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
山的挺拔与稳健,海的宽广与深沉,塑造了象山的文化性格。当年“煮海”,如今“休渔”,这里的人们懂得大海:她赐予人类生命与财富,她也需要得到人类的珍惜与呵护。仙丹渺渺何处寻?且看此浙东古城,青山永不老,碧海映蓝天。
浙江文化名城
早在6000年前,象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塔山文化”。数千年的悬河长挂,象山在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文脉时,象山人民也早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百里海岸,千年渔乡”,喜欢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祖祖辈辈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文化形态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大海赋予了他们“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
象山,一个“美丽的传奇”:它的“不老”文化令人向往,它的海防文化令人感叹,它的海商文化源远流长。六千多年的塔山文化遗址、明清海防文化遗址、古陶窑、古沉船等文物点遍布城乡;象山渔鼓、龙灯、鱼灯、竹根雕、渔歌号子、剪纸等民间文化代代相传;徐福东渡传说、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富岗如意信仰等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到象山,渔具、渔船、渔场、渔港、渔讯、渔灯、渔歌、渔曲、渔鼓等原生渔文化俯拾即是,这些都是象山“美丽传奇”的传承。
蓬莱仙岛、东海明珠、天然氧吧、海山仙子国……当人们徜徉象山境内,尽情享受着一幕幕如诗如画的海岛风情时,脑海里不禁会浮现出种种有关象山的美誉。但这种种美称似乎都不足以涵盖象山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奇特的山海景观,于是早在南宋时期爱国名将文天祥便写下了“海山仙子国,万象画图里”的绝代佳句来描绘象山奇特美景,流传千古!
发现象山:
美丽传奇造就象山“不老”精神
象山是三面环海一路穿陆的半岛,它从昔日偏僻落后的边陲小县发展成为今天的海洋经济大县、海洋文化大县。海洋赋予了象山生命,更赋予了象山精神。从此,它的“不老”文化令人向往,它的海防文化令人感叹,它的海商文化源远流长。
五彩纷呈的渔文化
象山的渔文化应溯源于境内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从两期发掘出土的文物看,居住在今县城南庄平原的先民就已学会以海为生,大量的陶制品留下了他们亲手描绘的水波纹以及贝壳印痕。相继发现的姚家山、红庙山和茅洋庙山头、高塘岛朱门村新石器遗址都在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象山的文化根系散发着浓郁的海味。
在长期与海共舞的实践中,象山的先祖学会了打船、织网,制作各类船具、各类网具,掌握了出海、归航的时间、气候、海上作业的一系列程序,包括劳动禁忌、服饰要求等等,形成了与内陆和山地文明迥异的独特的以渔为核心的文化现象。以这种物质性的文化现象为出发逐渐成形的渔区风俗、信仰和崇拜与劳动伴生的号子、歌谣、传说、故事等精神品质的要素开始丰富渔文化。象山县从宋末开始流传的妈祖神话,到元代建的妈祖庙,给县人生活带来了全方位影响。妈祖的庇国护民、救苦救难、乐施善助、孝义节烈的精神,几乎成了全县人的性格,特别是渔区百姓的性格和传统美德。
令人感叹的海防军事文化
大凡有海的地方,就有海防,但是像象山一样具有严密防御系统的,和在岛上留下如此巨大古兵营遗址的,在国内屈指可数。
可能由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以运销瓷器为主)必经之中转站的原因,也可能附近的岛礁便于海盗、倭寇以及其他外来民族的盘踞或登陆的跳板,自元代以来,特别是明洪武年间开始,在晓塘、东门、石浦、昌国、松岙、东陈、丹城、爵溪、涂茨、钱仓、贤庠、黄避岙、西周、泗洲头、新桥等地山岙、山头设立了近60个卫、所、寨、堠、巡检司、台,数量居浙江省的三分之二。它们首尾相望,组成了环岛海岸线的一张巨大的防御网。这些军事设施是冷兵器时代国人的钢铁长城。目前尚存遗址的有丹城赵岙巡检司赤坎游仙寨(省级文保单位)爵溪的周家山堠(保存完整)和东门岛昌国卫旧址。石浦的二湾摩崖石刻和红心寺摩寺摩崖石刻均记录了宋至明抗倭寇等将士的上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战斗情怀。
源远流长的海商文化
历史上明州(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的始发港之一,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已证实,吴越大量的丝织品和越瓷通过明州港走向世界,而这支庞大的船队自唐朝以来即将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向东南亚、西亚和非洲。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从现有考古发现,象山县的黄避岙乡陈岙唐代青瓷窑址,在唐时即能大量生产碗、罐、盘、钵、瓮等,是唐初著名越窑之一,东塘山宋代青瓷窑址,证明象山县的青瓷生产从未间断,产品融入了滚滚的海上丝路。
象山历史上的海商活动主要集中于南部的石浦一带,石浦是海商文化的桥头堡。石浦南关桥外的闽广会馆(重建于康熙年间)、延昌的三山会馆(清嘉庆间建)虽然都与妈祖济困救难有关,但无疑它们促进了当地与福建、广东之间的人员交往、物资交流。旧石浦市场之开放、商业之繁荣、资本之集中、经营方式之世界性也是县内绝无仅有的。石浦从那时便是一个早已步入商业化社会和城市倾向的商埠。
就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殊的生活环境,给予了象山人特殊的气质和禀赋。几千年来与海相依,以海为生,孕育出象山人民海派精神风貌。
展现象山:
蓝天碧海赋予象山新兴生命
世代以海为生的象山人,早已烙上了海洋文化的印记,并造就了其“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神。如今,象山又赋予了海洋文化新的生命,并使其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强大催化剂。长期以来,象山县十分重视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近年来更是把打造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作为关系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
保护、梳理、挖掘先人海洋文化遗产,是象山建设现代海洋文化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近年来,该县保护发掘了塔山文化遗址、海防遗址、古陶窑、古沉船等文物点,整理重现了象山锣鼓、龙灯、鱼灯、竹根雕、渔歌号子、剪纸等民间文化和赵五娘、陶宏景等民间传说。2004年,象山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渔文化研究会,动员全县文化界人士开展与文化资源相关的调查、保护、研究工作。在开渔节期间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渔文化学术研讨会”。
城区文化、乡村文化、节庆文化是象山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三大重要载体。每年的人民广场大型文化活动是象山人的文化大餐,舞龙大赛、健身舞蹈展演、新春大型灯会、社区戏曲专场演出等层出不穷。“文化春风遍象山”活动的广泛开展,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乡村的角角落落。节庆活动则成为了象山海洋文化的最佳展台。自1998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的 “中国开渔节”,赋予传统渔文化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并跻身国字号民俗节庆活动。“三月三,踏沙滩”、海鲜节等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民俗资源,成为展现象山独特海洋文化的一张张精美名片,深受群众欢迎。
在城市规划及旅游建设方面,象山也注重融入别具一格的海洋文化特色。他们相继建造了一批能体现海洋文化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和雕塑,凸显滨海城市特色。同时,把散布半岛各处的旅游景点、文物遗址、民俗风情区串连起来,形成一条生机无限的滨海文化通道。并打造“一区三带”的旅游构局,目前,象山县已形成了以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石浦渔港、红岩、檀头山、花岙岛、渔山为重点的海洋生态旅游文化。
海洋文化建设的推进,极大地激发了象山人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勇气。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象山人凭着一把泥刀,闯荡大上海,风餐露宿,百折不挠,渐渐地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凭的就是渔家子弟敢闯、诚信、豁达、开放的秉性。近年来,象山的“鲁班”传人使该县建筑施工产值以每年约40%的速度高速增长。如今象山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建筑经济成为该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海洋文化建设还直接推动了象山海洋经济的发展。2006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占全县GDP的5.1%。当年全县接待游客2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5亿元。同时,象山的竹根雕产业已有一定基础, 全县专业从事竹根雕生产的有200余人,国家级竹根艺大师3人,大小企业52家,年产值600多万元。影视产业也已起步,象山影视城利用其独特的风格和优美的滨海风光, 相继接拍了包括《神雕侠侣》、《碧血剑》、《大明王朝》、《少年杨家将》、《水浒英雄谱》等在内的多部央视著名影视剧, 跻身“全国十大影视拍摄基地”行列。影视城已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超过1287万元。象山影视城已正式挂牌成为浙江省影视拍摄基地,标志着象山县影视文化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实现象山:
创新创意共建象山和谐文明
海洋文化塑造了象山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早在1993年,象山渔民就向国家提出了禁渔的呼吁,推动了为期2个月的休渔期正式在沿海地区的捕捞作业中出现。近年来,象山人通过“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寻找净海行动”、“渔家女致信向全世界发出倡议”等一系列活动,使得海洋环保观念家喻户晓。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当代先进海洋文化,必然是先接纳和传承本民族海洋文明,继而展望未来的。如今,象山县也已明确目标:2010年前建成国家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2011年建成全国文化先进县。精心打造与“花园半岛”,“休闲象山”建设相协调的“人文半岛”,积极创建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半岛文化圈”,到“十二五”末,把象山建设成海洋文化强县,成为宁波的文化生态区和文化休闲区。
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创办各种与海洋主题相关的民营博物馆,提高海洋文化的影响力。深入挖掘、提炼滨海史前文化、渔文化、盐文化、海塘文化、海防文化、海商文化等海洋历史文化,丰富象山历史文化内涵,展示象山历史发展的痕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积极探索公共文化建设,借民间力量筹建博物馆群。
广泛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放映渔业科教片、举办渔乡文化旅游节、海岛生态旅游、渔俗文化节和渔民运动会等适应当代渔民群众“求知、求健、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把文化创意理念引入中国开渔节活动中,将传统海洋文化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现代包装、重新诠释,研究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设计、现代组织演绎海洋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益于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新的海洋文化业态,打造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紧紧围绕“海”和“渔”两大文化核心,深度开发和挖掘海钓旅游业、海洋旅游业、渔文化产业、影视业等地域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影视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象山竹木根雕等工艺品,着力提升象山运动针织服装及海鲜餐饮等商品的文化附加值,科学开发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重点扶持影视动漫产业、渔文化产业、竹根雕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区块。
象山文化关键词解读
渔文化
象山县的渔文化是特色文化所在。在长期与海共舞的实践中,我们的先祖学会了打船、织网,制作各类船具、各类网具,掌握了出海、归航的时间、气候、海上作业的一系列程序,包括劳动禁忌、服饰要求等等,形成了与内陆文明迥异的独特的以“渔”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塔山文化
溯源于境内的塔山文化,距今已有6000余年历史。塔山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最靠近海洋的山坡遗址。“塔山文化”以代表宁绍地区河姆渡文化之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序列,遗址中大量人体骨架、大型兽骨和各类器物的出土,为研究体质人类学和东南沿海的地理环境变迁、当时社会情状,提供了极为可贵的实物资料。
养生(丹)文化
从秦汉到清代,帝王遍寻长生不老药,从而衍生炼丹术,而象山就是我国最早的炼丹发源地之一。相传早在唐朝以前,陶弘景在西山炼丹,故象山县城雅称“丹城”。蓬莱仙岛的传说、炼丹术及其文化,是中国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这也正是“不老岛”的文化支撑。
海防文化
象山县拥有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自象山港口至南堡,象山半岛岸线的“烽堠”、“炮台”随处可见。卫、所、烽文台、炮台等军事设施要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二,留下了一笔古代军事设施、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
海商文化
历史上明州(宁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象山从北至南的200里航道,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从现有考古发现,象山县的黄避岙乡陈岙唐代青瓷窑址,在唐时即能大量生产碗、罐、盘、钵、瓮等,是唐初著名“越窑”之一,东塘山宋代青瓷窑址,证明象山县的青瓷生产从未间断,产品融入了滚滚的海上丝路。
盐文化
象山制盐的历史可追朔到汉代,当时用土法零星制盐,所谓土法,传为直接用海水煎煮,古人称“熬波”。晒盐产生的文化就是盐文化。晒盐技艺曾深刻地影响着象山人民的生活和文化,并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外文化交流
早在秦代,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之药从象山蓬莱山出发东渡日本。南宋时,灵岩寺主持,中国禅宗临济派著名高僧兀庵普宁在公元1260年东渡日本传教,后来成为日本禅宗中的“宗觉派”的宗祖。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右佥都御史县人俞士吉奉使朝鲜。公元1406年又以礼部侍郎衔出使日本。
照片由象山县摄影家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