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骋 文/摄
6月26日,温州日报风土版刊登了笔者《山林雄丽,溪水涵濡——平阳南门人文遗迹多》一稿,现再予介绍平阳县城南门外的人文遗迹。
从南门老人亭养颐楼(谯楼殿旧址)往左右走,就是东坑西坑。这里所谓的坑就是溪坑,平阳有句俗语说“到杭州眙西湖,不如走归眙溪坑渎”,可见平阳县城以前溪坑的风景也是不错的。溪坑水很清冽,溪坑水的声音很悦耳,给古老县城的护城河注入了“源头活水”。
西坑:卧龙楼、包宅、凝瑞气老宅
以前西坑口是到县府必经之路,棋王谢侠逊父亲刚搬到平阳,就在那里摆摊卖旱烟。南门方正印社的原经理蔡寿璋住在西坑口进去一些的西坑路右边,其房子边门门额上刻着“吾庐”两个草书的字,由王光铭题写,他说自己房子以前是诗人陈天孩的。陈氏有《城南卜宅》,其尾联道“凰山邀皓月,龙沼濯清波”,他家朝南,面对葱绿欲滴的昆山(九凰山),后门就是风光旖旎的龙湖(龙沼)。西坑路上的人家枕山襟湖,兼得山水之趣。诗人“卧龙楼”三字系平阳中学首届校长、书法家张真园所书,“人皆金石求文字,我有楼台志姓名”。“吾庐”斜对面小巷中以前住着苏倜(达夫)、苏昧朔兄弟,前者是民国平阳戊社十个成员之一,后者是东瓯人物画鼻祖。诗人陈天孩、画家苏昧朔、书法家张真园都是近在咫尺的邻居,都是同学关系,都是民国时期平阳有名的才子,他们过从甚密。
往西走,就是越剧团的地方,那里曾经有不少美女,走出过许多名角。剧团旁边是东坑大路巷,巷左拐弯处有座保存比较完好的老宅,是包宅,共七间平房,院子前面砌着两个砖砌的大花坛,砖墙上雕塑着很大的“寿”字,篆字,令人有钟鸣鼎食、荣华富贵的感觉。余素玮老人说包宅厅堂是包家用餐的地方,她小时候在那里吃过饭,由于人多,大家都站着吃。她说整个回生堂主要是大房包曙东所有。在大路巷口开杂货店的包道焕老板说包曙东很聪明,把西马路下边的包家五间小洋楼(后改作人武部宿舍)等都捐出来,等把回生堂整个产业处置完,就把全家搬到温州,土改时,因此没有成为工商业地主。1949年后,包曙东在温州看病,但有时也有看不好,温州人调侃说:“包会死。”因为回生堂又称“包回生堂”,简称“包回生”,有包病人起死回生的一层意思。
西坑大路巷通向后山——九凰山。西坑路上像南门直街的两边一样,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小巷绕到后山。行人拾级上下,在那里上下左右穿梭,很有山城的感觉。
走过西坑大路巷口,就是原来县教育局的地方,后面也曾是县文化局、县文联所在地,多少教师、文化人、作者曾从那里出入。从县教育局处右边与机关宿舍之间的小巷走进去,一直到山边,再右拐,里面藏着一口古井,非常清澈,一眼见底。井口上建有高高亭子,仔细辨认,两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亭高明月美;井古水泉香。”堪称佳联,落款已泐灭不清。在井上建亭子,很少见。以前巷口建有圆拱形的门台,上面刻着“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天主堂一泉小学就办在老教育局处。
古井前面的机关宿舍系青砖结构,以前都是教会的房子,以前外国传教士(番人)住在这里,他们挖的井也叫“番人井”。往西走,有一处老宅,上面有“凝瑞气”三个字,张鹏翼先生题写,是民国平阳绅士林蔚之的故居,刘绍宽在里面搓过麻将,其日记1920年9月7日说:“风雨止,水仍满。午后至陈子琳家,与同诣林蔚之,为竹牌戏,输银圆三。”电视台以前就是平阳商会所在地,刘绍宽他们经常在里面做诗钟。林蔚之儿子林维新先生爱好种花,他有当时全省唯一的一株绿珠球茶花,花中有瓣,瓣中有花,是以西晋首富石崇的宠妾“绿珠”名字来命名,可见其花之美。再往西走,就到了大岩下。大岩上面以前有节孝祠。大岩下方就是原来龙湖最深的地方,据说龙湖的水源出自大岩石的下面。到这里,已经超出了西坑的范围了。
东坑:张真园故居、中山图书馆、通济泉
西坑路长东坑短,西坑巷直东坑曲。东坑巷是以前乘客在山边公路下车后到南门,或到县府办事的捷径。东坑巷路呈Z字形,拐弯的地方窄如咽喉,上面铺着光滑的青石板,不知走过了多少人。靛青河右岸以前有个货头行,货都是从那里上下岸,再运到坡南和北门埠头,沿着河边有一条青石铺成的窄窄的古道,连接到东坑口,也不知挑过了多少货物。
在东坑巷中间的右边有一条路,走上去,曲径通幽,来到一个斑驳的门台前,里面就是书法家张真园的故居。门台里靠墙处有一株很茂盛的桑树,绿油油的,歪斜着,怀疑是主人故意种歪了,当篱笆用。桑树上边的枝叶紧挨着左边楼房,这样人差不多只能佝偻着进到里面的院子,大有“隔断红尘三十里”之感。这庭院就是以前张宅的中心位置,据说张宅四面曾有四五个门台,规模很大,后面有很大的花园,种了很多水果树,很漂亮。这院子里朝西的三间正间,还有拆建成工商宿舍的厢房,都是张家的房子。张真园有首诗写道:“细雨槐花落满庭,窗前梅子大如星。十年旧恋从新理,一瞥春愁肯又经。始老红情犹怒茁,更多生意供温馨。莫怜吹皱江南雨,百岁柔波几次青。”好诗,写的好像就是他家的庭院。
张真园系民国温州师范学校毕业生,曾在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任教。他能诗工书,擅长行书,书法清丽。《刘绍宽日记》中有多次写到他,刘绍宽自己写的诗也请张真园书写,可见他的书法水平不是一般的好。1949年后,他搬到温州住,在温州卖字,温州剧院、南洋照相馆的招牌字就是他写的。他没有田产,1951年被错划为地主,房子没收,分给大家住。后在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任教,被迫离婚,1959年被下放到南门铁岭大队务农,一个人在平阳,大概只有不到一年时间,当年11月即逝世。
东坑山上原来有个尼姑庵,平阳最早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就办在那里,王光铭年轻时经常到那里读书。王先生就住在东坑口,其居曰扣舷居,苏渊雷教授题,曾随苏教授游。他被打成“右派”后,划着小船,以捕鱼为生,“江湖满地一渔翁”。王先生后来在水利局提前退休,一心读书写字,在扣舷居三楼上编出了一期期《南雁荡诗讯》,维持风雅于不坠,厥功甚伟。那时他家里经常高朋满座,笔者也经常登门问字。扣舷居右边有一口古井,名通济泉,笔者每次到王先生家,都要经过水井边。1936年10月,缙云人徐用到平阳任县长,当时干旱,城内用水紧张,他就派人勘察,在东坑口找到了一个水源很好的地方,挖了一口井,并亲题了“通济泉”三个字,井名可能来自县城南门的“通济门”。平阳县城以前是个山城,多泉水,古井也多,县志里有记载,现在不多了。
公路还没开通的时候,东坑与东山是连在一起的,从东山下来的东坑水流入靛青河。
西坑水是从现在的九凰公园牌坊后面山谷中汩汩地流出来,经过原教育局后面,注入龙湖(护城河的一段)。清代著名诗人张綦毋《船屯渔唱》曰:“屹立双山像斗牛,山泉两道夹城流。”乾隆《平阳县志》载:“城内河道其源一自昆山来,一自岭门来,夹城东西流。”可见东坑、西坑的溪水是县城内河道的两道主要来源,“夹城”分别向东、西流去。东坑与西坑在南门形成对峙、掎角之势,古代这一带风景肯定很清幽,溪水潺潺,林壑尤美。东坑、西坑,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现在都成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