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蜜 报道组 黄日聪
在全市掀起“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热潮时,作为国家自创区核心区和国家高新区所在地,龙湾肩负着“三区”协同推进的重担。在昨日召开的龙湾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该区明确提出统筹推进“三区”协同发展的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年,龙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1.84亿元,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1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366元、34279元,分别增长8%、9.3%,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综合考评全市第二。
创建“两区”抓紧抓实
在“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工作上,龙湾坚持以企业难题为导向,继续通过“双十百”助企服务、小微企业新一轮三年成长计划等行动,化解难题204个,培育小微企业3078家,新增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6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245家,认定总部经济企业6家。
今年,该区将以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标杆”为目标,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退出等全周期的痛点和难点,畅通渠道、解决问题。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措施,实行服务企业“三张清单”制度,推动政银企合作成立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发挥纾困基金作用,切实防范化解企业流动性风险。同时,建立促进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机制,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331”工程,深化“青蓝接力”培养计划等。
去年我市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龙湾区第一时间出台“金十一条”先行先试政策,驱动区域整体创新发展。在攻坚启动之年,该区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新兴产业动能培育等18项工程,并着力实施十大重点工作项目。
平台引领创新不止
“中国眼谷”项目落地建设、北大-温州激光与光电子联合研发中心落户、激光与光电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省级创建名单……去年,一个个拉高高新区产业能级的项目,给未来龙湾更多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青山瑞浦能源动力锂电池、泰昌输变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天心天思集团总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签约落地等,也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在龙湾今年大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计划中,落实省、市科创大平台战略,高起点规划打造“一带三区多点”的环大罗山科创大走廊(龙湾段),谋划整合区域科创平台,促进科创资源集聚,被摆在重要位置。浙南科技城是龙湾重要的科创平台,紧扣“5年基本成型”建设目标,今年该区将争取建成投用温州生材所等10个工程,开工建设金岙科技园等12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而最具体的目标,就是加快推进高新区进等升位,确保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前移10位。
创新企业是主体。今年,龙湾将开展科技企业新“双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以上。同时,还将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企业高新化,深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行动,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科技活动覆盖率保持全市领先。
面貌一新生活幸福
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再到“精建精美”。去年,龙湾区率全市之先创新特殊建筑集中安置模式,完成2015-2017年32个攻坚村“清零”。实施2018年整村(区块)拆迁8个,拆除旧房4117户67万平方米,综合排名居全市首位。同时,开工“大建大美”项目62个、建成49个。投用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中心区K11商务大楼,启动蒲州汤家桥等9个安置房项目建设,永中新联等5个安置房项目竣工。此外,建成投用T2航站楼、228国道海滨段、瓯江南口大桥南接线工程等一批交通大手笔项目,城市东部板块勃发生机。
今年,该区继续在“精建精美”中打造靓丽城区,启动实施永中沧河、海滨蓝田等8个区块700户以上拆迁改造,全面完成2018年城中村改造项目“清零”,有序用好城中村改造腾出的土地空间,推动整体联动开发。在大干交通中完善功能配套,按照打造温州东部综合交通中心的目标定位,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确保完成综合交通建设投资34亿元。在医疗、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打响“品质教育·学在龙湾”品牌,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深入实施“健康龙湾”2030行动纲要,加快推进23个医疗康养项目等,全力打造市区东部医疗康养中心。
龙湾区区长 温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周一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协同发展,聚焦增动能、稳企业、提品质、促改革、保平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高质量建设“五个中心”,打造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区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基于以上发展目标和要求,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以“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为引领,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以国家自创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是坚持以“精建精美”为标准,着力提升城区品质;四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努力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五是坚持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切实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