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7年修订)》,引起广泛关注。
批复指出,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要统筹做好温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温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批复内容共计8条,分别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空间结构等内容。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改革开放至今,我市做了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是1983年,第二轮是1993年,第三轮是2003年。这三轮总规给温州城市发展方向的总体定位是沿瓯江两岸向东发展。现在正在实施的《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于2003年编制,2005年获省政府批准。
此次总规修订最终成果于去年底上报国务院,规划内容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值此获批之际,本报专门对总规修订进行详解。
本报记者 章映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双轴双心四片”
根据批复,温州要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67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要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
同时,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根据此次总规修订,我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区以及瓯北片,总面积267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41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85.7平方米。
批复同时指出,我市要根据城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根据此次总规修订,城市空间结构为“双轴双心四片”。
“双轴”指沿瓯江城市拓展轴和沿海功能联系轴。“双心”分别指中部复合中心区与东部复合中心区。“四片”指以自然山水为界,依据发展特征将中心城区分为西片、中片、东片和瓯江口片四个功能综合发展又各有侧重、且各具特色的片区,其中未设置市级中心区的西片和瓯江口片规划各设置一处副中心。
批复强调,要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秉持绿色低碳理念
完善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批复指出,温州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根据批复,我市要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另外,要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
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要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高度重视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重点防灾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加快节能减排工作
规划“三区三廊八核一带”生态结构
批复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其中,加快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是批复的重要内容。
批复强调,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加强对楠溪江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事实上,根据此次总规修订,我市将规划构建“三区三廊八核一带”的生态结构,形成山海相连、生态多样的生态格局。
三个生态片区分别为中部平原生态片区、西部山地生态片区和东部海洋岛屿生态片区。三条生态廊道分别为瓯江、飞云江和鳌江三条主要水系形成的生态廊道。
八个核心生态功能区包括温州生态园(含大罗山、三垟湿地)、林垟湿地、苍南水乡湿地、洞头南北爿山海洋特别保护区、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铜盘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七星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一条生态防护带就是滨海生态防护带。
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也是批复的基本内容。批复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
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去年,我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次批复对这方面作出指示,要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重点保护好庆年坊等历史文化街区和国安寺塔、文天祥祠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要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延续城市文脉,突出温州市通江达海、水网密集、山城相拥、陆海交融的滨海城市特色。
此次批复在最后强调,《总体规划》是温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