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运懿
我的家乡文成西坑镇鳌里,旧时住着周姓,是有名的文化底蕴极深的村落。1998年我从教育系统退休后,立志要复兴老家鳌里的文化,让退休成为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二十年来,我整理编著了《厚德古乡鳌里》等三册书,筹资建立了奖学基金,又筹资410多万元(不含奖励38万元)资金建造了鳌里文化礼堂(周定纪念文化广场),文化礼堂成为宣传鳌里文化的一个最好的载体,吸引了一批批客人慕名远道而来参观。而我,则以80多的年龄,竟逐级被评为“浙江好人榜”,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最美文化礼堂人”。
四处寻访收集鳌里文化
从1956年考上师范,我就离开了鳌里。因为父亲早早去世,我母亲在我出去那年也改嫁异村。1959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在他乡工作,鳌里没有家庭和经济的牵挂,因此,很少回鳌里。但是,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作为一个夙愿,一直深埋在我的心里。
特别是,当我看到鳌里的历史古迹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19座有垣围和石门台的四面屋大宅院都被毁,没有留下一座。八座祠堂、二座贞节坊全部毁坏,我更加深感保护和弘扬家乡文化的迫切感。而鳌里周氏祖先的文化足迹散布在文成青田景宁瑞安交界的二十几个行政村,对于住在温州城里的我,是一个极大的困难。然而,我决心已定,以执着的精神、顽强的意志,我访遍19座四面屋大宅院的老前辈,三次赴青田查抄有关资料,几次寻找和实地察看了遍布在大会岭、青田岭根岭、石垟岭、西坑岭等岭和黄坦、富岙、十源、西里、陈头等十几个村的鳌里周氏文化遗迹,挖掘可以整理的历史文化遗产,编著成《厚德古乡鳌里》《厚德古乡鳌里(续集)》(即将出版)及《古韵今情》等书。
过去鳌里周氏建的很多亭堂桥,由于交通的发展失去了意义,大部分都已销声匿迹,有的连记载建造情况的石碑记也没有,但我都认真全力地挖掘出来。像鳌里周氏在大会岭头建的“云顶堂”和石碑记名声在外,现在都没有了。我想,那里总有些文化老人会知道“云顶堂”碑文的内容。于是我去了大会岭头,在那里,我问了好几位老人,可都一问三不知。一位老人告诉我,新亭九十多岁的陈大伯文化很高,他可能知道,叫我去问问他。盛夏,骄阳似火,可我寻找碑文的火热的心,驱散了炎炎热气,好容易才找到在乘凉的陈大伯。陈大伯矮矮的个子,满面皱纹。与他说明来意,他耳朵有点聋,听不清。我大声地把来意再说一次。当他听清我找他是要了解“云頂堂碑记”的内容时,毫不谦虚地笑着说:“你真找对了。”他认真地说出了碑记的内容,而且有些原文句子背出来。我肃然起敬,衷心感谢了老人家,并送他事先准备好的两包中华烟。我把记录下来的内容念给他听,他听后称赞我说:“你很有文化,记录得很对。”
这个碑记内容,后来被我编进了《厚德古乡鳌里》里。我还把它刻成石碑竖立在文化礼堂的碑廊里。
四处筹资建起文化礼堂
读经典文化时,我发现鳌里周氏的所作所为很符合传统“八德”(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思想,有很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我觉得,必须有一座文化礼堂(祠堂),昭示家族的美德和功业,团结村民族人,弘扬和传承周氏的传统文化,复兴鳌里的经济。
于是,我开始筹集资金建文化礼堂。2012年夏,我发出倡议书,遍访在县城的鳌里人。我父子带头捐资17万元,我又给两个儿子布置了筹资的任务。我六上杭州、绍兴、义乌。多次前往临近的景宁、丽水、青田、瑞安等鳌里周氏居住集中的地方,上门发动在那里的鳌里人捐资。对于捐资中涌现出来的动人的事,我编写了二十几期文字通报,用邮件、微信、短信发给在遍布全国各地的鳌里人,希望他们心有感念,支持老家建设。我住在温州,每周三四天去鳌里工地督查或去县城的单位筹资。被我的执着所感染,我的学生、朋友和同事等也捐赠资金近20万元。
鳌里文化礼堂建设期间,我一边筹资一边为布展文化礼堂内容奔走。我自己设计布局,自己撰写图片文字,要在礼堂里为老家留住文化的记忆。村里至今残留着14座石门台,我用照片形式布展了一条“建筑文化廊”来展示。相距5公里的大会岭半岭,有鳌里祖先建的会岭堂(现为会云寺),为了准确抄写会岭堂石碑记,我四次前往。当时不知有机耕路通到堂后面,第一次车到岭头下,我走路上岭。回来时我走了一公里左右,膝盖极疼难忍,幸好驾驶员上来把我扶下去。第二次,我坐电动车到岭脚,拄着已准备好的木棒上岭。晚夏,爬了100米左右就热得气喘不行,躺在路边休息后再走。重复地歇歇爬爬,到了中午才爬到。
如今,这些和鳌里周氏相关的建筑、碑文、古迹照片、名人事迹都布展在文化礼堂里。
今年,为了传承周氏祖先“养贤租”的奖学做法,我又筹集资金185000元,建立鳌里村奖学基金,奖励本村考上大学的学子。
四方宾客纷至沓来
我从读过的书籍中提炼出仁德、拼搏、恒心、执着四个核心词,用“四词”激励自己努力工作不断前行。
鳌里是个经济落后的村,筹集资金,地基征收、项目审批、建设施工等,困难重重,但我以仁德的思想,用拼搏、执着的精神激励自己,依靠大家克服困难,不断前行。通过五年多的努力,我筹集资金410万元,建成了由周氏祠堂、周定纪念馆、周定石雕像、翰墨廊、八德壁、石牌坊等组成3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的文化礼堂(又名周定纪念文化广场)。建成仅两年,就取得温州市党史教育基地、文成县开放式支部主题党日教育基地、文成县银保监系统红色教育基地三张名片。一度萧条衰落的鳌里村,又重现了勃勃生机。
周定,鳌里村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文成县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他参加南昌起义,组建了青田县的第一个党支部。领导浙东暴动时,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残杀。他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精神。
今天的鳌里,真的火了。前来文化礼堂学习参观举办党日活动的人,一批又一批。文化礼堂的广场上车水马龙,周定石雕像前花圈花篮不断。
今年1月至7月15日,鳌里文化礼堂举办活动、接受视察调研参观63场(次),其中党日活动37次,县外的来宾29批。
鳌里文化礼堂,是我从学习中受到启发,在亲朋、族人支持下建起的精神家园,如今已成为鳌里村与外界广泛交流的文化阵地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当看到礼堂红红火火的情景,我怡然自得,为自己走好人生最后的路而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