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拜会军旅作家黄传会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7-17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量:12

余哲春

6月6日,是个平常的日子,晴朗之中透着一份清爽,本不太炎热的天,却怎也裹不住内心的焦躁。这是灵魂的自我摁下了焰火的节奏,催我北上京城,拜会久仰的温籍军旅作家黄传会。

开始听见黄传会这个名字,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在永嘉县罗浮区公所做文秘的工作,兼职温州日报的通讯员。因此,敏感的眼神总在踅摸特别的新闻。当时,苍南县农民包郑照状告县长黄德余,成了轰动全国的大事件。案子在温州中院二审,我在现场旁听,事情本身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黄传会捕捉到这条家乡的新闻,创作出版了报告文学《中国的“挑战者”号》。时隔多年,每每瞥见这本静静躺在书架上有些泛黄的旧书,眼前总会掠过那昔日的情景,心里不禁泛起层层的涟漪。我想,在当下,农民告县长,的确不算新鲜,可在刚刚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绝对够得上石破天惊。如果说包郑照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那黄传会就是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告知世界的人。这是作家记录时代的使命担当,我尤感钦佩。

从此,黄传会的名字就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一直仰视着他。几年后,黄传会步出繁华的京城,开始一次远行,从沂蒙老区到赤水河畔,从湘西大山到海南边疆,现身百多所小学,采访百余名教师,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山村教师》。在书中,黄传会是这样讴歌的:“这些山村教师用自己的脊梁,负载着教育,培养了6000余万名学生……到了那一天,当所有的山村都脱贫致富的时候,应该用黄金,为所有的山村教师树一座丰碑。”是啊,作为他们曾经的同行,我自有所感。黄传会用双脚丈量教育的距离,告诉世人差别在哪里?怎不叫人动容。可贵的是,他不曾歇脚,不曾离开过贫困的乡村,系列作品《希望工程纪实》《中国贫困警示录》《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民工子女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明证。二十年,谁能体悟二十年风雨兼程的奔波?关注命运、呵护未来、点亮梦想,黄传会做到了。难怪读者赞扬他是中国最有良心的作家,不是吗!

使命的呼唤,他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军旅作家。日复一日,不顾风霜雪雨,哪怕骄阳似火,踏遍祖国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凡是有海军战士驻守的小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一切,都浓缩在中国海军百年历史的三部曲《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逆海——中华民国海军纪实》《雄风——中国人民***海军纪实》里面,也或《潜航》《中国海军:1949-1955》,他要为海军修史,他要为海军立传,他要为海军颂歌。这就是黄传会。

或许可以说,他最擅长的还是报告文学。这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文体,圈限了作家不能像小说家那样展开想象的翅膀,杜绝随意编造,反对任意虚构,报告的是真人真事,用文学照亮现实。从崇山峻岭到万里海疆,他的多数作品都取材于“老”“少”“边”“穷”“岛”地区,其中艰辛,个中滋味,岂是常人能够感受的?他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一株株艳丽的花儿。

经常的,也能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读到黄传会的散文。他的作品文风质朴、文字凝练、以小见大,传递正能量,包含感染力。《回家》《那枚遥远的军功章》《两封旧函的光泽》《我的名字叫苍南》《航迹》,不一而足,他的作品实在是百读不厌,时刻浸润着我的心田。

奋进的时代,勤劳的作家。身为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的黄传会,眼观八方,洞察五湖四海的发展变化,又将一切诉诸笔端。“庄重文文学奖”“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中国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接踵而至。可在转瞬间,他凝视的不再是奖杯,而是火热的生活!

文如其人。他的作品读多了,想拜访他的愿望也越加的强烈。倘若按照今天时髦的说法,我这个文学的痴迷者,早已是黄传会的粉丝了。正因如此,想象着,想象着能见他一面,聆听他的教诲。

悄悄地,机会来了,宛如河边的垂柳,轻轻向我招手。同为温籍的军旅作家、好友陈惠方从中联络,我于6月6日飞抵首都,专程拜访黄传会。下午4时,陈惠方带我来到几近神秘的海军大院。望见黄作家站立婆娑摇曳的树下,远远地微笑着。初见将军级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家老乡,心里没有忐忑,反而让人感到亲切。清癯的身材,罩着紫色条纹的T恤衫,温和的脸颊,真诚的目光,满头的黑发,压根儿也瞧不出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倒显得年轻干练。我一时又有些激动,不知道说些什么!

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办公室竟如此之小,不足十平方米,朴素简陋。没有茶几,没有沙发,没有修饰,除了一台电脑,就剩下堆得满墙的书和报纸了。寒暄落座,我这个“铁粉”急忙递上自己带去的“礼物”——《中国“挑战者”号》《中国山村教师》和几张有刊登他作品的《人民日报》给他看。他愣了一下,又自顾在书的扉页上留言:“此乃三十年前旧作,难得哲春先生保存。”又说:“哲春呀,很感谢你从温州特地来看我。”我笑答:“黄主任,应该是我感谢您!结识您是老天对我的眷顾。”接着,他拿出早已签好名的《大国行动》《站在辽宁舰的甲板上》《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三本大作送给我。此刻,我摩挲着这些鲜亮光洁的作品,翻看着静如月光的文字,欣赏着定格岁月的照片,顿悟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道理。德艺双馨,他的阵地不在斗室,而在广阔的天地间。

黄作家见我求教心切,便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创作体会,同我分享起来。他说,我对报告文学情有独钟,因为它最能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跟时代同频共振……当下,正值海军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给我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因此,近些年来,写了不少关于海军题材的报告文学。随之,他话锋一转,聊到散文创作上。又说,散文写作一定要集中到一个点上,然后写深写透,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最近,我写了几篇短文章,文章虽短,但都有一个“眼”,都有一个“魂”。比如《那枚遥远的军功章》,它的“眼”就在一个普通的海军老战士,从崇尚荣誉到淡泊名利、看淡人生的人格升华。从而,体现了一位海军老战士的家国情怀与居功不骄的优秀品质。他的一席话,对于我这个文学爱好者而言,简直醍醐灌顶,仿佛如沐春风。

暮色四合,我们依依不舍,拜别黄传会,离开了海军大院。

返温之后,仍觉不虚此行,虽然来去匆匆。思绪的跌宕,更清晰了他的形象。温籍军旅作家黄传会,这个作家的“家”安下了黎民苍生,这个“家”住满了国家巨变,这个“家”倾诉了赤子情怀,他属于千万的读者!

黄传会,扎根基层,记录时代,不变的是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