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示范带
2018年,温州率全国之先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市布局建设10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以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主平台。
每条示范带选定一个主题,突出当地产业、自然、人文特色,5至10个村联片共建,串点成带,建设成为产业强、环境美、文化好、治理善、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样板区域。
本报记者 张睿
这两年,得益于“文韵山水·养心福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鹿城区山福镇不仅留住了良好自然生态,还极大地提升了人居环境。
这让外出温商陈贤兴,看到了回乡投资回报老家的希望。他在该镇金岙村打造的金岙谷休闲度假区,作为市区西部投资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之一,成功带动当地居民以土地流转、物业管理等方式就业增收。
这是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成效的一个例子。截至去年,我市已建成5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占总数近半。其对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从民宿经济中就可窥见缩影:据国家统计局温州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样本民宿5月平均入住率,已恢复至上年同期九成,主营业务收入呈现较快回暖态势。
项目备案主官领办
前期谋划助推建设进度
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成效,离不开前期所做的各项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务促进处处长朱永明介绍,我市尤其强调规划引领,对全市谋划打造的10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均采用SWTO分析法进行规划,做到“一带一规划”。同时我们要求各示范带立足自身优势,精炼选择合适主题,以凸显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
此外,为量化创建标准,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符合本土实际,在当时全省都没有可供参照内容的情况下,出台了《温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标准》,对各县(市、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内容进行了精准指导,并成为年终考核评分的重要准绳。去年,按标准评分结果进行排名后,有两条示范带未获通过,将在今年提升重建。
另外,为更好把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质量,温州实施示范带建设项目备案制。每年初,将各县(市、区)当年打造的示范带的示范图和建设项目印制成册,列出领办人、建设范围、计划投资额、项目清单、双月进度目标等要素,并对表备案手册进行实时督导。
同时,为了加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组织领导和支撑保障,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行县(市、区)党政一把手领办制,明确职责,挂钩考绩,进一步提升了示范带的建设质量。在已建的51条示范带,县(市、区)书记领办27条,县(市、区)长领办24条。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成年轻人双创热土
得益于前期谋划充分,温州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在产业发展、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基层治理、就业增收等各方面都已显现成效——
去年,推动社会资金下乡257亿元,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接待游客、直接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16%。新增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机制改革、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改革等三项国家级农村改革试点。乐清列入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瑞安曹村镇获去年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以示范带建设推动外出青年返乡回报农村,成为这些成效中尤其值得关注的一点。
80后徐大华回到老家山福镇西坑村,以服装行业的经验和包装意识,让农产品向小包装零食靠拢。不仅搞活销路,也让困难户多了收入。80后蔡树一,回到洞头边开办民宿边培训街舞,还坚持他的绘画爱好。90后双胞胎兄弟胡慧溪胡植柱,从意大利回到老家文成,开设工作室传承石雕技艺。
他们不仅为农村发展带来新生活力,更成为在后疫情和新常态带来的经济波动下,开展创业创新的范例。
“山水雁楠”“红都绿野”
创新打造升级版精品带
如今,温州将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山水雁楠”和“红都绿野”两条乡村振兴跨区域精品带。将它们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升级版,打造成为我市展示乡村振兴成果的“重要窗口”和金名片。
前者涉及乐清永嘉,将力争打造成自驾游度假胜地和乡村田园风光、民宿群和山水诗歌旅游目的地。后者涉及瑞安平阳,将力争打造成红色旅游和教育基地、耕读文化体验地和“三位一体”改革示范区。
两条跨区域精品带中,既包括大荆石斛田园综合体、雁楠飞最美公路、源头特色村、曹村田园综合体、吴山风情小镇等一批我市知名农旅融合项目。还包括梅屿“三位一体”改革实践基地、下山头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等改革项目。
下一步,温州将持续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跨区域精品带建设,尤其是将项目建设和产业导入作为重中之重,并突出亮点项目和标志性项目建设,以此作为凸显主题、促进投资和培育主导产业的点睛之笔。同时还要通过多种样式、多种形式宣传推介示范带建设成效,让市民尽早享受建设成果,让乡村尽快获得经济效益,真正达到共建共美共享。
乡村故事
赵海秋:
被阿尔卑斯的云,带回了故乡
本报记者 张睿
赵海秋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生活了20多年。她喜欢旅游,尤其喜欢阿尔卑斯山脉的旅游胜地多洛米蒂。“那里的云,看了让人想留下来”。
去年,她回到老家文成。在南田镇武阳村,她发现这里的云,和阿尔卑斯的一模一样。她躺在懒人沙发上看了一整天云。就这样,“我被这里的云,带回了故乡,开起了民宿”。
民宿名字叫乐云山,位于紧邻武阳村的梅树村,共有10间客房,配备茶室、酒吧、书房和观景平台等设施,获2019年度省级白金宿。
一位法国学者曾来到乐云山。没等赵海秋开口,就和她说:“这里的云,太像阿尔卑斯,让我想起家乡。”于是,他在这里住了3天。共通的国外生活经历,让他们成了朋友。让他流连的,还有女主人的手艺。他评价赵海秋做的西餐,是他在中国吃过最地道的。
故乡的云和他乡的西餐,成了乐云山的招牌,让这里成为文成新晋的知名民宿。本来想着旺季经营民宿,淡季回到意大利。这让赵海秋开始重新考虑生活节奏——
就算是飘来飘去的云,也会有停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