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再崛起——浙江都市经济圈发展巡礼之金义篇

来源:浙江日报 2013/09/10 发布时间:2020-12-01 浏览量:14

今年5月,网络奇人马云卸任阿里巴巴CEO、转身“菜鸟”再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就选中了金华。

马云要在这里打造一个新的“商业王国”。这个被称为“中国·金义电子商务新城”的电商物流项目,如今已开工动建,占地1500亩,总投资150亿元,计划5年内建成。届时,这里的年网购交易额将达到1000亿元,集聚1万家商户、6万人口,与“世界超市”义乌小商品市场比翼齐飞,成为全国骨干物流网的重要节点和全国电子商务的核心物流中心……

金华是个神奇的地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这方深陷浙江中部的黄土地上,先后崛起了一批知名小城市、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全国最有影响的影视文化城、名扬海外的小五金生产基地、闻名全国的新农村样板……现在,在新都市、新经济的催化下,各种能量重新集聚,一个更加壮阔、宏大的“浙中板块”,又在这片黄土地上悄然隆起……

金义新区,

一个新的爆发点

在金华至义乌的途中,无论走高速还是省道,都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标牌:金义都市新区。

金义都市新区是浙江中部的一个新地标。她坐落在金华和义乌两地之间,由金东区的孝顺、傅村、曹宅、塘雅、澧浦5镇和义乌市的佛堂、义亭、上溪3镇组成,总面积30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面积120平方公里,集聚人口100万人。她承载着金华人新的梦想。

马云的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园就选址在这里。

盛夏,我们顶着烈日走进这座建设中的新城,一条双向八车道的康庄大道拉开了现代都市的气魄和风貌。这条东西走向的金港大道,是金义都市新区的中轴线,全长100多公里,除了沟通金华、都市新区和义乌这三个重要节点外,东向一直延伸到东阳和横店,西向贯穿金西新区,被誉为“百里都市大道”,与衢州市对接,就像浙江中部的一架脊梁骨,支撑起金义都市新区的整体框架。

日头正盛,来自东阳的投资者汪昶华又开车来到这个寄托他创业梦想的都市新区。他的新厂房正在兴建中,过不了多久,一座占地47亩的新厂区将拔地而起。汪昶华的金羿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是金义都市新区首批签约入驻的13个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将成为这位“80后”科技型人才全新的发展平台。

“这里离义乌和金华都只有20分钟车程,一头是国家级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一头是我省现代服务业试点城市,左邻右舍的这两处试点,蕴含着企业所需要的丰富资源。”汪昶华信心满满地说,国际贸易和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任何改革实践都必然惠及到周边企业,他们选择在这里落户,可以左右逢源。在他看来,金义都市新区是浙江中部又一新的“爆发点”,谁先认识到谁就能赢得机会。

事实上,汪昶华脚下这片土地,一年前还只是黄土覆盖的广袤丘陵,如今已成为一个巨大工地,经过整理后的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已经形成,公路两旁,三三两两的蓝色厂房在飞快“生长”,密集的推土机仍在不断地穿梭奔突,强夯机不时撞击地面,发出阵阵巨响,向人们展现一派勃勃生机……

如果将浙江地图进行对角折叠,它的中心点便是金华,金华因此也被称为“浙江之心”。

然而,这颗“浙江心”长期未能有强劲跳动,尽管这里散播着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市群,但终因“群龙无首”,形不成有强劲带动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虽然县域各有突破,但整体未能“走出盆地”。

“要实现从打工型产业向创新型产业的转变,必须走要素高度聚集、对区域发展有强大引领和引擎作用的都市型发展道路。”2012年春,金华市委深刻感悟到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缺陷,果断作出一项大胆决定:突破行政区划束缚,创立金义都市新区,实现义乌活力和金华潜力的对接、叠加,再造浙中新优势。

机遇也随之而来。去年,金华市被列为国土资源部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验区,金义都市新区的这片黄壤低丘自然成了试验目标,3.8万亩、约2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一步落实到这片涌动着开发激情的新区。

“金义都市新区只是个平台,关键看能否吸引高端人才、高端项目的落户。”金华市常务副市长金中梁说,都市新区不是经济开发区,更不是城市的简单平移和复制,而是要能营造生态环境、体制环境、人文环境,让各种要素在这里高度集聚和快速流动,实现聚合反应。

从引得进高端项目、留得住高端人才、安得下高端客户的目标高度,都市新区对城市规划进行全新的阐释,把田园、亲水、智能、便捷、舒适等后现代的理念融入这方新生的土地,把新区定位为“田园智城”、“浙中水乡”,建设一座生态化、智能型、组团结构的生活之城。

他们这种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最高准则的都市理念,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一批名家大腕、商界巨子纷纷前来考察洽谈。

阿里巴巴的电商物流园来了,银亿集团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来了,金满湖文化创意园项目来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总部来了……在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金义都市新区引进了25个大型项目,总投资469亿元,浙中这个一度深陷的盆地,一下子崛起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为主体产业的新经济高地……

一号产业,一声新的集结号

从远处看去,坐落在金华市李渔路1118号的创新大厦,与这座城市里其他的写字楼并无两样。

10年前,网络游戏高手、金华小伙张秉新察觉到网游装备交易的商机,在这里创立了国内首个虚拟游戏装备交易平台5173.com。现在,这个由张秉新等3个年轻人创办的虚拟游戏服务网站,业务已涉及信息技术研发、电子商务交易、第三方支付服务等领域,围绕网游虚拟物品交易,先后开发出担保、寄售、自助交易、求购、代练等服务和游戏币交易、账号交易、点卡交易、装备交易等功能,赢得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华登国际等世界著名风投机构的多轮投资。去年,这家“不发生实际物流的产品交易服务”网络公司,销售额突破90亿元,交易量占全国网络公司第21位,不到1万平方米的楼面,实现税收1亿多元,解决就业3000多人。

与“5173”一路之隔的浙江天格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它创办的9158网络视频社区,则是一家专门为网民提供娱乐和草根达人秀场的社交平台,运行5年,这里汇聚了大批草根明星和平民偶像,现在是中国最大的网络娱乐社区,每天新增12万名用户,签约的网络演职人员超过2万名,去年的交易额超过10亿元……

这,只是金华网络经济的冰山一角。

据统计,目前仅金华市区就集聚了近400家网络企业,其中有“中国商业网站100强”企业3家、“中国行业电子商务100强”企业9家;“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1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1家。去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近1000亿元,相当于1.5个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交易量,而且年均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在40%以上。

这就是网络经济的神奇。不用大片厂房,不需大量物料投入,看不见烟囱,没有废弃物,而仅仅用几台电脑,把人的各种创意通过一条光缆输送到千家万户,去满足消费者的种种需求。

“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一方面通过网络技术的开发运用,不断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网络产品和服务功能,实现可观的增值服务收益;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实体经济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带动性,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金华市委副秘书长潘改良说,金华市委正是看到这里的玄机,决定把网络经济确定为全市转型发展的“一号产业”,并成立全国独有的“网络经济局”,对网络经济实施统一的规划布局和服务指导。

金华以至整个浙中地区,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地理位置、人才结构都不具备明显优势,传统的发展路径,要实现赶超几乎没有可能。潘改良说,而发展网络经济,金华则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金华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网的枢纽城市,拥有两条国家一级和10条国家二级光缆干线;建有浙中第一个双线接入的国家A类互联网数据中心,是全省第二大信息传输交换枢纽;中国电信集团在金华建设国家宽带互联骨干网浙江第二出口,相当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在金华开了一个口子,出口能力达到省会城市标准。此外,金华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城域宽带主干网、移动通信网、通信业务等基础指标均在省内领先。

现实优势集聚了大批网络企业,“一号产业”更像是一声新的集结号,令各路网络英才纷纷向浙江中部聚集,电子商务、软件和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数据中心、文化创意……金华市开辟了3个、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但还是安放不下这些奔涌而来的新经济主体,原来一直被闲置的旧厂区、旧厂房,一夜间都成各个网络公司的据点,不显山、不露水,一个产业高地在不经意间悄然隆起……

网络经济也催生了“世界超市”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转型升级。

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8公里之遥,是个叫青岩刘的村庄。中午时分,我们走进这里,空荡荡的巷子里,走到底也见不着几个人。但是,只要走近街边的楼房,立马就能发现奥秘所在。竖起耳朵在村子里走一圈,满耳都是包装快递时撕胶带的“嗞嗞”声,“叮咚”“叮咚”的消息提示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

原居民不到2000人的青岩刘村,依靠小商品集散地的环境优势和网商发展的潮流成了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处处弥漫着电子商务氛围。目前,青岩刘村驻有2000多家淘宝网店,一年在网上卖出商品超过8亿元,淘宝网上交易超过50万笔的“金冠”店铺,十分之一在这里。许多生产商如今也加入网商队伍,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形成新型网络商业巨头。

经营面积达470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7万个商铺,经营16个大类、170多万种商品,年交易额连续22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然而,在它的周围还有5万户网商,据义乌统计局的粗略统计,义乌快递国内日均出票量为55万件,国际快件日出票量为20万件,这些都通过网店售卖出去的。

“日均总量75万件的出票量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一家国内知名快递公司在全国各地的一天业务量总和。”义乌市政府口岸管理办公室主任叶国江说,这就是“网络经济”的神奇效应。

浙中板块,一方新的增长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最负盛名的两个地方是:义乌和横店。

东阳横店影视文化基地,它的实景拍摄基地已远远超过美国的好莱坞。目前,这里已拥有13个游览观光景区、28个影视拍摄基地,去年接待剧组150多个,平均每天有10个以上剧组在这里拍电影、拍电视,自2004年设立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以来,已累计拍摄各类影视剧3万多部(集),遥遥领先于全国所有影视拍摄基地。去年,横店影视文化城实现营业收入202.5亿元,缴纳税收19.63亿元,接待剧组成员和游客1200万人次。

1200万人次,相当于东阳市常住人口的15倍。而距横店仅30公里之遥的义乌市,每年的商贸游客也有1000多万人次,两股人流相加,构成庞大的客流资源,如果每人消费500元,那就是100多亿元。然而,一直以来,这两拨天量人群却“老死不相往来”,没人把它看作可以互相借助的巨大资源。

现在,东阳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正在着力推行“文化全域化战略”,借助各种人文资源,把来义乌做生意和到横店看拍电影、拍电视剧的游客,拉到东阳来“住一宿”。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东阳市正在对全域的山河进行重新安排。一是要建一条以横店为核心的江滨影视带,把1700多平方公里内的古村、古街、老屋、竹林、山水景观全部纳入,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二是以东阳木雕工艺为核心,通过世界手工艺大会、中国木雕博物馆、工艺美术中心等展会,尽情展示“百工之乡”的独特魅力;三是以卢宅古民居为核心,把李宅、蔡宅等拥有人文底蕴的民居大宅、乡风民俗连缀起来,诠释“建筑之乡”的文化底色;四是以东阳江为核心,把南江水库、横巾水库等水系打造成“美漫水城”……

“人的生理消费是有限的,而且受物质资源的限制;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则是无限的,物质消耗不多,而且可以永续利用。”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说,产能过剩只是物质产品生产过剩,而满足人的精神愉悦需求、个人成长需求、家庭和谐美满需求的文化产品供给还远远不够,东阳的“文化全域化”就是要做大这块蛋糕。

其实,信奉“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的义乌人,也知道来横店看风景的这拨人流的巨大商业能量,只是碍于行政区划的阻隔,缺少引流的机制和渠道。现在,一个都市圈把两者圈在了一起,两个巨人的握手,让双方都赢得了“客源倍增”的效应。

1957年,法国学者简·戈特曼提出“都市圈”概念,很快便风靡全球。

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都市圈的发育程度便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分割,可以建立一个不被行政规划和垄断力量所扭曲的共同市场,能保证区域实现劳动力市场、生产要素市场、资本要素市场和商品要素市场的有效整合。

正是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星星点点的浙中城市群从“盆地”走向“板块”,向着更高远的目标再出发。

“永康五金”原来仅是永康县域内的一种“块状经济”,现在却是闻名世界的区域品牌,生产基地已经扩散到缙云、武义、金华、兰溪等整个浙中地区,年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永康本土仅占三分之一,但所有五金企业都是“永康五金”产业链的自然延伸,背后无不涌动着要素的交互流动。

“这种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有效整合了各地的资源优势,实现‘板块效应’。”永康市副市长吕群勇告诉记者,随着生产基地向周边辐射,永康一举突破了土地要素制约的困境,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五金产业龙头地位的确立。现在,永康市集聚了500多家五金企业总部,是全国8大五金行业的标准制定者,设有中国五金工业产品设计中心和研发中心,全国五金产品检验测试分中心,全国五金产品出口基地和物流中心……

在金义都市区的规划中,丽水的缙云县和衢州的龙游县囊括其中。这两个“域外兄弟”,原来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一直很纠结:云飘何处?龙游何方?如今,打通了要素流动的梗阻后,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方向感:缙云一心一意接轨永康五金,融入金义都市圈;龙游的战略取向是:向东、向东、再向东,借助衢江航道复兴计划,水陆并进投奔金义都市区。

破除“盆地意识”,拥有更大的世界。在都市区的号召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各种能量正往这里集结。“浙中板块”无疑是浙江一方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