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竞技体育“炼金术”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8-31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1

本报记者 马真正

在竞技体育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国家英雄”只有一种出处——“举国体制”。

而地处东南一隅的温州,很早就开始探索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之路,并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独门“点金术”。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10名温州健儿夺得10枚金牌,其中4人参赛收获的3金,就是社会力量“点石成金”的杰作。

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得温州打破以往单纯依靠各级体校的路径依赖,通过公私合办、民办公助、民间独资、体教结合等各种方式,实现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双管齐下,形成社会力量办竞技体育“温州模式”。

“心桥模式”公私合办

奥运冠军江钰源、世界冠军贾芳芳、亚运冠军罗欢、全国冠军黎琪……温州体操“英雄”有着相同的出处——“心桥制造”。

多年来,温州体育运动学校体操队面临招生难、在训人数少、运动成绩滑坡等突出问题,队伍难以为继。对此,温州于2006年率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整合温州体校优质教练员、训练场地、保障资源和温州心桥学前教育集团(民办)的生源、师资、文化教学资源,合作创办“温州体校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此举有效缓解了生源短缺问题,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操人才。

温州体校+幼教集团,公私合办如何壮大发展?温州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摸索出了一套公私合办的“心桥模式”,关键词其实就是当下最流行的词汇——融合。

融合师资力量——俱乐部成立之初,保留温州体校在编教练员,在此基础上,心桥体操俱乐部利用自身机制灵活性优势,高薪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知名教练。

融合场地资源——市体校无偿提供1900平方米的训练场馆和价值220万元的器材,心桥俱乐部则承担运营维护费用,并负责训练管理工作。

融合招生来源——心桥体操俱乐部学员一方面可接受市体校专业教练员提供的教学,另一方面可享受心桥旗下幼儿园优质的文化课教育资源,打消了社会各界对运动项目重体轻文的顾虑,极大提升了对学员家长的吸引力。

融合培养机制——心桥体操俱乐部改变了从训练到竞技的单一培养模式,以快乐体操吸引和培养幼儿兴趣,开创了竞技艺术体操人才与少儿健康成长协同发展的模式。

俱乐部成立以来,先后向国家队输送优秀运动员8人,向浙江省队输送200余人次,培养的人才共获得奥运冠军1次,世界冠军7次,亚运会冠军2次,全国冠军100余次,省运会冠军42次。温州体校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被评定为“浙江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子,成为温州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标志之一。

民间力量“后继有人”

除了心桥体操俱乐部,温州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可谓多点开花。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凯易路马术俱乐部、平阳育英体校、兴华羽毛球俱乐部都是典型代表,而他们的创办人也各具特色。

“泳士”许德道,投资600多万元请来“飞鱼”吕志武,创办了吕志武游泳俱乐部。这座民办游泳馆的开张,填补了温州市区南部游泳场馆的空白,辐射人群达50万,目前在训选手超过200人。2017年,吕志武游泳俱乐部成为首个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作经验介绍的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

“马痴”张峰,一手创办了全国首个企业办省马术队的凯易路马术俱乐部,先后与浙江省体育局和温州市体育局合作组建浙江省马术队和温州市青少年马术队。浙江省马术队从2003年组队至今已参加了四届全运会,连续三届获全运会盛装舞步项目铜牌。

“武者”谢孝财,他创办的平阳育英体校是我省最早的民办学校之一,培养了张加泼、谢尚夫、郑裕蒿等一批世界、亚洲和全国冠军。

“球探”赵兴华,一名草根基层教练员,从最初打游击似地带学生四处训练,到如今在浙闽两地拥有16个教学点,向市、省、国家队等各个级别的体工队输送了不少优秀苗子。

根据统计,目前全市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已经发展到153个,在训人数5890人。社会力量持续“输血”,让温州竞技体育“后继有人”。

政策扶持精准发力

虽然温州社会力量参与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起步较早,但在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试点落户之前,相关政策机制略显滞后,扶持力度相对不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的发展。

改革试点落户之后,温州体育部门打出一套精准发力的组合拳,推出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机制,旨在打破体制束缚,探索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试点期间,温州市体育局联合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出台了《温州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扶持暂行办法》《温州市社会力量兴办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星级认定办法》等政策,助力社会力量体育后备人才训练机构发展。市本级设立每年500万元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奖补资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赋予社会竞技体育训练机构教练员与体校等事业单位在职教练员同等权益,支持体校等事业单位在职教练员到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兼职;在运动员等级认定、参赛选拔、成绩奖励、培养输送等方面,实行一视同仁政策。

“游泳之乡”是温州竞技体育的一张金名片,当温州市体育局“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牌子出现在多个民办学校及民办游泳俱乐部时,意味着游泳教练“淘宝”好苗子有了更多选择。在此之前,温州市级训练点只有温州体校,在训人数仅200余人,试点以来,体育部门在市区规划布局了乐清腾盛等9个由社会力量兴办的游泳训练基地,在训人数近2000人,这就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就近训练,扩大了选材范围,夯实了项目发展基础。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引导下,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社会竞技体训机构“如鱼得水”,开启乘风破浪之旅,而新兴社会力量则“如获至宝”,纷纷参与其中亟待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