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易鹤
“机器换人”并非“想换就换”
“机器换人”势不可挡,但并非“想换就换”。
记者调查发现,在宁波,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等诸多因素,虽然机器人受到很多制造厂家的青睐,近两年机器人产业也在高速发展,但总体而言需求端仍处在初中级阶段,不少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厂家仍对机器换人持观望态度。
“从目前情况看,机器换人最大的难点,在于工厂自身的自动化水平对机器人的承接能力不够。全流程自动化改造不是简单地买回几台机器人就可以实现的,还要对生产线进行系统改造,并且对员工进行新的培训。”宁波哈迪斯自动化工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其军说。
在一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宁波华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炜炜也曾“吐槽”:花大价钱从日本引进一个工业机器人,结果因为“水土不服”而成了摆设。
在所有工业机器人中,码垛机器人是公认的“傻瓜”机器人,因其对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不高。但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即使是码垛机器人,在应用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技术改造等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制造企业本身的设备不标准。很多应该使用标准零部件的生产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改用了非国标型,这样不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还为当前的机器人使用和企业后期的技术改造升级带来困扰。家电行业以前的生产线大多是这样的。所以,现在机器换人,每条生产线甚至每一段都不同。要让机器人识别不同标准,特别难。”宁波大正工业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戴翔说。
调查显示,不少企业进行机器换人意愿强烈但进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机器人产品与企业实际工艺需求对接不上。
此外,也有一些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存在疑虑。“一直想上机器人项目,但是我们没有工业机器人维护、调试和操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就怕采购回来不会用。”江北一家塑料加工厂的王经理说。
系统集成“催化”制造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单元)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机器人系统集成供应商不仅具有产品设计能力、项目经验,还会在对用户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供适应个性化成套装备和一揽子服务。因为目前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员工培训上跟不上,这种服务恰恰满足了企业机器换人最基本的需求,因此需求也最旺盛。”
不仅如此,机器人系统集成商还是本土制造业“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业内人士指出,过去,各方对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都不是特别重视。但系统集成应用恰恰是整个智能装备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据悉,目前无论是国外品牌客户还是国内客户,对国产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精准度还存在疑虑,也缺乏信心。如果有一些优质的集成应用商能够给客户提供一套数字化工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中依据客户需求可以配置国外的高端设备、国内的中端或低端设备,甚至在高端设备上也可以部分选用国产品牌,再综合打包成系统,那么,系统的先进性以及总体稳定性较高,而且价格相对合理,也更具优势,能够为国产品牌机器人的研发推广打开一扇“窗”。
据介绍,哈迪斯就是根据每个客户对生产线的不同要求,将各种不同的机器设备、零部件进行组装,使生产线在固定的工位上能够自动输送不同标准的、符合客户要求的生产设备。“智能系统集成主要是提供自动化工厂的解决方案,生产线上的设备不一定是我们生产的。可以说,我们不生产设备,我们只是机器设备的组装员。”杨其军说。
把智造推广到每家企业去
为了让更多企业抢搭智造快车,去年9月,我市筛选了首批12家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服务公司作为精准解决企业“机器换人”需求的“模范生”。
“这些团队都是‘机器换人’的行业能手,能够帮助企业在智能制造模式的方案设计、工艺流程再造及装备定制、设备及智能部件集成等方面大显身手。”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推广智造上,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服务公司优势明显。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公司至少在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可实现企业智能制造“交钥匙”的“总包”,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与个体加工户面临的信息技术人才少、信息工程设计难、智能装备选型难、软件开发难、装备工程安装调试难、熟练员工培训难等诸多难题,打破智能生产模式的技术准入障碍。二是可开拓智能装备市场,重点是开发工厂旧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市场。三是承担企业智能生产模式的创新,并加以推广。
据悉,智能制造工业工程服务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在中小微企业中推广智能生产,为细分行业乃至企业提供个性化、高水平的智造工程总包服务。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我们已先后与继峰、高发等企业开展机器人集成服务等合作,同时持续深化与宁波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器人应用人才。今年我们力争与30家企业合作。”杨其军说,今后将加大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力度,让更多在智造上掉队的企业赶上来。
据宁波市智造协会秘书长华旭介绍,为了推广智能制造,今年其会员企业将举办6场智造现场会,其中就包括哈迪斯制造未来专场。本月底,均胜电子将接过接力棒,再燃智造薪火。
“宁波各企业智造水平相差很大。壮大第三方力量,搭建行业协会,实现跨行业、跨界、跨代服务,目的就是希望加速宁波智造的步伐,今年我市还将推出包括资金扶持、改造试点等在内的多项服务,助力宁波智能装备制造业脊梁挺得更有底气。”市经信委主要负责人说。
宁波超九成规上工业企业将加入智造大军
到2020年,全市9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实现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或应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打造数字化工厂(车间),智能成套装备和核心智能部件及装置在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区域得到普遍应用。
随着“十三五”发展大幕的开启,宁波智造迎来加速发展期。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的实施意见》,未来5年内,宁波将力争成为全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先行区、长三角智能装备生产及服务产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基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示范区。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全市智能装备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形成年产8万台成套装备、机器人整机的产能规模。智能装备基础制造工艺水平全面提升,基础件配套能力显著提高。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基础关键智能技术、成套系统集成技术30项;新增涉及智能装备研发的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0家,其中机器人工程(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培育智能装备科技创新团队5个,其中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1个。
———产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成套整机制造(集成)企业,其中智能成套装备整机制造企业10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零部件制造企业;创建2个至3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其中机器人产业园1个;在部分领域初步建立全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
———产业服务体系构建完善。引进培育一批研发、检测、信息、设计等智能装备产业服务平台,其中国家级智能制造装备质检中心1家;支持建立5家以上智能装备细分产业联盟,培育一批业绩卓越的服务商;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若干个智能装备产业云数据平台。
(易鹤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