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忠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八八战略”实施十五周年,苍南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率全市之先启动“标准地”供地改革工作,倒逼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破解工业土地低效利用和浪费难题。截至目前,苍南县已完成22宗936.88亩“标准地”出让工作,新增工业用地全部实现了“标准地”供地,亩均税收产值提升50%以上,形成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简易项目50天、一般项目82天、复杂项目量身定制流程的“苍南标准”,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期,苍南发展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制约不断加剧,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把“标准地”供地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的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实质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把企业单位资源的市场产出作为综合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设立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规则,进一步弥补市场在部分要素领域调节功能缺位,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核心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标准地”供地改革,土地相关指标精细化、透明化,企业拿到“标准地”后,经承诺后就可直接开工建设,待建成投产后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即可,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项目尽早开工、尽早建成、尽快投产、尽快达产奠定基础。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实践
“标准地”供地改革,就是把每块建设用地的产业政策、规划建设标准、能耗标准、污染排放标准、产业导向标准、单位产出标准等给予明确,通过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事先做评价,夯实落地基础。在项目评审中,按企业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税收、R&D经费支出、主营收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综合指标进行量化打分,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如针对纺织业,苍南明确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00万元/亩,亩均税收≥25万元/亩,亩均增加值≥124.1万元/亩,单位能耗增加值≥1.1万元/吨标准煤等。
事前定标准,加快高质量发展。严格项目准入门槛,本地企业上年度纳税销售额要不低于2000万元、纳税总额达到100万元以上且亩均税收不低于控制指标最低要求的70%;招商引资企业上年度纳税销售额要不低于5000万元、纳税总额不低于300万元,符合以上条件的才能按“标准地”供地。按“标准地”准入门槛审核后,符合条件的企业纳税销售额、税收相对其它企业都高出30%以上,投资强度、设备投资、研发投入等有了更大保障。
事中作承诺,提速项目落地。在鼓励企业提前开展方案设计、做深项目前期基础上,引导企业取得土地后参与承诺制改革,加快项目开工落地。如实施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企业拿地后通过“一窗受理”即可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原则上审批时间不超过100天。企业只要就相关项目准入标准进行一次性承诺,对标设计、报备成果,即可当天核发施工许可证,当天开工。
事后强监管,提高亩均产出。实行项目全周期监管,对项目两年建设期及竣工后两年的生产期进行监管考核,考核验收合格后予以退还履约保证金。项目运营阶段,将企业列为资源效益综合评价对象,对如期履约、亩均税收高的给予适当奖励扶持。对未能通过验收的企业,坚决追究企业违约责任,如亩均税收未达到承诺指标,须缴纳差额部分作为违约金。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将根据合同约定收回工业用地。
“标准地”供地改革的思考
坚持改革导向,注重基层实践与改革要求相结合。“标准地”供地改革的深化方向,是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能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一是差别化定价。进一步完善电价、水价、排污费、用地、用能等差别化价格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高效优质产能集中。二是市场化配置。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要素交易制度,推动排污权、产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自由交易。三是便捷化审批。在土地挂牌公告发布后,由准业主先行进行勘探、设计等,并实行模拟审批,待土地出让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
坚持市场导向,注重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相结合。一是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深入谋划县域产业布局,通过理念引导、标准规范、财政政策等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有效规避产业定位模糊、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二是活用市场“无形之手”。将“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与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机制进一步挂钩,建立区域性要素交易综合平台,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三是搭建大数据平台。做好相关数据资源归集,建设好企业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经济走势,开展精准服务。
坚持创新导向,注重先进理念与持续创新相结合。持续深化“标准地”供地改革,要不断吸收先进理念,持续推动制度创新,探索拓展评价内容,完善评价办法。通过深化综合评价,引导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管理、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亩均论英雄”与“创新论英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找准问题与加速破解相结合。一是去存量。将“标准地”相关指标纳入拍卖条件,参照新出让的“标准地”由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实施协同监管,严控二级市场土地价格过高现象,压缩企业圈地卖地、赚取差价的空间。二是增质量。大力实施“凤凰行动”,持续抓好“小升规”工作,大力培育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单打冠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抓产业。集中优势资源政策向重大产业项目、上市企业倾斜,进一步加快低端存量项目的清理和低效土地开发,切实保障优质单体制造业项目、总部经济项目、引领性标志性项目的土地供给。
作者系苍南县人民政府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