在龙港市芦浦片区华中社区打造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示范区,配合道路拓宽迁移3基电杆,其中投入167万元进行低压线路和变压器上改下落地改造,装饰为融入自然的特色箱变,并将村内的每一户表计都重新进行了布置整理,配合位于村内的江南中学改造成全电学校。
接下来,临海供电所还将借龙港市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为契机,配合把华中社区重点打造为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中心进行电力示范创建工作,在华中村的农贸市场房顶建设6000平方米的光伏板,并组织实施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工程,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为美丽乡村赋绿色能源。
在国家级渔港舥艚港,建好的岸电桩也已再行升级,从内港拓至外港,为停泊靠岸的大型船只提供维修、生活用电。
与龙港市公共服务升级同步,电力“最多跑一次”服务也越来越全面。在沿江社区新建社会服务综合体内,大厅里已经设起了电力代办窗口,配合电力业务办理机、市政服务“瓯e办”,几乎可以完成全部的常用用电业务办理。未来,在龙港市其他社区新建综合体内,供电公司也将开设电力代办窗口,让市民可以一次性办理日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