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 国之祀典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7-24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量:12

本报记者 程潇潇/文 刘伟/摄

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仪之邦”的基石。这个暑假,在“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博物馆里,有一场传统礼乐文化之约邀您来赴——

日前,由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瓯海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承办的“国之祀典——清代孔庙祭祀礼乐器展”在瓯海博物馆启幕,吸引广大市民尤其是参加暑期学习实践的学生群体纷纷走进展馆,感受中国古代礼乐学府的神韵,体验传承数千年的华夏正声。开展一个月以来,已累计观展15000余人次,其中包括我市各中小学学生8000余人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

179件清代礼乐器,

演绎“释奠礼”恢宏场面

历史上,孔庙不仅是祭祀孔子的场所,还承担着官办教学的重任,具有祭祀与教化的双重含义和作用,因此成为国家重视文化教育的象征。但由于多种原因,近代以来各地官学孔庙大多毁坏不存。作为祭祀重要载体的礼乐器,也流散四处,仅有部分得以留传。怀着好奇,记者走进瓯博,一探中国古代最为隆重的“文化节”之究竟。

漫步展厅,依循“大哉孔子 千载传承”“崇儒兴学 遵礼循乐”和“红墙黄瓦 奠基天下”三大板块细细观看,图文并茂的展板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孔子生平、孔庙沿革、儒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儒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等内容;179件礼乐器按序排列,种类囊括尊、簋、簠、铏、炉、烛台、豆等祭孔礼器和钟、琴、埙、笙、凤箫、笛等祭孔乐器,规制齐全,铸造精细,保存完善,反映出清代孔庙最高规格祭礼——释奠礼的宏大规模。

右手持羽,左手持龠,六排六列,舞容庄重。这是古老而庄严的祭孔舞——六佾舞。为更加直观地呈现释奠礼的盛况,展览还设置有多媒体佾舞感应体验区。记者来到瓯博时,恰逢瓯博“小小讲解员”训练营的小学员在馆内参观学习,新奇的佾舞体验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争先恐后轮流上场,依照屏幕指示踏着古乐的步点翩翩起舞,比谁的舞姿更标准得分更高……

动静结合的礼乐器展,打破时空界限,令人恍若漫步在金声玉振的历史乐章之中。

“这套清代宁波府学孔庙祭器礼乐器数量多、种类齐全、保存完好,且大多数带有铭文,是目前国内除曲阜孔庙外,比较完整、成体系的一套古代地方官学孔庙祭祀礼乐器。”瓯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引进自宁波博物馆,是2018年宁波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的大型原创展览之一,曾获评浙江省第十三届(2018年度)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优秀奖。

展览内外,

凸显温州元素传承本地文脉

温州教育源远流长。本次引进展览,融入了对本地文脉的梳理与阐发,向观众呈现了温州府学孔庙的历史渊源——东晋时期,在华盖山麓设永嘉郡学,这是浙江省地方发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学。宋天禧三年(1019),知州叶温将永嘉府学迁至九星宫故址,即为温州府学孔庙。府学所在巷子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府学巷。此后,府学孔庙多灾多难,幸经反复修建,至清末民初仍保持原貌。1949年后,府学孔庙被拆建为市工人文化宫。201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温州府学孔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出明清时期部分建筑基址,并清理出土了石质文物。

近日,市区公园路提升工程启动施工,温州文庙府学展示馆作为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有望于不久后对公众亮相,重现隆重肃穆的礼乐文化以及重教兴学的历史意义。

配合展览,瓯博还创新推出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以深化展览内涵,加强与本地文脉间的联系,提升公众兴趣。

众所周知,温州是浙学最具坐标性质的思想流派之一“永嘉学派”的发源地。永嘉学派承上启下的学术巨擘陈傅良,曾在大罗山西麓山脚仙岩附近读书作学,开设仙岩书院。如今,位于瓯海仙岩风景区入口处的陈傅良祠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今年6月,瓯海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永嘉学派文化建设工作,计划改造提升陈傅良祠为展示馆,并打造永嘉学派文化园。

“以此为契机,暑假期间,瓯海引进本次展览,还将配合展览遴选200名从幼儿园毕业即将升入小学的蒙童,组织开展启蒙礼活动,以陈傅良及馆藏文物王叔杲撰写碑文为切入点,通过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结合启蒙开笔的庄重古礼,让蒙童们感悟先贤高尚品质,赋予蒙童求学求知的神圣使命感,内化涵养尊师重道的传统礼仪。”瓯博负责人说。

两拨“礼之重器”,

跨越千年对话“周礼”

宁博礼器自远方来,还与瓯博的三大“镇馆之宝”,发生了一次有关周礼之传承与发展的对话。

16年前,位于瓯海区仙岩街道杨府山的西周土墩墓被发掘,出土了青铜器、玉石器等文物83件(组),被誉为“浙江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其中,鼎、簋、铙等青铜礼乐器,掀开了周礼的冰山一角。如今,该墓葬出土的“一鼎一铙一簋”正在瓯博基本陈列最显眼的位置上展出。随着瓯博解说的引领,记者和其他观众一起走近三件西周礼器,聆听神秘的古老乐章——

鼎,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西周时期,肉食是贵族的特权,不同等级贵族所能享用的肉食种类也不一样,形成了“列鼎制度”。鼎成为“明贵贱、辨等列”最具代表性的礼器。在“东瓯之光”展区橱窗内,一尊铜锈斑驳的西周青铜鼎静静伫立。其造型呈深腹圜底,底部设三只细长兽蹄形足,绞索状近长方形立耳内倾,上腹部饰浅浮雕纹,呈现西周纹饰特征。

“这尊青铜鼎,底部有烟炱痕,应该是烹煮食物的器皿”,瓯博工作人员将之与清代礼乐器作比,“‘国之祀典’展览中的鼎,功能则有所延展,有延续了传统功能作烹调之用的大鼎,也有一类小鼎,为插香之用。另外,展览中还有一清同治宁波府制兽面纹铜方鼎,方鼎为青铜礼器中的核心器物,在商代和西周前期的礼器组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只有较高等级的贵族才能使用……”

移步穗丰大墓出土的青铜簋前,只见此簋无盖无耳,内底饰大龟纹图案,外壁饰有云雷纹与弦纹。据介绍,簋,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西周时与鼎配合使用,成为礼制的象征。“国之祀典”展览中的清同治十二年变异兽目纹铜簋的外形,则与眼前的铜簋大有不同,呈椭圆形,有盖,盖上为四片三角形抓手,饰有夔龙纹。瓯博工作人员说,该铜簋又被称作铜盨。盨由簋演变而来,其功能与簋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还具有行旅功能,其礼制地位类似于方鼎之于鼎。簋、盨与簠等盛食器一道,组成了周人的重食文化。

铙,又称钲,执钟,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据悉,中原地区的铙多出土于墓葬,南方地区的铙则较多的出土于山顶、山坡和山麓,故一般认为南方地区的铙很可能是当时在祭祀山川、湖泊、风雨、星辰等场合中使用的。而穗丰大墓出土的青铜铙,恰为南方地区首例出土于土墩墓的铙,表明了南方地区的铙也用于随葬。

眼前的青铜铙,呈扁突的合瓦形,圆筒形甬显得比较粗大,其器身还饰有扁圆泡状的乳丁。瓯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铙形态偏晚期,已具钟的雏形,反观“国之祀典”中的“第十南吕”铭镈钟以及清雍正十年文庙铜钟等,均是自铙演变而来。古代孔庙乐队之中,正是以镈钟一响宣起律首,以特磬一声而告乐终,以象金声玉振之义。

不同时期的礼器,跨越两千多年的距离,对话周礼。它们的形制、纹饰、功能、组合一脉相承,且不断发展,它们所承载的礼乐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重要品格,奠定着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弘扬传统文化,重拾、重塑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便是举办此次展览的意义。瓯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