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瑞铮
瑞安南堤一带,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项氏家族世居的地方。其家族史可上溯到宋朝前,如果以项道生公为一世开始计算,到了项瑻为30世,他是瑞安名士项霁的儿子。
项瑻养育了七个儿子,项方蒨、项方良、项方昕、项方纲、项方宣、项方苞、项方衡。
项瑻,字礼槎,号芝石,家学渊源深厚,工诗词。他著有《水仙亭词》二卷,《集云山馆诗》一卷,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均有收藏。清大儒孙衣言在《水仙亭词序》中称他的诗词“沉着痛快,亦非琐琐步趋秦、柳者。其取材富赡,修词藻雅,则沾溉于诸父之教。”
项瑻长子项方蒨(1853-1919),字东畲,号葱畦,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恩贡,赠朝议大夫。过去项家祖屋南堤街1号门匾上书有“贡元” 二字,表明了他的身份。他是清末进士、素有“洋状元”之称的项骧的大伯父。
项方蒨从小聪慧,博闻强记,项瑻对其教育甚为重视。孙衣言返瑞办学,项方蒨、项芳兰与黄绍第、胡调元、林在衍、宋恕等同为孙衣言弟子,入学孙衣言办的诒善祠塾,师从孙衣言学习文章写作。他刻苦读书,与同窗切磋学问,把桐城派的散文要理铭记于心,融会贯通;写出了风流倜傥的好文章。同时,方蒨广泛阅读祖上留下的有关地理、医药、占卜、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书籍,朝夕不停地探索钻研易经,岀版了《七政四馀命学》一书,县志“经籍门”中有记载(书名题字为孙诒泽)。他所著的《葱畦文稿》尤其经典,学人们无不称道。
项方蒨持才清高,与平阳的宋恕、同乡林庆衍、洪锦标等几个读书人结成知交。他们每次商讨学问,必定切中实质要害。据说如果不是这些人,就是同船行驶数百里,也不主动与人攀谈。
方蒨自幼受儒家传统思想熏陶,处处以礼义自律,以身作则,带领族人举善事、建桥梁、修宗谱、撰谱序。每逢节日率族人祭先祖,事必躬亲。族内外口碑颇佳。项家家境殷实,但方蒨向来节俭,穿着朴素,随便。经常穿着拖鞋上街。邻里给取了个雅号叫“鞋拖”先生。
项方蒨善中医,医术精湛。1893年夏,宋恕在杭州参加举人考试,突然染病,“身发寒热,遍体皆痛,兼又大嗽,卧床不能起……”(见《宋恕集》)。幸方蒨同在杭城,给予尽心治疗,终得痊愈,宋恕深表感谢,特地在日记上详细记录。平时他为族人、街坊四邻诊疗,也不收分文,深得邑人尊敬。
洪锦标曾当过江西馀干县县令。他欣赏项方蒨的才学,曾聘请他当县衙秘书,但方蒨只做了很短时间就辞职返邑,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他曾是清廷直隶州州判的候选,也放弃了,他不愿做官,甘愿在乡间为家族服务,为乡亲们做实事,做善事。1897年冬,上海成立农学会,瑞安由黄绍箕牵头,成立务农支会。瑞安务农支会39人,其中黄家3人、孙家5人、洪家5人,项家5人等参与组织领导。项家是项芳兰、项方蒨、项方良、项方昕、项方纲。他们购地四十亩,从上海买来桑树种8000株,搞农业科技推广。这大概是最早的农村改革股份制的萌芽了。
晚清民初,东西学碰撞剧烈。在孙诒让的倡导下,私塾、公学纷纷举办,读书风气在邑间漫溢。1902年初,瑞安学计馆、方言馆合并,改称瑞安普通学堂。二月,瑞安四隅创办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所蒙学堂。项骧等创建瑞安速成公塾于项氏宗祠,方蒨让独子项葆贤积极参与学堂后勤管理兼任会计,保证教学秩序正常开展。项葆贤(1879-1910),字茀初,曾在北京当过度支部的主事,敢于直言,向清廷上书议事,提出自己的主张见解。乡里人称他为“小京官”。他也多才多艺,善作诗,留有遗著《白鹤山房诗草》。可惜因病英年早逝。项方蒨老年丧子,十分痛苦和孤单。
孙、项两家是世交,交往密切。1908年初夏,孙诒让逝世。项方蒨代表项氏家族六祖房送去挽联,右联:“由文而兴,惟君为两浙大儒,著述等身,专精真越右台馆”,左联:“逊学即殂,有子繁斯文一脉,音尘复寂,凭吊忍登玉海楼”。吊唁者在悲痛之余十分赞赏,都说挽联高度概括、评价了孙诒让先生的一生。据说孙家当时共收到挽联三百余幅,特意挑出四十六幅上乘挽联,方蒨为首(见《宋恕集》)。
乡贤一向是一个地方最忠实的文化守护者和传承者。项方蒨应族人所嘱,根据家族史的准则从1901年开始,主持重新修辑项氏族谱,详细列出图表使家族史更加完备,一直到1911年冬,历时十年才完成。他和儿子项葆贤分别写了序和跋,并在序言中教育族人“为官者持正,为士者谨厚,为农者朴愿,不染豪疆之习……”
从宋代到清朝,项氏家族相继登第者共二十多人。其中宋朝进士9人;明朝举人2人、贡生7人;清朝进士2人、举人4人,贡生多人。一直到现在,项氏家族在国内外的教育界、医学界、政界、商界等仍香火不断,俊才辈岀,福泽家声,原因就在于家族风气源远流长的传承所致。
乡贤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项方蒨及其他乡贤的自觉行为,为地方历史增添了光彩,所以,一直为后人所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