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赶大“烤”——浙江抗击罕见高温干旱纪实之一

来源:浙江日报 2013/08/19 发布时间:2020-12-01 浏览量:12

热浪滚滚,旱情汹汹!7月以来,60年来气温最高、持续时间最长、降雨量最少、蒸发量最大的极端灾害天气袭击浙江。

稻田干涸、茶树枯萎、山塘见底、饮水困难……据省防指截至8月15日16时的统计,我省11个地市90个县(市、区)中有81个受旱,作物受旱面积696万亩,其中干枯面积合57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75.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大牲畜11.8万头。

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人不由为浙江捏了一把汗: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转型升级正全力攻坚,多重压力叠加下,浙江能否化解这场不期而遇的挑战?在发展和民生的双重考验下,党委、政府将交出怎样的执政为民答卷?

面对历史罕见高温干旱,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围绕民生优先这个防旱抗旱第一原则,抗灾救灾有条不紊,各项基础设施厚积薄发,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以身作则,农技人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群策群力,努力将高温干旱造成损失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群众生活正常,社会平安稳定。

眼下,虽然高温渐缓,但战高温、抗干旱、护民生的一曲江南壮歌仍在继续。人们有理由相信,已经扛住自然灾害考验的浙江,一定会交出一份科学发展的“全年红”成绩单!

灾情就是命令,民生压倒一切

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都是对以人为本执政方针的一次检验。

面对7月以来持续发酵的高温干旱,浙江警觉早、行动快,早在7月中旬,全省各级防指就进入了防旱抗旱状态,应对机制全面启动,应对措施稳步开展。

“快”的背后是“情”。正是基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情怀,才有行动上的快。浙江在这场攻坚战中的应对,正是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

7月下旬,面对日益严重的高温热浪,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分别作出批示,要求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防备高温热浪对农业生产、供水供电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尤其要关心户外工作人员的防暑工作,努力改善劳动生产环境,避免对健康造成损害,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防范火灾等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字字句句,尽显民生情怀。

7月25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全面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好高温天气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和问题。

高温下,用水用电保障最关键。7月26日,夏宝龙来到省电力公司,要求全省各地和供电、供水等各有关部门迎难而上,为城乡居民安全度夏提供能源保障。8月1日,李强深入杭州抗旱一线,要求努力保障用电用水,确保百姓安全度夏。

群众疾苦就是第一信号!7月28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单位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工作,严格执行高温津贴发放规定。抗旱最需要的是水。为了百姓生产生活用水,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消防车送水、抗旱队找水……全省几十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临时解决。

持续高温,杭州城区日用水量创下159.17万吨的新纪录,几乎达到杭州市区供水能力极限。杭州市拟定有序用水应急预案,明确首先保障市民生活用水需要,必要时企业让水于民。

民生用电优先保障。7月30日,浙江紧急将有序用电方案由B级调整至C级,把保障居民生活用电放在第一位,并优先保障医院、学校、铁路等涉及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等重要用户的用电需求。

步入8月,极端高温屡破纪录,浙江抗旱保民生的力度同步加大。

8月11日,李强再次冒着酷暑到杭州龙井茶园察看旱情,并赴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工程察看应急引水情况,要求把确保旱区群众能喝上干净水作为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

8月12日,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抗旱工作,夏宝龙再次强调,要把保生活摆在首要位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解决部分群众的饮水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防暑纳凉的问题,加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水利发力机制高效

旱灾中,这是一份令人心安的数据:

7月30日,高温炙烤已近一个月。截至这一天的上午8时,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253亿立方米,蓄水率为79.1%,蓄水率接近常年,相比2003年的大旱之年,蓄水量同期增加了60亿立方米。按照这个蓄水率,浙江主要供水水库还能保证50到80天的正常供水需求。

防旱抗旱,水是最宝贵资源。有水不慌,有水心安。水从何来?

连续10余年喊渴的乐清,今年高温干旱,用水却有了充分保障。这得益于去年正式启用的楠溪江引水工程。7月31日,随着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大功率水泵的轰鸣声,清澈的富春江水沿着60米宽的引水河道向浙东大地欢畅流去,截至8月14日傍晚,共有6500多万立方米的富春江水润泽浙东大地,水量相当于6个西湖,有效缓解了沿线各地旱情。

近十年来,我省建设了一大批这样的引调水工程:舟山大陆引水工程、长潭二期供水工程、温州向洞头供水工程、象山县白溪引水工程……

此外,近年来我省新建和加固了一批蓄水工程。合溪、沐尘、周公宅、老虎潭、佃石、凤凰等一批大中型水库建成蓄水。并且,通过千库保安和强塘固房工程,一批水库蓄水功能也得到了恢复。据统计,与2003年相比,全省新增水库库容达到64.6亿立方米。

在德清,连续高温干旱,西部山区村民却基本不缺水。奥秘就在于近年来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的147组集中式供水点、360座供水池,受益村民超过1万户。

在海岛,一批海水淡化厂的兴建,也让我省民用海水淡化总生产能力达到了每天5.37万吨。

正是这十年来坚定不移投巨资建设的一大批水利工程,才让浙江在这场60年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灾害面前,较好保障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为打好防旱抗旱攻坚战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浙江不断探索建立健全防灾抗灾动员机制。7月26日,浙江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各项防旱抗旱举措有序展开。省防指、省水利厅迅速协调有关市、县,开展跨流域调供水。乌溪江引水工程由衢州向金华跨市供水,浙东引水工程萧山枢纽向绍兴、宁波、舟山等地供水。列入国家防总计划的12支县级抗旱队伍,在这次防旱抗旱攻坚战中快速反应、勇当先锋。全省各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各地加强农产品产销衔接,保障重点农副产品不断档。省气象局启动高温热浪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并全面部署人工增雨抗旱工作,40支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24小时随时出击……

科学调度形成合力

“洪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面对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浙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科学调度一切可用资源,发挥出防旱抗旱的最大合力。

今年汛期一开始,浙江就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未雨绸缪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蓄好出梅前最后一库水。统计显示,出梅时浙江大型水库蓄水量较入梅前增加了31亿立方米,为抗旱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因应高温旱情发展,水资源调度快速反应、科学调度。

7月31日,我省最大水资源配置工程浙东引水工程开始应急供水。宁波市启动姚江应急抗旱调度,姚江进入节制供水期。温州从珊溪水库引水,向瑞安陶山等供水困难地区供水;嘉兴向上塘河水系翻水;金华协调乌溪江引水工程向乌引灌区引水……

一边是地面调水,一边是空中增雨。截至8月16日,全省已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46轮次,累计受益面积7.87万平方公里,估算累计增水2.943亿立方米。

7月24日下午1时20分,浙江省用电负荷创下新纪录,达5463万千瓦。7月30日,浙江紧急将有序用电方案由B级调整至C级。省电力公司一方面充分挖掘省内发电能力,一方面全力争取最大外购电力,从7月1日到8月8日,外购电量达109亿千瓦时。华东地区最大火电厂之一的浙能嘉兴发电公司克服困难和压力,自7月23日起,日发电量已连续突破1亿度大关,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用电需求。

防灾减灾,农业是重点。省农业厅紧急启动农业自然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全省各市、县(市、区)农业部门先后组织490个救灾服务组、农技“会诊团”,319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抗旱。全省上下总动员,协调解决农业抗旱救灾物资的供应和调配;抢抓时间和进度,充分做好补种或改种农作物的准备。

截至8月13日,浙江已投入抗旱人数160.9万人、抗旱设施14.5万台套、抗旱资金3.85亿元,抗旱用电5794万度、用油3047吨。抗旱浇灌农作物1408万亩,临时解决饮水困难人口58.5万人、大牲畜17.4万头。

科学调度、有序应对,让全省各地干部群众忙而不乱、心中有底。在杭州西湖龙井茶最大产区梅家坞村,村民只能通过水泵从3公里外抽水灌溉茶园,但村民们轮流值班,分批浇水,实现了宝贵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干群同心共渡难关

灾难,更是一场精神与意志的考验,一场人与人关系、干群关系、全社会凝聚力的检验。

叶定英是松阳县新处绿谷漂流负责人,干旱面前,是保自己生意,还是保受旱作物?他的选择是:打开拦水闸,为周边受灾茶园送去救命水。这还不算,他又自己掏钱买了台大功率水泵,免费给村民使用。

天台县平桥镇下曹村,面对仅存的7万吨水,是用来养自己的鱼,还是浇别人的田?养鱼户蔡显中选择了后者。

灾害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助。这也是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客浦村人的集体选择。

面对持续高温干旱,有一座让人羡慕的水库的客浦村人,在发现隔壁茅山村旱情严重后,为给茅山村900亩土地解渴,放掉了水库里近一半的水。受客浦村带动,桃花镇其他村也开始联系兄弟村互助抗旱。

8月12日,浙能集团所属的龙泉岩樟溪水电站继续开闸放水,哗哗清流从坝底泻出,流向下游。这是该水电站连续第12天开闸放水了。高温干旱以来,浙能集团遍布全省的11个水电站均放水抗旱,灌溉农田超万亩。

关键时刻,正是对党员干部心中有没有群众、能不能以身作则的最好检验。在浙江抗旱攻坚战中,基层党员干部无可争议成为抗旱救灾的主心骨。

衢州柯城区七里乡新店村,村两委干部将集体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取水工程。村干部带头出工出力。引水进村后,告别“水荒”的村民们奔走相告。

四明山革命老区宁波鄞州区章水镇杖锡村,党支部书记王继淼带着村干部深山寻水,解决村民用水燃眉之急。找到水源后,他又与党员干部一起带头捐钱,20多天来为村里修浚古井、添置水泵等总共花了10多万元。

宁海县胡陈港水库翻水站站长冯统瓞带着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一处处翻水点作业,全力保障水库周边1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高温持续,中暑、发烧的病人急剧增多,在杭州市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急救点,急救医生们随时准备跳上待命的救护车。7月以来,这里平均每天有250多名病人被抬上救护车,得到及时救治。

从农村抗旱一线到城市社区,浙江高温下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团结互助的光辉。在这个历史罕见的高温干旱季中,浙江人用一致的行动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信心答卷。

灾害过后,浙江前行的动力必将更加充沛。为浙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