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精神 薪火相传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7-22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量:13

平阳革命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

1939年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温州平阳召开,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中共浙江省委重建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的任务和党的工作方针,选举了新的省委领导机构和出席中共七大的浙江代表,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坚持团结抗战的战斗号召。这次会议在统一和加强浙江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组织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向战略相持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顽固派开始积极反共,在各地疯狂捕杀共产党人的严峻形势下召开的。因此省一大的召开,面临着很大的困境。省一大在浙江的诸多市县中为什么会选择温州,在温州的诸多山区又为什么选择平阳?这与温州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敦厚务实的温州文化为“省一大”召开提供精神支持

敦厚务实的温州历史文化底蕴造就的温州文化精神特质,为省一大选址平阳并顺利召开提供了精神支持。宋代以来温州文化的兴起,伴随着宋代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大量移民的涌入,重文的政治环境为文化的平民化提供了平台,使得宋以来的文化“显示了一种野俗的活力与广阔的普及性”。这深深影响着温州文化的发展,同时这种文化氛围影响下的温州民众身上也体现着这样一种思想气质。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从出现便不可磨灭地留在生活于此的人们身上。因此抗战时期的温州群众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身上带着务实、包容的文化基因。

温州地域文化中倡导经世致用的现实精神,这在温州干部和群众身上表现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务实精神。以刘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和温州群众在省一大召开前后为革命工作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他们的这种精神是温州传统文化在革命时期的外化表现。此外,平阳的书院教育以及郑氏宗族都在省一大召开前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包容、仁义观,还是温州地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它们都作为温州文化的精神内涵,影响着温州的革命党人和群众,最终促成了省一大在平阳的顺利召开。

敢为人先的温州革命文化为“省一大”召开提供革命力量支持

敢为人先的温州革命文化基因造就的温州革命精神,为省一大在平阳的顺利召开提供了革命力量支持。平阳为南拳之乡,乡人素有习武传统。平阳这种尚武的民间氛围为革命增添了很多血液,很多人加入共产党成为党员,一些人虽然没有加入共产党却为党的事业奉献甚至牺牲。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革命传统为红军挺进师在温州的活动创造了条件,省一大选址于此,也是由于平阳的群众能为省一大提供更安全的环境保障。

1936年9月,粟裕率挺进师一部与浙南红军游击队在瑞平边葛藤湖地区胜利会师。1937年3月,刘英率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教导队转战至平阳北港,与中共浙南委员会、平阳县委机关胜利会合。从那时起,平瑞游击区开始成为浙南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军挺进师在凤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又在山门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

浙江新四军在平阳宣告诞生,平阳因此成为浙江新四军的主要发源地。挺进师每到一处都提出“打土豪、开仓济贫、帮助群众、战胜夏荒”等口号,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与此同时,挺进师还将群众组织起来,建立了赤卫队和农民、青年、妇女等各种群众组织。红军挺进师建立的浙南游击根据地为党和红军在浙江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武装力量和革命支撑点,同时也为被***破坏的党组织的恢复提供了场所。温州浓厚的革命文化源于温州尚武的文化传统,也形成于红军挺进师与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开辟过程中,在这过程中打下的群众基础为省一大选址温州并且顺利召开提供了保障。

“省一大”的革命精神激励温州文化续写新辉煌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省一大召开过程中所产生的“坚定信念、执政为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等革命精神,深深根植于浙南大地,流淌在温州人民的血脉中。因此省一大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温州作为红色圣地的形成过程。

这种精神影响了革命党人和群众,经过代代相传,与温州文化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与时俱进,成就了当代温州人精神。而温州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营经济的高地,就是省一大精神在当代最显著的标签。精神的价值无限,省一大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永远不会失去光彩,省一大精神也将伴随温州发展,成为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作为红色圣地也鼓舞着全省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砥砺前行,而“省一大”也成为温州红色文化中最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