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成为时代的动词

来源:温州日报 2020-08-29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14

人物名片

钟求是,浙江温州人,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出版小说集《零年代》《两个人的电影》《昆城记》《街上的耳朵》等。现为《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本报记者 程潇潇

理着平头,戴一副眼镜,身着条纹Polo衫搭配运动鞋,眼前的钟求是,有一种沉稳持重的内敛气质。“我从事写作有些年头了,总得要写出一本压得住岁月、对得起自己的书”,钟求是如是袒露创作野心。为此,出生于1964年的他“调动了所有的生活和写作经验”,用两年时间,完成了迄今人生中最具分量的一部作品——《等待呼吸》,以此见证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精神轨迹。

日前,钟求是最新长篇小说《等待呼吸》由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一经面世就引发文坛热切关注。

用人道主义的眼光,凝视大时代中的个体命运

谈及新作,钟求是称写这样一部作品,是要给生活中善于思考的人们看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局动荡,东欧剧变,莫斯科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也是《等待呼吸》里爱情故事的萌发地。山西男孩夏小松(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和浙江女孩杜怡,是两个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大学生,他们在异国相识,陷入爱恋。在莫斯科的世事变迁中,夏小松在意外中被流弹击中终至离世。而杜怡回到中国,在生活的漩涡里经历种种坎坷。即便后来有了新的生活、新的伴侣,她的内心却一直追寻着多年前的那个“理想”的他,追寻着穿过青春岁月的那一束亮光。

小说不止步于爱情。钟求是以人道主义者自居。诚然,读者在《等待呼吸》中得见,作者始终坚持以人道主义的立场,用带有时代温度的笔触,记录和总结着“60”后一代人在九十年代中期的精神轨迹与心路历程——一场爱情中的三个年轻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交手,既充满了人性的纠缠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着“理想”一词的悲情和光芒。

《等待呼吸》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仿佛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时刻要把读者的心收紧。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又或渐渐发现,当爱情得以随时代流动,便可成为那个时代的见证。

“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爱情小说,是一部‘后革命’时代青年的心灵史或精神史,是一部用青春和行动‘祭奠’理想的宣言书”,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评价《等待呼吸》称,它是逆流而上的小说,其价值不是时尚而是“不变”,是“不变应万变”。作家程绍国认为,“《等待呼吸》是一个艺术家讲的故事,是一个思想家写的书”,其闪光之处更在于作者倾注其中的对个体命运与大时代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思考,真诚而深刻。作家哲贵以“为时代招魂”来形容《等待呼吸》的高贵品质,“《等待呼吸》招的是爱情之魂,理想之魂,人如何与时代相处之魂”。   掏出最真实的东西来,不把生活的敷衍态度带进文学

不少文学评论家认为,小说的背景设置堪称其写作策略上的一大亮点。而这也是一位作家使命感的体现。钟求是与书中主人公同龄,他们是目睹冷战时期美俄力量变化过程,同时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成长期的一代人。

“我是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那时候我们口唱校园歌曲,心存光荣与梦想,惯于谈论政治、经济和制度,常常对中国的前途、人类的进程等宏大的问题进行思考。许多年过去,各种世俗的逻辑改造过我们,各种立场的思想入驻过我们,大多数的我们变得世故、狡猾,‘理想’一词则像流通中的钞票被使用得又脏又旧。但即使这样,我们中的一些人心底总归还残留着一些情怀和向往,年轻时的初心没有被完全丢开。”这也是钟求是此次创作的初衷与动力。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对自己发起的挑战。“作家要把自己的内心撕开,掏出最真实、浓烈的东西来,这个过程必定困苦,也会有疼痛,但却是作家必须要去做的”,在钟求是看来,作家要直面自己的内心,“不能把对生活的敷衍态度带进文学中来”。于是,《等待呼吸》的写作过程常伴随隐痛,钟求是时常感到自己的命运同书中主人公的“伙在了一起”。

“我从2017年春天动笔写这个故事,每天白天工作,晚上从九点开始写到凌晨一两点,时常收了笔却没有收住思绪,有时甚至会辗转难眠、异常焦虑。写了两年,感觉自己老了四岁。”钟求是欣慰道,虽然写得很累很辛苦,但幸好最终写出了一部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过往经验“埋伏”在生命中,成为小说的伏笔

文学评论界认为,小说有着  “非常出色的还原历史的能力”,足以带领读者“重返现场”。可事实上,在完成小说前,钟求是从未真正去过莫斯科。1991年8月底,钟求是前往西欧,中途曾在莫斯科国际机场中转,他在机场大厅的窗前向外张望,想到了几天前在莫斯科广场上发生的历史事件。钟求是说,那是他离“现场”最近的一次,为后来的写作埋下了一个伏笔。

创作《等待呼吸》时,钟求是通过大量的采访和强劲的想象力抵达了现场。直到小说写完后,他去了一趟俄罗斯,站到莫斯科红场上,去验证自己笔下的情节。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很多事,一些事你以为它彻底过去了,但其实它一直‘埋伏’着,在不经意间就会跳出来,再次迎头撞上。”当下的钟求是了然,这就是生命中的伏笔,也是小说的伏笔。

钟求是生长在平阳县昆阳镇,一个并不十分发达的南方小镇。10岁时,他得到了一张县图书馆的借书证,由此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回忆,当时那座不大的图书馆里藏书不是很多,却有不少红色经典和苏联文学作品,而他在那三五年里几乎把整个图书馆的藏书读了个遍。后来,他走出了小镇,去到北京上大学,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经济理论,其间,阅读了大量西方经济学文字,也曾一字一句读过《资本论》。那时,他的脑海里就经常浮现一个画面——马克思和另一位西方学者面对面相互用高深的语言反驳对方。大学毕业后,钟求是从事了15年对外联络工作,这份工作让他“内心孤独而视野开阔”,尤其熟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世界形势、各国情况。如此种种过往经验,都是《等待呼吸》的伏笔。

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也纷纷成为重要的伏笔。比如他曾看过的话剧《恋爱中的犀牛》里,有一首名为《氧气》的歌,在他书写女主人公在杭州的故事时,这首歌就自发在他脑海里回旋,跟他彼时所要追求的表达高度契合,“那是一种精神想要挣扎向上的状态”。钟求是感到庆幸,似乎老有一些重要的情节以神秘的方式等候于前方,在他路过时凑上来帮衬一把,“我觉得上天在支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