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示范区建设,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摘自吕祖善省长《政府工作报告》
嘉宾:
省人大代表、永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淑芬
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 郑一方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吴晓波
浙江海洋学院教授 谢永和
日前,上海东华大学一场“霓裳曲”时装秀引来欧美客户热捧,新款版型最贵卖到上万元。它们的设计者和面料全部来自位于绍兴县的中国轻纺城。集聚在这个“布城”的近60家纺织创意企业或工作室,2010年创造的产值超2000万元。传统的绍兴纺织产业,又开一树新枝。
浙中也有新鲜事:永康、武义、缙云三地正式形成联席会议制,三地的政府头脑和经贸局长每年定期开三次会,专门协调研究永武缙五金产业如何抱团成长。
像绍兴纺织、永康小五金这样的传统块状经济,今后还将悄然嬗变。2009年9月,我省首次从全省312个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中确立21个进行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试点,大力推动其产业链的整合和价值链的提升。2010年,10月,我省新增示范区21个。
“十二五”开局之年,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议题,始终是两会代表、委员的重点关注。
做强“产业航母”,先破行政框框
一样的产业,分属不同县域,如何走出低价竞争的怪圈?永康、武义、缙云三地以一种创新的政府合作机制破了题。
“从竞争到竞合,一个好开端。”谈起2010年12月16日在永康召开的三地首次联席会议,省人大代表、永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淑芬十分兴奋:“未来3至5年后浙中可能就会崛起真正的‘五金航母’。”
这次会议上,由省政府牵头、三地共同编制的《永康(含武义、缙云)五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时代已经过去。
作为“五金之乡”,永康面临的尴尬在浙江不是个案。越办越多、越办越大的企业,让永康的发展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企业开始流向周围。据统计,永康流入武义的企业达800多家,流入缙云的也有100多家。几年下来,在永康、武义、缙云三地形成了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五金产业集聚区,但面临产业低端化、产品同质化的困境。
“打破区域界线,统筹三地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资源有效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产业共树、品牌共护、质量共创、平台共享,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刘淑芬认为。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次协调,在首次联席会议上,三地基本明确了各自不同的发展侧重点:永康的定位是“中国五金之都”、生产服务中心;武义将充分发挥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缙云的特色则是机械装备和特种合金材料产业。
不过,“行政框框”不是一天就能打破的。在采访中,也有代表、委员表示担心,联席会议制度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在税收、品牌建设等许多方面,仍需要省级层面进行协调、扶持。
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郑一方认为,受制于现行的行政、核算机制,不少问题需要在发展中研究解决。目前省里也在考虑实施省级专题例会、统一制定产业管理和服务制度、建立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等办法。
郑一方委员告诉记者,块状经济起步于千家万户的小作坊,难免同质化、离散化,而现代产业集群则是一个不可互缺、有核心竞争力的有机整体。从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关键就是整合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首批21个示范区中,永康五金产业集群是典型的“双跨”(跨行业、跨地区)型块状经济,一旦其转型成功,意义非常重大。
记者发现,在第二批示范区名单中,类似的跨区域型又有桐乡濮院秀洲洪合针织产业集群。人们期待着,打破行政区划的机制创新能为我省传统块状经济走向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开辟一条新路。
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扩容的21个示范区中,有7个与我省去年确定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衔接,如余姚节能照明及新光源产业集群、德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嘉兴港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等。
“与其他传统块状经济相比,新兴产业可能还比较弱小、规模不够大、产业链不完备、人才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甚至还需要哺育。”郑一方委员认为,但同时,这些新兴产业以人才、技术、互联网系统、云计算等为支撑,资金、技术密集,能耗低,对土地等资源要素要求不高。若发展得力,企业的盈利水平非常高。比如有的小公司,只占据一座写字楼,销售额却能超过10亿元。“近几年,我省部分新兴产业有简单集聚式发展的态势,但和趋于成熟的传统块状经济相比,就如同‘新生儿’,它们面临的不是转型升级,而是如何用新模式来培育壮大。”
日前,通过对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和广东六省市在金融危机期间(2007-2008年)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以及对浙江百强企业研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浙江制造企业存在严重锁定于低产业选择、低附加值出口、低研发驱动的路径依赖。
“这也是浙江块状经济的弊病。”吴晓波认为,发展新兴产业,一定要摆脱旧路径依赖,这是一个历史机会。吴晓波建议,一是要着力引进、培养领军型高端科技人才和能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管理人才;二是要加快产业化进程,积极引入创投机构,以拓展资金来源,分担风险。这些都迫切需要政府加以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引,提供要素支撑。
智慧与产业走得更近
窗外,今冬的又一场大雪漫天飞舞。浙江海洋学院的办公室里,谢永和教授忙着整理舟山船舶修造产业的资料。
谢永和是服务于舟山船舶修造产业集群的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之一,他打算尽早和组里的另外6名专家碰头,制订新年计划。
“过去一年多,我们基本上把整个舟山市规模以上的三四十家船舶修造企业走遍了。”谢永和告诉记者。一年来,专家组提出了6条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推广应用船舶建造精度控制技术,减少了造船加工、装配和焊接当中的无序与低效劳动,节约了造船成本;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点燃了企业的科技热情,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研发经费从120万元增长至800万元,大神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研发经费从80万元增长至600万元……
派驻首席专家领衔的专家服务组,也是42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一大创举。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先前152名专家已入驻首批示范区,目前又有149名专家被选定,将于春节前入驻第二批示范区。专家组下派时间3年,人员可以一年一轮换。在专家们的推动下,首批示范区已建成了17个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些公共的科技服务。
“不过还是有困惑。”一位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家组的精力、能力毕竟有限,不能穷尽整个行业发展方方面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他指出,包括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作可能对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有帮助。“希望今后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机制,使专家和产业、企业贴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