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凌云
今年是九叶诗人唐湜先生(1920-2005)诞辰100周年,我们在缅怀中重提他的文学成就,他的诗歌出类拔萃,他的评论思诗融会,他在戏剧创作和戏曲研究上同样有着耀眼的表现,卓有建树。而说到作为剧作家的唐湜,不能不提及他两年的永昆生涯。近日,我与唐湜先生次子唐彦中一起,走访了唐湜在永嘉昆剧团任临时编剧时交谊颇深的几位同事,共同回首往事,感受唐湜先生的旷世才华和生命重量。
林天文(国家一级作曲家):
永昆是唐湜先生暂时安放心灵的地方
现年85岁的林天文先生是国家非遗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曾与唐湜先生莫逆于心。
林天文说:“1962年早春的一天,团里来了一位临时编剧,他叫唐湜,比我大16岁,炯炯的目光、谦和的微笑、文雅的谈吐,给大家很好的印象。剧团里老老少少都喜欢他,亲切地叫他‘唐先生’。他说自己原在《戏剧报》工作,记者兼编辑,就是同艺人打交道的,常有采访马连良、红线女、常香玉等文艺名家,跟马连良关系还挺好。可我们在温州,温州当时是偏隅小城,我们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名字,才知道马连良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红线女是粤剧一代宗师,常香玉是著名豫剧演员。”
原本风华正茂的唐湜,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到东北的兴凯湖农场劳改,跌入人生低谷,过了两年缺衣少吃、饥寒交迫的日子。1961年8月,他像一只倦飞的鸟儿回到久别的家乡温州。家乡没有给他带来安全感,最大的焦虑是他一家6口人(有4个子女)没有经济来源,怎么生活下去?他写信求助,终于在时任中国剧协秘书长李超和温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董锐的帮助下,于翌年初被安排到永昆工作。
林天文说:昆剧素来以文词典雅、曲调清逸著称,作为编剧,一要有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二会循宫数调、倚声填词。唐先生精通古典文学,熟悉曲牌的音乐和文学结构。他到永昆不久,就进行《东窗记》的编剧,这是写南宋奸臣秦桧东窗定计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父子的故事,《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载有《秦桧东窗事犯》,许多剧种有改编演出。“他把《东窗记》定稿给我谱曲,我一看,唐先生根据原来的故事框架,从头到尾全新创作,不像某些剧作家拿老本子‘修修补补’。剧本灵光四射、文采飞扬,那些唱词更是瑰丽而变幻,精美而准确,只有一处,他用了‘天怒人怨’,‘怨’是去声,我不好谱曲,跟他商量要改成平声,他立马改成‘义愤填膺’。《东窗记》在温州东南剧场上演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和好评。”
紧接着,唐湜又创作剧本《罗衫记》,《罗衫记》原为清代无名氏所作,讲述了一个因果相报的故事。唐湜版《白罗衫》将原著大幅翻变,让御史徐继祖大义灭亲,得知“生身之父”是强盗后无私执法,决心斩杀之后再自刎,可正要自刎时被老家人阻止,原来被斩的正是杀父的仇人。林天文说:千篇一律那是模仿,唐先生的编剧是再创造,哀感顽艳,独具魅力。他博览群书,阅历丰富,视野开阔,更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文学造诣,他的剧作有大气象、大格调、大境界。古人常言才高八斗,担当得起的剧作家不多,唐湜可以。
在林天文的记忆里,唐湜随着剧团走入江湖,在山村、渔港、沟沟壑壑间经历了不少个清晨与黄昏,作着富于浪漫意味的漫游,有时学永嘉太守谢灵运到周边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有时穿行在山水间,与伐木工、猎人、渔夫交往、倾谈;有时置身于空山不见人的安静中,聆听小雀的鸣叫,畅想鹏鸟的飞腾;也时在清晨别人睡得最香的时候悄悄披衣起床,到山头看日出观云海。他在剧团里没有孤独的远行和无边的寂寞,却有他追求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他仿佛越过了人生中的激流险滩,又成为文艺路上的朝圣者。他集中全力创作剧本,又编了一个故事,取名《拾翠记》,又改写了《昭君出塞》《蜃中楼》和《百花公主》等,两年下来,共创作了十多个昆曲剧本。
那时浙东南的海岛山村没有通电,每天晚上,唐湜就借用农家的煤油台灯挑灯夜战,在煤油灯光和文艺之光的映照下,他的内心世界变得澄明而透亮。永昆,成了唐湜暂时安放心灵的地方,在这里,他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
王友圭(永昆旦角演员):
唐湜先生让永昆从“草昆”走向高贵
王友圭是永昆风靡一时的旦角演员。王友圭说:“1962年唐先生来到永昆,他给我们灌输文化知识,讲戏剧的起源、历史与发展,也对某一个剧本进行深入分析。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讲北宋画家米芾的传奇故事,说米芾小时候每天读律诗上百首,过目不忘。唐先生也希望我们多读书,一字一句认真读,领会含义,不要走马观花。”
昆剧的表演和鉴赏,都须依赖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当时永昆的年轻演员大多是初中水平,在戏曲训练班学习一年多时间就上台表演,对唱词中的一些古文,理解不准确。而老艺人文化程度更低,甚至有文盲,会演唱却不懂其义。唐湜观看了几次演出,发现剧本中有年代、官衔、地名、词牌等错误,一一纠正。
王友圭说:“唐先生温和亲切,把错在哪里、如何改正的道理讲得透彻,不卖弄,不掉书袋,让我们很信服。有一次唐先生叫住我:友圭,你唱这句时,动作不应该这样做。我问:那该怎么做?他反问:这句唱词的含义你理解吗?我说:我不懂,先生怎么教,我就怎么跟。唐先生就把这句唱词解释给我听,我才知道我的动作确实不对。他为剧团里的老演员创作了《东窗记》,又为青年演员创作了《罗衫记》。唐先生拿着剧本逐字逐句讲给我们听,他的剧本角度特别、语言精美、比喻奇妙,字里行间弥漫着沉郁雄浑之气。一句唱词或念白,经过他讲解后,我们表演时就潇洒自如多了。他还懂音乐和舞台表演,强调演员表演时,内心情感要丰富,情绪要随剧情节奏而变化,一笑一颦都要让观众心动,要求演员把戏曲功底磨砺扎实。《罗衫记》公演后大受观众欢迎,盛演不衰。唐先生的创作与指导给永昆带来飞跃性的进步,让永昆有了一个转折点,从‘草昆’走向了高贵。”
王友圭说:“记得唐先生在永昆的月工资是34元,我的月工资是48元。唐先生一月28斤大米,是文行演员的标准,武行演员一月32斤。唐先生饭量好,28斤大米他不够吃,就吃瓜菜袋,瓜菜袋是拿饭盒蒸饭时放一点米再加入食堂免费提供的大头菜或土豆。我见他一日三餐吃得苦,就在自家多做几个菜肴请他来改善一下伙食。有一次我炒了一盘牛蛙放在桌上,我家孩子上桌想吃,一看盘里的牛蛙空空如也,就哭着问:牛蛙呢?唐先生说:给我吃完了。此时的唐先生单纯得像个孩子。他吃饱了,就靠在竹椅上哼唱起昆曲来,用手打着拍子,神情很陶醉。
孙光娒(永昆原团长、导演):
唐湜先生的创作与研究不走寻常简便之路
说起唐湜,孙光娒有不尽的感慨:“唐先生创作的《罗衫记》,就是我导演的。唐先生在永昆时创作的《百花公主》,我也准备排演,可是他很快离开了永昆,又有人反对,没有实现。”
孙光娒说,唐先生对永嘉昆剧有着大爱,笔端才有大作品。他创作的昆剧虽然只演出三个,但由于他的创作不走寻常简便之路,总是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演出效果都很好,取得巨大成功。
孙光娒与唐湜一起工作虽只有两年,友谊却保持了数十年,彼此在跌宕的命运里体会着人间的真情。钩沉往事,孙光娒说:“1976年,永昆几近衰亡,我想恢复、抢救永昆心切,而各种烦难却无法解决,就找刚刚平反的唐先生。他带着我跑了三趟北京,要求文化部重视永嘉昆剧,后来,时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副局长的马彦祥两次来温州考察永昆,还看了一星期的戏。我们还拜访了著名昆曲专家、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的姐姐张元和,拜访了著名散文家、红学家俞平伯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1979年,永昆恢复建制,招收学员30名。此后,唐先生继续为永昆的建设奔走呼号,1993年,步入高龄的他在北京参会期间,还找时任文化部代部长的贺敬之,要求文化部出面培养永昆新生力量。在贺敬之的关心下,永昆列入全国十四个昆剧团之一。”
唐湜在永昆的两年里,与演职员亲如家人,他细听了新老演员和音乐人的演唱,惊奇地发现老永昆唱腔里保留着海盐腔一类宋元时代的早期南曲,他无比喜悦地与二舅舅、著名戏曲史论家王季思交流讨论。唐湜又搜找资料,对老永昆遗留下来的曲牌、音乐、唱腔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他认为永嘉昆剧与宋元南戏一脉相承,这是文艺史上罕有的宝贵遗产,温州是宋元南戏的故乡。1963年,唐湜写成15万字的《南戏初探》,对南戏的历史发展、思想倾向、社会效果,特别对永昆的诞生和经济基础等作了探索和分析。令人痛惜的是,手稿在1966年被付之一炬。1979年,唐湜凭着记忆,从头再写,用了一年时间写成了5万字的《南戏探索》和数篇《南戏散笔》。1982年,唐湜代表浙江省去邻省福建参加庶民戏历史讨论会,提出了“南戏确实诞生于温州”的观点。
唐湜先生在文学道路上跋涉了70年,历经磨难又华彩生辉。他在戏剧上的成就,是他多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的结果,更与他在永昆的两年有着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