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今艺术撰史,让历史跃出苍白的书页,迸发动人心魄的美感。日前,“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出我国近300位美术家经过5年努力,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所获的艺术成果,形式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4个门类。我市画家戴宏海创作的巨幅中国画《乾隆南巡》(270厘米×440厘米)作为入选作品之一,生动表现了乾隆皇帝南巡视察海塘工程的恢弘盛况,跟展会上的其他作品一起,共同描绘了中华文明孕育发展走向当代繁荣的艺术图谱。这部“美术史记”将在国家博物馆作永久陈列。
中央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称:“最终确定入选的146件作品在史实凝缩表现、历史情景再现、艺术风格语言铸造和精神境界开拓上达到了历史以来最好水平,标志着中国美术在历史画艺术创作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所达到的高度,也填补了中华历史文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空白与缺憾。”
那些日子,一位银发老人长时间逗留在盐官的江边
“年少时,我向连环画出版社投稿,坚持了三年都杳无音讯,我画得更加认真,当真如愿成了画家。就这样,认真成了我做事的信条。”眼前这位76岁的老画家,将满头银丝梳理得精神又有型,他说,《乾隆南巡》倾注了自己十二分的认真。
“原本我想画的题材是武则天,可最后还是决定画与浙江有关的历史事件。”
据史载,乾隆十六年(1751)至四十九年(1784)间,乾隆帝曾经6次南巡,其中4次来到海宁巡视海塘,了解海塘的历史与现状,为使杭嘉湖平原、苏南平原免遭连年不断的海潮侵害,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第5次南巡、第3次来到海宁巡视时作出了修建“鱼鳞石塘”的决定。
《乾隆南巡》从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帝第6次南巡时视察海塘工程的场景切入,是对这段历史的一次回眸与凝视。然而,它却与真正的历史存在着两百余年的距离,也正是这一距离使之存在了审视的可能,戴宏海将自己对此事审视的态度倾泻在画中,“乾隆帝决定将海塘全部修成石塘,工程规模和耗费巨大,但却可以一劳永逸。”戴宏海感叹,乾隆主持的这项民生工程保得海宁一线海塘百年安谧,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样值得称颂。
创作室中,十数本书籍和一大摞资料还散放在画桌一侧,其中有乾隆颁发的《南巡记》、乾隆著《御制阅海塘记》碑文资料、《乾隆与康熙南巡异同考》《中国海塘史》等等。“乾隆南巡的排场、礼仪、官员及随从的服饰、现场环境等等,我需要在历史资料和事件发生地寻找答案。”
2012年9月、2013年1月,戴宏海两次前往海宁盐官,要认真地看一看乾隆花二十年建造,如今仍然坚固的“鱼鳞石塘”。“乾隆治的是水,水是该画的重要元素,许多画家怕画水,我想认真地把这幅画的水画好。”
那些日子,一些盐官人看到,一位银发老人长时间逗留在江边,观察、写生、记录着钱塘江水的涨落、走向和水势。他考察石塘沿钱塘江的地形走势、复建后的海神祭坛、古迹镇海塔的建造结构……他参观海塘博物馆,了解到构成鱼鳞塘的石条尺寸、用量、运送方式,了解到当年的劳动者熬制糯米粥混合石灰浆填于石缝、凿铁锭入榫口固定石块等建筑智慧……
考察中的收获,一一化为《乾隆南巡》中最能揭示主题思想的典型情节和能够打动人心的细节,深阔了画作的内涵。
查阅资料求证专家,顺利解决了“百姓下跪”的难题
白天考察,晚上则回到宾馆继续查阅资料,作起画来,年逾古稀的老人精力犹胜壮年人。言谈中,可以看出画家将这次创作看得极重,他说,历史画有写实的要求,我告诫自己必须细致入微,千万不能出现硬伤,降低了画的价值。
动笔前,戴宏海已先后参阅了不下几百万字的史料及相关研究文献,就连“让多少官员拥有顶戴花翎更为适宜”这样的细节,他都在《中国古代服饰图典》《中国历代服饰》等资料中一一查证。仍旧不放心的他又邀请海宁当地的文史专家对自己的小草图进行会审。
可即便如此,历史专家提出的“皇帝面前百姓必须下跪”,还是让他对着修改意见长久地发呆。“所有百姓都下跪,这画面不就没气氛了吗!可这个问题却牵涉到‘硬伤’,又必须正视。”后来,他终于在乾隆御用画师徐扬的《乾隆南巡图卷》中得到启发,向专家进一步佐证后,让欢庆的乐队和在百姓中有身份地位的“耆老”免跪;在诚实于历史的前提下,他又巧妙地运用了打破时空的方法:让“劳工们的劳作场面”“竣工后载歌载舞的庆祝场景”和画面主体“皇家毕恭毕敬的严整方阵”这三者以时空交织的方式出现在同一画面,为画作增添了张力。
“我还设计了乾隆帝情不自禁箭步冲出,急得撑华盖的侍从急忙追赶的动作,不仅使乾隆在画中位置更为突出,也让激动之情在庄严的帝王身上喷发出来。”
“为了让画面色调符合欢欣鼓舞的整体基调,我让绝大多数官员身着暖色调的红色官服。事实上,清朝以着深蓝色官服居多。当时我一直很担心历史专家会提出反对意见,所幸没有。”
“大潮时不可修筑海塘,但仍需要表现水势来衬托石塘的重要性,我拓宽了江面,让水势更加壮观。”
……
整个创作工程在5年中先后组织了6次大评审,无数次小评审,美术家、理论家、历史考古学家共同评议指导。戴宏海的认真严谨在浙江美术圈是出了名的,他几乎每次都亲赴现场聆听专家意见,更把根据意见所作的修改,或反驳专家意见的证据,认真形成文字上报,由于修改报告详尽,还被特批毋须参加第三次评审。“我认为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想让作品变得更好。这是一种责任。”
答应儿子“60岁换个活法”,如今却说“这辈子换不了了”
青年时代数千幅连环画的创作,练就了戴宏海深厚的绘画功底,组织画面得心应手,他尤其擅长驾驭人物众多、场面复杂的大题材、大幅画创作。早在十年前,戴宏海就曾参与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三年作一画,绘就《南宋御街繁胜图》,高80厘米,总长860厘米,各色人物多达1150人,艺术再现了南宋首都临安南北主干道御街(今杭州中山路一带)的繁华风情,获得该工程银奖。“创作《南宋御街繁胜图》既有来自现实的紧迫,更有来自历史的压力,在我的前面有伟大的《清明上河图》,它问世已有900年历史,随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我不能画出与《清明上河图》相差太远的画来,给当代的画家丢脸。”当初稿完成时,评审会评委高而颐便说“这个题材找你真是选对人了。”
在埋首创作《南宋御街繁胜图》的三年时间里,有将近两年他一直呆在画室里没有回家,“家里给送饭”。戴宏海的夫人叶宜华不仅包揽所有家务,还频繁奔波于家和书画院之间,料理痴迷于绘画的先生的生活;一双儿女经常帮父亲搜集创作资料,为他节省时间。“为了事业,天伦之乐只能作为牺牲。”戴宏海心中,深埋着对家庭的歉疚。
当画家,是戴宏海“与生俱来的志向”,“一天不画心里就发慌”。他每天作画十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赶画送展,他曾左手挂盐水右手作画,等画作完成才去就诊,发现患上了痢疾。他也曾为了赶画一个月里鲜少睡觉,严冬中以冷水扑面。他出差时习惯买夜车票,“这样夜里坐车,白天工作两不误”。
上大学后的儿子曾给父亲打电话,让他不要再这么苦,言谈间潸然泪下,听到儿子哭戴宏海也动了感情,连连保证“到了60岁我一定换一个活法”。然而戴宏海在近期接受温州电视台访谈时却说,“看来这辈子换不了了,你看我今年已经76岁了,好像越来越忙,我还正求‘大器晚成’呢!”
“老画家最怕落伍。”戴宏海把参加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当成对自己的一次检验,看自己是否也与时俱进了。他把自己定位为延续型画家,“我守望传统,当前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正是我大有可为的时候。”
老画家的艺术之心仍风华正茂,正如他那一方印章所刻——“丹青未与人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