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良吏 文坛才子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9-13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3

谢公望

1972年10月,瑞安手工业局从丰湖街船坦巷搬迁到申明里的一座“洋房”,我在这座洋房整整生活工作了十二年。近日,听文友王兴雨介绍,这座洋房原来是瑞安先贤胡调元于民国十一年(1922)所建。经兴雨介绍,我对胡调元的景仰之情,骤然萌生于笔端。

学优则仕,宝山知县

胡调元,幼名元燮,字榕村,居瑞安城南。其生卒年,《瑞安市志》作1862至1930年,当为1858至1927年。生年按胡调元撰《挽内子项淑人》原注:“戊午(1918)夏正九月十三日为余六十寿辰。”“正”意谓整整六十年,上推六十年当生于1858年。卒年据《张棡日记》1927年3月26日记载:“晨,拟撰胡蓉(榕)村大令联,蓉村,予老友也,长予二岁,少即以词章驰名文坛。光绪辛卯科,以上舍生捷秋闱(中举人),旋于癸巳科通籍,由三甲进士出宰江苏宝山县。民国壬子(1912)因革命弃职归,宦橐萧然。今岁新春,党军鸱张,乱端叠起,先生居家忧愤,遂以微疾逝世。时年只六十有九。”据此,胡调元卒年无疑为1927年。

张棡所撰挽联,对胡调元的生平作了高度概括:使君由文学起家,十余年宦海回帆,两袖清风,赢得词坛推老手;胜代重科名进士,一转瞬王纲解纽,六经秦火,宁惟吾辈哭先生。

胡调元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及长,受业于孙衣言的诒善祠塾。孙衣言曾经以《沙噀》诗令弟子和作,胡调元和林庆衍(林培厚之孙)两人最工。孙衣言甚赏之,并异其词。后入太学,于光绪辛卯(1891)以太学上舍生中举人。于光绪甲午(1894)科中三甲进士。以县令分发江苏候补。当时,正值端方为江苏巡抚,携《雪夜评碑图》《张敬因碑》向胡调元索题。据《瑞安市志》记载:端方对胡调元所题“大加赞赏”。不久,胡调元便摄篆金坛。1907年任宝山知县,推行新政,捐俸赈荒,使得辖境政通人和。辛亥革命后去官。辞别之日,宝邑士民数百人远送于效外,相向泣别。1915年,胡调元当选立法院议员,在北京与名家万绳栻等以诗词唱和。后无意进取,回归故里,以地方善举自任。1924年,闽浙军阀混战。闽军彭德铨部入境,他与李炳光及永嘉吕渭英等协同出面调停,使永嘉、瑞安境内免遭战祸,相安无事。

步趋四灵,成立陶社

诚如张棡日记所称,胡调元“少即以词章驰名文坛”。1924年,胡调元与李炳光(漱梅)等发起成立陶社。民国瓯风杂志社《乡事记闻》对此有记载:“民国甲子(1924)间,灵卫庙司事某,曾为此楼(探花楼)征诗,得若干首,未曾付梓。楼中尝奉敬轩(孙希旦),杞岩(林露)二先生神主。同时,胡榕村大令调元,李漱梅孝廉炳光,诸君约同志40人,于楼旁隙地筑屋三椽,颜曰陶社。楼上亦奉敬轩及孙仲容二先生神主。”陶社作为社友吟诗唱和的场所,位于瑞安县城西郊,今瑞安中学校园内的探花楼附近,已圯,是在灵卫庙故址上建筑,又因为此处原为陶尖山峰,因而命名为陶社(1930年后演变为云江吟社)。陶社的社友,诸如李炳光、宋慈抱、孙延畛、胡隽铭、杨时中、陈世芳等,都是当时瑞安文坛的佼佼者。

民国《瑞安县志稿》卷二十四《文献编·补学斋文钞》案:“调元少承伯父玠之教,最工为诗,生平著作诗胜于文,孙诒让称为:登剑南(陆游)、石湖(范成大)之堂,足以赓续家集,辉映先达。宋衡(恕)称其豪饮好交游,慕任侠,遭世多故,南辱东败,忠愤之气。每发于诗,淋漓畅纵,类宋放翁,其诸不屑,闭门苦吟,步趋四灵者欤。”

胡调元的遗著,主要有《补学斋诗钞》三卷及《梓余吟草》。散见于坊间的遗作尚屡有发现,如《游仙岩次杨知事君述韵》其一:“古刹重游似去年,别来无恙好林泉。维舟仍载盈樽酒,下箸应倾十万钱。修竹成阴门外立,澄潭倒影镜中悬。黄州赤壁知相似,还请诸公赋续篇。”记八国联军入侵事的《庚子秋愁》:“直北关山八月秋,怆怀时局泪如流。书生不足谈兵事,巫觋何能为国谋。灯火已收娘子队,剑锋应斩佞臣头。可怜御敌无良策,又割燕云十六州。”

家学渊源,制联高手

胡调元的从父胡玠是晚清瑞安文化界的宿儒,制联大家。胡玠(1822-1877),字寿眉,号桂樵,幼有“圣童”之誉,七岁能属对,清同治四年(1865)中举人。会试落第后,便绝意仕途,以花木林泉娱亲养志。晚年热心乡里公益事业,因之当时兴建的庙宇亭楼等大型建筑物中留下不少由他所撰的楹联。胡调元从少就在胡玠的熏陶之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加上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自然而然成为制联的行家高手。

民国《瑞安县志稿》卷二十四《文献编·经籍门下》记载瑞安飞云阁传世楹联中,有两联就出自胡调元之手:“谁是谪仙材,百年香火有缘,身后谩争颜座位;余亦能高咏,一样苍茫吊古,眼中不见谢将军。”“高阁傍江域,欣看双塔撑天,众岫参差同列笏;归帆离宦海,最爱一楼近水,清泉左右快流觞。”

胡调元散见于庙宇宗祠楼阁亭台的楹联不计其数,如《题籀公楼联》“教科初设,育成邹鲁人才,筚路启山林,玉海名随瓯海永;经学大师,对峙东西浙学,梓乡崇俎豆,俞楼高与籀楼齐。”籀公楼为纪念孙诒让,建于1926年。上联指孙诒让筚路蓝缕为桑梓办学,造就人才无数,成绩斐然,使得玉海楼孙氏声誉远播,将永远流传;下联则将孙诒让与俞樾比较,孙诒让作为经学大师,被章太炎誉为“三百年绝等双”,籀楼与俞樾的俞楼比肩,高高地耸立在人们的心目中。对仗工整,联律严谨。特别是上下联末句的“玉海名随瓯海永”“俞楼高与籀楼齐”,真的是匠心别出,令人叫绝。

近日,胡调元的嫡孙胡邦,来访时谈及他们后辈正在筹备为先祖出书集,我极力赞成,据说已搜集到诗作一百多首、楹联两百多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