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达明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办,中国美协承办。作为大型的历史画系列创作,其每一题材均由国家命题,著名画家戴宏海能担任其中“乾隆南巡”题材的创作,自是其个人的荣耀,但决非偶然。应该说,这表明了作者既有的绘画功底与创作潜力获得了组织上的充分信任。这方面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此前他曾应邀创作完成过中国画巨幅长卷《南宋御街繁胜图》(80厘米×860厘米,绢本设色),那是属“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他于2006年至2009年完成,并获该工程银奖,作品由浙江美术馆收藏。全图气势非凡,单是刻画人物就达1150人,绘出了临安(杭州)这个南宋都城别样的御街风情。它的创作成功,为作者在大型历史题材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作者具有践行这类创作之能力的充分证明。
主题的选择:不改初心,据理力争
戴宏海此次的“乾隆南巡”创作题材,仅是工程指导委员会为作者划定的题材范围,具体主题的选择须得由作者做出艺术发挥并形成创作构思。经过认真研究与琢磨,戴宏海把题材定案在乾隆南巡中“视察海塘工程”的历史事件上。光是史料研究戴宏海嫌不踏实,他专程前往海宁盐官,对当年乾隆所建的鱼鳞石塘做亲眼直观的实地考察,只见这一石塘至今仍坚固如初,他心中顿生感慨:果真是名垂史册的惠民工程啊,如今它还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之确认,“视察海塘工程”乃是乾隆南巡过程中“最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事件”,自然也最值得作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的个案来描绘。2012年底,他上送的小草图和小色稿,最终评审成功入选,却又有专家提出建议,认为现有“构图场面显单薄,体现的分量不够”,“也可换切入点和表现形式,例如乾隆微服私访等”。
然而经过继续详尽的史料研究,戴宏海明白:为防御海潮灾害而于海宁修建海塘,正是乾隆时期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乾隆六次南巡历时30多年,直至第五次南巡才决定建“鱼鳞”石塘,此举虽耗费巨大,却可保一劳永逸。在海塘工程建设历经20余年全面竣工前夕,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并考察了这个海塘工程,是史料中清楚记载的!他相信,这一主题不能轻易让类似“乾隆微服私访”那样的泛泛事件所代替;决意不改初心,据理力争,坚持把乾隆第六次南巡对海塘工程考察的场景,作为他创作《乾隆南巡》历史画的具体主题;他在对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建议”提出质疑的同时,又遵从专家建议中可采纳的意见,赴海宁作进一步的深入调查研究,将画面内涵作进一步深化,把场面画大,把分量画足。由于为坚持原定构思提出了充足的历史依据,“视察海塘工程”的主题构思最终获得指导委员会的认可。这无疑成为他实施创作《乾隆南巡》最重要的胜利。
画面两方人群存在的交叉与对比关系
如今通过工程验收、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画《乾隆南巡》,高270厘米,长440厘米,全图有浩大的场面,全部人物453人,以乾隆为代表的皇室作为画面主体属第一人群(286人),外有百姓(99人)、筑塘民工(68人)等两方人群。如果说百姓人群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的存在,因而是一种历史的基本存在,那么皇室与民工则是为体现作品主题而直接展现的两方人群活动与行为的存在:一是以乾隆为代表的皇室人员的南巡——来江南视察海塘;二是海塘民工按照乾隆的旨意(代表了百姓的民意)在修筑海塘。画面中,乾隆等皇室人马是刚刚到达海塘工地最前沿,视察海塘的南巡正在进行中;而修筑海塘虽已历经20多年,却尚未全面竣工,同样正在进行中。这件作品正因被设置于“乾隆南巡”与“海塘工程”两方人群活动与行为存在的交叉对比过程中,才构筑了其独有的内涵与独特的场景,浩大场面也由此而生。我们看到,皇室人群活动为主而显得重要,民工人群为辅却也非常重要——其实,恰恰是后者在画面(主要是在前景与右侧)获得了恰当的处理与精心安排(牛车拉着筑塘条石,独轮车运送糯米,大铁锅煮糯米作条石黏结材料等),才有可能让我们对海塘工程相对陌生的观众充分解读出这个海塘建筑的原貌,为作品平添可读的细节与看点。
从上述两大人群的描绘来观照整个作品,可以验证画家对于历史真实所把握的深刻程度。换言之,即使是表现历史上如此的惠民工程,在讴歌皇帝治国理政并取得社会和谐关系的主题中,作品也没有回避与掩盖乾隆作为大清皇朝这个中国最后封建皇朝之一代开明君主在其当政时期所包含的阶级对立或阶级对比关系的存在,这恰恰是此作所应当隐含的历史唯物论思想精髓的闪光点。也因此,按照历史的真实,同样也按照阶级的对比关系,因了皇帝驾到,百姓人群与民工人群等都被处理成下跪的姿态;当然,代表官僚地主、缙绅富商的那几位有身份的“耆老”例外(还有任务在身的百姓乐队,也不处理为下跪)。
画面的情节瞬间
及其他的精湛处理
作品把画面的情节瞬间,定格在乾隆皇帝情不自禁地从视察的官员中健步向前冲出去,急得撑华盖的侍从急忙追赶。作者表示:他对于“乾隆的这个动作设计,不仅使他在整个画面上位置更突出,而且利于塑造其感慨激动之情。”乾隆何以感慨激动?画家认为,乾隆在当时面对那屹立海滨的鱼鳞大石塘,一定会回首二十多年来海塘工程从决策直至现在即将竣工;会想到杭嘉湖平原、苏南平原沃土终于得以告别潮灾不断的苦难,自然是无比兴奋,所以会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从画面上看,画面的第一主人公乾隆被处理在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四周留出空白——没有景物与其他人物的粘连陪衬,让看画的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到作者精心塑造的乾隆皇帝,他虽已74岁高龄,仍显得精神矍铄,老而弥坚,确实是一位开明君主的形象!
应该提及的是,画面在皇室人群中还辅助描绘了皇室卫队近30匹马,它们静中有动,姿态各异,矫健而神气,悠闲而富足,比之于为民工人群所辅助描绘的三头拖车之黄牛(并未休闲,车辆亦粗陋),就更显出了不愧为皇家豢养马队的那种优越感!这一描绘也是上文说的对比关系的延伸,是耐人寻味的。
在人物甚至动物之马匹与牛的对比之外,还有景物的对比。譬如画面背景中着力刻画的建筑,除了左侧边缘的祭台之外主要是左侧临江的“镇海塔”与“观潮楼”——“镇海”与“观潮”的名称显然同其背景的钱塘江及其江潮直接关联着,后者的翻腾与一塔一楼的肃穆挺立,构成了画面最基本的静与动的对比。
《乾隆南巡》的整个画面,采用了画家所娴熟的工笔画语言来描绘:造型概括而不失细节,笔线流畅而富于功力,包括相对轻淡的赋彩。应该说,此作在绘画技法上几乎无懈可击。
(本文作者为浙江省美术评论研究会秘书长,著名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