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子越
黄檀硐,坐落在乐清市乐成街道北边的一个山坳中,凭借着“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独特景观和文化多样性,于2007年11月,被评为首批“中国景观村落”。自宋景炎年间建村以来,历经700多年的风雨,仍然保存相对完整,其选址和布局堪称中国古代乡村聚落的典范。
黄檀硐古村落的主要特征
黄檀硐村四面环山,中间是片田垟,古寨门、院落、村巷网络、小溪河流、宗祠、庙宇自然和谐地分布,形成了“两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鳞次栉比、古寨门险要”的肌理形态。村落内建筑大多为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合院古民宅,极具明清建筑风格。建筑基部多为石材,上部为木结构,屋顶为小青瓦,院墙多以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样纹理,院落大门普遍有石雕或石刻。
不仅建筑有特色,该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很深厚。黄坦硐村历史上曾是温州夹缬的主要生产中心之一,拥有从靛青提炼到夹缬生产的完整工艺流程,是闻名温州的“靛青村”“蓝夹缬村”。在最鼎盛时期,全村靛青种植量达到两百多亩。同时,黄檀硐也藏着首饰龙、龙灯、抛山歌、制蓑衣、打草鞋等许多珍贵的民俗技艺与活动。
古村落保护利用面临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村民举家外迁至县城,真正在村里居住的不到百人,且大部分是高龄老人。至2010年左右,一些古宅由于长期无人居住以及年久失修,倒的倒,塌的塌,朽的朽。政府及相关部门着手开展古村保护与改造工程,并鼓励发展旅游业,意在让这座珍贵的古村能够长久地走下去。然而,在古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与古村落格格不入的现象,使古村落原有的个性和特色逐渐消亡,乡土性和野趣在淡化,自然环境亦遭受破坏。
综合分析,当前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管理,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近年来,古村落旅游的兴起,让村民意识到商机,纷纷改造自家老宅为民宿、农家乐,烧烤、露营等服务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监管,给古村落自然环境带来极大影响。二是保护与改造缺乏统一规划和专业指导。目前对黄檀硐的改造并无整体的规划、专业的方案。各部门各自为政,想到什么建什么,或直接搬运其他地方的建筑设计方案,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古村整体风格严重脱节。有的设计方案接地气,但在施工中因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而使实际效果大变样。三是个体观念上的偏差,村民存在简单城市化倾向。黄檀硐的现居者大都是农民,对古村老屋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水平不高,普遍认为“古村开发利用”就是要修水泥路、建新房,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因此,几年来出现了大量“拆掉百年老屋建造水泥房”“拆掉石头墙修水泥墙”的现象,让人惋惜。四是法律政策与古村保护之间的矛盾,使一些破坏难以控制。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古村保护的需要,如对属于私人产权的古建筑的不规范改造、搭建难以制止,给古民居保护带来瓶颈。同时,按照现行政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私人产权文物的补贴非常有限,村民的保护积极性普遍不高。
黄檀硐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思考
古村落,是一个地域的记忆,承载着一个地域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部信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黄檀硐,作为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对研究浙南古村落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的借鉴性。因此,在保护利用过程中,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注重地域特色,强化组织协调,制定整体规划。建议由县级政府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在深入调查研究古村建筑实况、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为黄檀硐量身定制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并符合实际的改造计划,杜绝照搬设计、各做各事的现象。在进行具体规划设计和项目施工时,基础设施和古建筑修缮都应以还原历史面貌和体现地域建筑特点为核心,真正实现“修旧如旧”,凸显地方特色。
引导村民认识古村老宅的价值,加大保护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强针对性宣传引导,使村民充分认识古村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于古村今后发展的重要价值,增强村民支持、参与古村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建立古村落保护发展多元筹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力量,走社会化保护古村落古民居之路。
加强对黄檀硐的景区化管理,制定并执行相关管理规定。针对现有的烧烤、露营等乱象,制定针对性的管理规定,并安排人员适当监管。如禁止游客在主村庄内烧烤,但可在村外空地适当开辟专用场地;禁止民宿、农家乐经营者在老宅主体及周边随意扩建等。
作者系武汉大学文学院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