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庄越
温州,古为瓯地,文明脉络源远流长。
一部温州史,横贯数千年,几度兴衰,绵延至今,文明之光从未阻断。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手擎仁义礼智信的火把,一路从蒙昧走向了开化,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新的时代,赋予“文明”新的底色,这片古老的土地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转折点:如何更高标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高质量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更高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对温州来说,是一次大考,比拼的是勇气,考验的是担当。
在过去的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文明办紧紧抓住全国文明城市复评的“牛鼻子”,为统筹打好“两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带领全市人民,向幸福出发,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众志成城 打响战“疫”
前不久,真实记录温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六集纪实片《战疫》正式开播,影片里一个个熟悉又难忘的镜头,谱写了一曲“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英勇赞歌。这首赞歌,是我市共克时艰,汇聚文明力量,助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真实写照。
庚子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温州,温州精神文明建设战线迅速行动,在积极传播抗疫正能量、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发动“文明”力量。
市文明办运用温州文明网、“文明温州”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挥“全市文明宣传一张网”优势,持续推出《文明单位在行动》《“好人”在“疫”线》《寻找“疫”线最美瞬间》等10个疫情防控专栏,35条信息被中国文明网及浙江文明网录用,其中21条在中国文明网首页或要闻区录用刊出;制作“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文明好习惯养成”“公筷行动”等15个公益广告,通过电子大屏、户外大牌以及新闻媒体开展铺天盖地式的宣传。
为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温州率全省之先开展“公筷行动”、制定《公筷公勺使用管理规范》、制作温州美食代言公筷公勺。请来“网红医生”张文宏、李校堃院士等开展“十大温籍名人代言公筷公勺”活动,全市妇联主席、宣传部长、文明办负责人等纷纷代言公筷公勺等创意海报;微信广播剧《周阿雨、洋女婿与两副筷子的故事》,借助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剧中人物吃年夜饭的形式,倡导“长者先动筷、公筷来夹菜”的文明用餐新风尚,推行勤洗手、合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文明好习惯。
“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向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疫情期间,市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团市委发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倡议书。一时间,街道社区、村镇防疫一线,被“红马甲”们着了色。志愿者、党员主动投身全力做好卡口防疫检查、抗疫物资调配、心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积极捐款捐物,打响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抗疫期间共有200多万名志愿者参与抗疫和复工复产活动,其中涌现了9个“最美战疫志愿服务组织”、20名“最美战疫志愿者”。洞头区还积极成立“红色代办员”,党员志愿者充当起“跑腿员”,开展“红色代办”服务……
抗疫的火炬,在温州城间,不断传递。
接棒的,还有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他们主动挑起责任,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文明单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不到10天时间完成温州版“火神山”医院供电提升工程;省级文明单位温州市现代集团快速组建防控“排头兵”,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全国文明单位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迅速出台“六项举措”,做好信贷政策帮扶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金融防疫工作;全国文明单位正泰集团紧急启动全球医疗物资采购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国内紧缺的重点医疗物资……
除此以外,我市还认真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精神,开展“文明创建 爱卫同行”温州市文明好习惯养成活动,组织各类志愿者20多万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温州城从上到下,从老到幼,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让人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新时代内涵。
长效管理 再上高度
日前,“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启动,温州再次入围候选名单,温州市民的幸福感指数越来越高。“环境越来越好了,心情也越来越美丽了。”昨天上午,刚在杨府山公园晨练完的市民苏女士乐呵呵地说:“现在的公园风景秀丽,路上都看不到垃圾、纸屑,还有志愿者过来为我们服务,体验感真是太棒了!”
三分建,七分管。市民苏女士满满幸福感的体验,与我市积极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密不可分。
为铸就温州的城市之魂,今年4月中旬,市委市政府联合开展以“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工地环境、小区环境、校园及周边环境”六大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职责,将创建标准转化为各单位日常工作标准。
自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对97条重点道路实施严管重罚,查处不礼让斑马线18120起,查处电动车违法8.28万起;查处占道经营19000余起,取缔流动摊贩9000余起,清理“小广告”15000余处,立案200余起。坚持数字赋能,运用科技的力量让治理更精细、城市更文明,如发挥数字城管作用,运用违停预警执法系统对人行道停车进行管理,仅2名工作人员就能承担此前9个执法中队的工作量。
为全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4月15日,我市召开全市文明委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明城市建设中聚焦更高标准创建、更高质量蝉联、更高水平巩固,着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
我市各部门积极响应,推出全域文明深化工程,拉大文明创建版图,积极培育“文明城市集群”——
市本级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瑞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二连冠,指导乐清市、平阳县争创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泰顺县争取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瓯海区、洞头区、永嘉县、文成县、苍南县等地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县城、城区),形成文明城市创建梯度推进的良好态势。
同时,构建城乡一体的全域文明创建格局,开展新一批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申报推荐工作,新申报全国文明村10个,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单位10个,全国文明家庭2户,全国文明校园2所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个。
为强化督查指导力量,形成各地、各部门“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市文明办实行“一线工作法”,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下沉一线对创建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市文明办班子、处室分片包干抓创建,市直部门协同筑合力,各区、各街道、各社区全员动员,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合唱”。
自8月以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伟俊,市长姚高员率四套班子成员,赴各地开展专项督查。市文明办督查24次,联合媒体开展专题督查26次,下发督办单18期,整改率100%。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各功能区督查点位1809个,发现、落实整改问题4537个。
为进一步强化巡查督办机制,温州还建立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日常巡查制度,运用好网格化工作法、路长制工作法、三督三查工作法等有效做法,以“大数据+铁脚板”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并委托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开展全域自查自测,对发现问题即查即改并举一反三。
一步一个脚印,文明创建工作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走向长效常态。
道德滋养 素质“升级”
6月5日,“浙里”好人 德润之江——向战疫“浙江好人”致敬交流活动现场,永嘉县乌牛街道大嶂村村民黄金余的故事让人动容: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老人黄金余把子女孝敬他的2万元生活费作为支援一线的“口罩费”,瞒着老伴捐给了乌牛派出所。虽然目不识丁,但他却一直默默付诸道德实践……
这是我市注重知行合一,发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最强音”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系统打造“诚信社会、大爱城市、道德高地”的城市道德品牌,提升精神文明高度和人文温度。
做好系列好人评选活动,从抗疫典型中选树好人榜样,获评浙江好人14人,温州好人55例,其中7例获颁战疫“浙江好人”。同时,温州还将着力点放到了“从娃娃抓起”上,积极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办好“未成年人十件实事”,组织开展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秀阵地和“春泥计划”示范点评选申报。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95万元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探索以服务购买或公益联动等形式,推动“春泥护苗”儿童心理剧、科普列车公益项目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资源辐射最大化。探索云端活动载体设计,推出了未成年人防疫手册宣传、寻找心灵春天心理健康月、文明好童谣比赛等,构建多元线上德育体系。
同时,坚持以志愿服务为试点工作主要方式,指导各地逐级成立“总队-分队-小队-特色志愿服务队”,打造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服务“菜单制”,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模式,精准匹配供需。平阳县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线上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线下打造志愿服务驿站网络,构建起“10分钟志愿服务圈”,并通过分级响应、系统调度、点单配送、保障护航等机制建设,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复制可行的志愿服务体系。
“阿姨好,这是关于公筷行动、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和提倡节俭制止饮食浪费的倡议书,还有送你的垃圾袋,感谢您参与温州的文明城市创建……”8月15日,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小志愿者头顶艳阳,在瓯海区龙霞社区走街串巷,他们忙碌的身影和灿烂的笑容成为街头路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我市聚焦日常生活“关键小节”系列活动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我市多方动员汇聚力量,全力开展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奏响全域、全民参与“大合唱”。
为让好习惯从盆景到风景、从风景到风尚,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爱温州”的良好氛围。我市聚焦日常生活的“关键小节”,推出好习惯养成工程,深化“垃圾分类”“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排队”“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小切口、日常化、身边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现在办一场丧礼,只需要1万元,比起往年,就是个零头,足足节省了几十万元。”在办完母亲的丧礼后,温州乐清南塘镇村民吴荣恩感慨地说。
曾几何时,同样是在乐清,一场葬礼需花费数十万元,一些家庭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弄得人人苦不堪言。2019年,由中央组织部组织编选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丛书出版发行,温州《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一文收录其中,文中特别提到乐清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实践探索。该案例展示了温州市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实践探索,也是我市移风易俗工作成效的缩影。
中央文明办曾这样评价温州:“婚事新办风尚渐显、丧事简办蔚然成风,有效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统计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8月以来,温州抓住移风易俗的痛点和难点,节约社会资金62亿余元。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移风易俗巩固深化年行动,巩固“三项制度”“三项治理”“三项服务”成果,我市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庆俭办,如文成打造“传统婚礼进礼堂 新式婚礼进侨乡”工作品牌,“这一场不‘疫’样的婚礼”吸引了18.9万人次在线点播。开展清明祭英烈网上寄语签名活动,17万人次参与祭奠献花,点击量高达119万人次,签名人数超127万人次。
为激活全民参与的一池春水,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我市调动市民自觉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引导市民群众参与“随手做志愿”“随手拍”等文明实践活动,争做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宣传者。
文明是什么?温州人民会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文明是看到垃圾时的一次弯腰、是遇到粗心者的一次提醒、是面对困难时的一次援手、是给老弱病残孕的一次帮扶、是对闯红灯的一次劝止、是那一脚刹车在斑马线前的等待……
点点滴滴,生活里那些细小的举动,都是文明的“种子”,播撒开来,必将硕果盈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