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繁星”点亮乡村振兴前路

来源:温州日报 2019-03-06 00:00:00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量:13

本报记者 程潇潇 通讯员 陈海钦

寒风飒飒,温州基层文化阵地热火朝天。高规格的群诵比赛、时尚新潮的快闪巡演、接地气的广场舞大赛……一场场由当地百姓担纲主角的各类文化活动,每月、每周乃至每天都在接连不断上演,一支支各有所长的草根表演队伍有着同一个响亮的名号——乡村艺术团。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去年5月,温州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乡村文艺繁星计划”,推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乡村艺术团”,通过打造村民“自我创造、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培育村民文化生活自我供给能力,实现政府从“向基层送文化”到“在基层种文化”的根本转变,从而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1729个乡村艺术团如雨后春笋在瓯越大地上冒芽,团员总数达53893人之多;千余支群众自发组织的乡村艺术团犹如流动于基层的“文艺轻骑兵”,共开展活动4440场,在积极展示自我风采的同时,极大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股文明和谐之风因着文化的力量吹入温州广袤基层大地,奏响乡村振兴的雄浑序章——村艺术团,正以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的理念内涵。

激发群众内心文艺热情 基层文化阵地 活 了

自一声“让百姓成为舞台主角”的口号响遍温州大地,广大基层群众跃跃欲试,各地村民、文艺爱好者、企业员工、退休干部、在校的师生等纷纷“抱团”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的队伍中来。乡村艺术团以其“单独建团、邻片组团、互补联团”的组建方式,迅速实现了当地县域全覆盖,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充分、不均衡等难题得到解决。

乡村艺术团的全新舞台,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进行文化交流的创新平台。半年来,温州各地乡村艺术团大舞台上精彩纷呈——瓯海潘桥“全村的希望”乡村艺术团的蒙面巡演被网友上传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引来粉丝无数;乐清虹桥镇乡村艺术团刮起文化礼堂百场巡演旋风;文成县大峃镇珊门村乡村艺术团大型PK赛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除在提供经费支持和场地设备之外,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文艺汇演为乡村艺术团搭建平台,呵护乡村艺术团逐步成长壮大,也实现了自身文化行政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自乡村艺术团组建以来,瓯海区、乐清市、永嘉县、平阳县等地陆续开展指导乡村艺术团入驻文化礼堂工作,确保每一个文化阵地至少有一支常驻乡村艺术团负责维护日常运营,为促进文化阵地“自我管理”迈出了创新的一步——通过指导乡村艺术团入驻文化阵地,参与管理、运营和服务,激活文化阵地“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建设推进、管理运行、内容供给、文化培育、队伍建设、激励保障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保障文化阵地管理规范化、活动常态化,促进整体服务提质增效。

据统计,现今温州各地乡村艺术团入驻文化阵地参与运营、管理和服务达1648个,其中综合文化站125个,文化礼堂872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41个,其他文化阵地210个。伴随着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日益成熟的乡村艺术团,成为激发基层文化阵地内在活力的新动能和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文化活动多了,大家兴趣浓了,礼堂人气旺了,在当地村民口中,我们明显能够感受到基层文化阵地的新变化——乡村艺术团,让基层文化阵地“活”了起来。

催生基层文化百花齐放 文艺人才队伍 壮 了

因地制宜、继承传统、适应时代、培育特色,秉承着这一原则和要求,各地乡村艺术团充分挖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亮点、凸显特色,塑造“一镇一品、一村一韵”文化品牌,有效促进地域文化的代际接续和培育。

连月来,乡村艺术团“一镇一品、一村一韵”活动遍地开花、韵味独特、各具风情,如平阳县的乡村艺术团将民间表演与舞台艺术相结合,挖掘出诸如划旱船、踩高跷、布袋戏等一批非遗文化和特色节目,又如乐清河西的鱼灯舞、平阳青街的畲族歌、洞头金秋的海岛民谣等等,形成了基层文艺 “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

日前,平阳县雅山元洲乡村艺术团携原创作品“甜心辣舞”进京“赶考”,一举夺得第八届央视群文杯银靴奖。从单纯的“自娱自乐”,到锻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作”,再到逐渐成长为精干的基层文艺骨干队伍,具备在省市级乃至全国大舞台上一争高下的实力,乡村艺术团俨然成为地方文艺品牌与民间文艺人才队伍的孵化平台。

欣欣向荣的美景背后,有着一系列有力措施为乡村艺术团可持续发展护航:将乡村艺术团成员纳入基层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将发展成熟的乡村艺术团逐步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采购范围;市、县两级文艺骨干结合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平台,通过“分片包干”制度,加强对乡村艺术团的工作指导;实施乡村艺术团星级服务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等,形成了推动乡村艺术团发展与人才队伍培育的长效机制。

在乡村艺术团后期运营中,整合资源成为了“杀手锏”——龙湾区的群众艺团“比学”、乐清市的文化礼堂共享圈、永嘉县的乡村文艺大走亲、文成县的乡村艺术团文旅结合、苍南县乡村艺术团的“文艺+”等等,乡村艺术团犹如一座座“文化桥梁”,不仅实现优秀文艺人才的沟通交流,还将优质节目输送出去,开启了“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队伍共用、特色共育”的新格局,实现了融合提升,使文化阵地从“单一低效”走向“百花齐放”。

创新机制催动文化共建 群众自办文化 强 了

乡村艺术团包含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社会力量参与等模式探索。一方面,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艺术团进行管理、运行和服务工作,如瓯海区斥资80余万元,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聘请13家综合类社会文化艺术培训机构为当地100支乡村艺术团进行业务指导;又如永嘉县以村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开设“微课堂”,聘请各艺术门类的专业教师来乡村艺术团进行辅导提升。另一方面,政府在引导社会力量为乡村艺术团提供支持的同时,也着力培养乡村艺术团成为承接政府职能的社会力量。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与促成下,平阳雅山元洲艺术团成为首个申办企业法人资质的乡村艺术团,率先与企业结对共建,获得企业经费资助,也使企业通过乡村艺术团宣传提升知名度,实现互利共赢。

现如今,在瓯海区乡村艺术团的工作微信群里,只要一个微信倡议发起,百支乡村艺术团竞相响应,积极参与到各项文化活动工作中来;泰顺县仕阳镇乡村艺术团不满足于本村演出,自发筹集资金18万元,开启村际、镇际文化阵地的交流巡演;多地通过成立文化礼堂联盟,结合乡村艺术团,整合各村文化资源,形成礼堂联盟节目库,以供各村全年各场活动采取点单式服务……乡村艺术团彻底打破了“政府包揽”基层文化活动的模式,随着一场场乡村艺术团活动的顺利举办,群众自办文化的意识也越来越高,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据了解,接下来,乡村艺术团的组建工作,将继续按照“因地制宜,先行先试,盘活资源,整合提升,规范服务”的原则,以“分类指导、分级补助”等扶持机制,分阶段、有计划地开展,力争到2020年,确保全市超过50%的行政村(社区)组建乡村艺术团,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乡村艺术团将继续以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文明涵育为重点,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乡规民约、文化文艺、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进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加强特色活动品牌打造,立足基层需求开展服务,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动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照亮前行之路。

本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