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育英”记忆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9-0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6

本报记者 庄越

两年前,记者来到台北,去拜望何黄美英女士。老人得知家乡来客,特地换上粉色的裙子,以示这是个喜庆的日子。对于故乡的深情,总是在老人这样的不经意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的,近30年的时间,“育英”二字遍布瓯越大地。两位老人何朝育、何黄美英,以1.3亿元的捐赠,将自己的名字永远载入温州慈善的史册。

重新翻看老人的照片,遗像里何黄美英女士嘴角微仰,面容和蔼,仿佛正轻述着她与丈夫何朝育生平的慈善岁月,那段穿越时空而来的“育英”印记,也逐渐清晰明朗了起来。

追思>>> 受人敬佩的“育英”大爱

“母亲走时很安详,没有什么痛苦。”回忆起母亲辞世的场景,何纪豪说。8月21日23时25分,何黄美英女士在台北家中仙逝,儿女、子孙围绕在旁。

“丧事一切从简,不要通知其他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黄美英在生前曾多次叮嘱。

何黄美英女士离世的当晚,大女儿拿出母亲生前为自己准备好的“远行箱”,里面装着几套衣服、几双鞋子,还有丈夫何朝育生前送给她的老物件。“这些都是母亲打算跟着自己入土的物件,不值钱,但很有纪念意义。”何纪豪说,8月22日,“远行箱”里的物件跟着母亲的棺木入殓。

随后,家中晚辈一直守在灵堂,为何黄美英女士哀悼、守灵。家人尊重老人生前意愿,丧事从简,未通知任何人。

8月29日,何黄美英女士的棺木入土,与丈夫何朝育一起合葬于台湾金宝山墓园。

待一切办妥,何纪豪才将母亲仙逝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一时间,温州哀恸,几位与何黄美英女士相识的友人忍不住洒泪:“‘育英’虽然离开,但他们的大爱让我们每一个人敬重,也会融入我们人生的每一天。”

烙印>>> 瓯越大地的“育英”记忆

1991年11月,和煦的春风融化了两岸长期隔绝的坚冰,何黄美英与已过古稀之年的丈夫何朝育,从台湾回到阔别了四十多年的家乡温州。

此行他们的目的很明确:给家乡建成不久的温州大学捐建一座图书馆。夫妻俩商量着,以何黄美英的名义捐400万元人民币(后来追加到628万元),在温大建一座图书馆。随后,何朝育先生和著名数学家、温州大学名誉校长苏步青一起,在温大育英图书馆奠基仪式上,培上了第一锹土。

这一锹土,也种下了“育英”大爱的种子。接下来的日子里,何黄美英陪着丈夫四处奔走,迫不及待地安排一个个捐资项目。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他们决定将捐资重点落在医疗和教育等公益事业上,为家乡百姓造福。一开始,夫妻俩均以“无名氏”之名捐赠,后来因为捐赠数额巨大,政府无法接受“无名氏”的捐赠,才不得已告知真名。此后,何朝育夫妇捐赠的系列工程被冠名为“育英”。

“育英”项目广泛分布在我市教育和医疗领域,包括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当时名称,下同)、温州师范学院育英大礼堂、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育英门诊楼和育英大楼、温州医学院育英学术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大楼和育英门诊综合楼、瓯海啸秋小学、蒲州育英学校和慎志图书馆、瓯海啸秋中学、育英岛花园、温州育英学校、温州育英老年康复中心、永嘉瓯北镇箬岙底育英村、三垟池底啸秋大桥、茶山卖鸭桥路等。此外,夫妻俩还资助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6名博士研究生赴美国深造,为温州市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每次捐赠时,何朝育、何黄美英对受赠单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拜托你们了!而每个项目落成时,夫妻俩都要自掏腰包摆下盛大的答谢宴,感谢这些项目的建设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用好了他们夫妇提供的资源,使这些财富能真正做到泽被桑梓、造福后代。

传承>>> 融入血脉的“育英”情怀

1998年9月26日,何朝育夫妇来温参加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门诊大楼奠基仪式以及育英老年康复中心、温州育英学校落成典礼。12天后,他们离温返台。自此,老先生再也没能回到温州。此后,爱心接力棒就被何朝育、何黄美英之子何纪豪接过。

何纪豪当年是在母腹中来到台湾的,三个月后降临人世。他笑称自己是“温州制造,台湾交货”。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何家独子,耳濡目染了父母对家乡温州的情愫,说得一口流利的温州话。父母的慷慨捐赠、乐善好施,更是影响了他的人生品格。

肩负着父母的重托,20多年来,何纪豪在两地间不断奔波,平均每年来温州两趟。

2008年1月,何纪豪来温参加温州育英事业发展促进会的成立仪式,并设立“温州育英事业发展基金”,将何朝育夫妇捐赠的550万元人民币作为第一笔资金,用于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次年11月11日,何纪豪在温州创立了旨在全方位救助贫困唇腭裂患儿的慈善组织——“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十年来,微笑联盟的爱心步伐从温州走向广元、台州、齐齐哈尔、漳州、毕节、大理等地,筹集善款2400余万元,免费为2400余例患儿实施手术。同时成功举办11届唇腭裂夏令营活动,帮助百余名患儿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不仅从容貌上、更从“心”里重拾微笑。

何纪豪说,自己不论在家族事业上还是对温州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上,均是“子承父业”,接下来的爱心接力棒,还要交到他儿子何秉欣的手上。2016年,爷爷何朝育百年诞辰时,何秉欣来到温州。他说,每一次来到温州,都会让他有回家的感觉。关于“育英”,在他的记忆中,是爷爷每次在台湾用古老的转盘电话与温州联系后的喜悦,是爷爷手写笔记本上每一个详细记录的温州号码。

这,想必是对何朝育、何黄美英夫妻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

回忆>>> 历久弥新的“育英”精神

蒲州育英学校是何黄美英女士的母校,当校长张小青得知她仙逝的消息时,痛心不已。“我印象中的何妈妈是那么慈祥、和蔼,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总是说感谢。”

“阿嬷,您一定是朵白莲花,清雅秀丽,不争春曦,静静盛开,在那湾浅浅的海峡……”听闻噩耗,蒲州育英学校老师黄敏深夜创作《阿嬷,我想您了——谨以此文致敬敬爱的黄美英奶奶》诗篇,并录成视频,以此来祭奠黄美英女士。

张小青说,从学生踏入校门的那刻起,就一直被“育英”的爱浸润着,为了纪念何黄美英女士,将在全校开展“思念的爱”为主题的班会课,学生们以诗歌、文字、视频等方式讲述对何奶奶想说的心里话。

“看到何黄美英女士去世的消息,我非常悲痛,何黄美英女士和他的先生何朝育为温州医疗捐助了很多建筑。我曾多次与他们夫妻二人接触,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敬仰,我会铭记何黄美英对温州医疗、教育事业的爱,让育英精神源远流长。”原温医大党委副书记、附一院院长、附二医院长陈肖呜说,有机会还将前往台北,他希望能在何黄美英女士的墓前送上一捧鲜花,以寄哀思。

9月8日,温州育英事业发展促进会还将召集各“育英”单位,为黄美英女士举办哀悼追思……

“育英”虽已逝,但他们的慈善大爱,将穿越岁月,穿越海峡,任时光流转,永驻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