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粮计划,挖潜浙江农业

来源:浙江日报 2016/06/21 发布时间:2020-11-30 浏览量:13

核心提示: 浙江是我国第二大缺粮省,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突破人多地少的局限,深挖现有土地的种粮潜能?近年来,一系列加大种植补贴的利好政策,鼓励各地发展旱粮,为我省农业生产打开了新局面。

历经3年发展,渐成稳粮创富生力军—

旱粮计划,挖潜浙江农业

本报见习记者 黄珍珍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近几年,番薯、马铃薯、荞麦等旱粮,逐渐成为浙江人的餐桌新宠。我省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仅为36.5%,是全国第二大缺粮省。为了让饭碗里装上足够丰富的粮食,从2013年起,我省大力发展旱粮生产,3年来,旱粮生产已初步打开局面,成为稳粮的“生力军”。

粮食安全

找准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优质水田不断减少。据统计,我省平均每年减少10多万亩水田、12万亩水稻播种面积,仅靠财政扶持和单产提高来稳定粮食产量,并非长久之计。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浙江的粮食安全必须走多元化路子,增长点和突破口在哪里?在旱粮!”副省长黄旭明认为,在浙江发展旱粮生产很有必要,可以防御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病等原因造成的水稻大面积减产。

“浙江水田少,山地、园地、低丘缓坡等旱地资源丰富,旱地生产发展潜力大。”省种植业管理局旱粮专家蔡仁祥分析,从地理特征、气候状况、农民种植经验、销售市场等方面考虑,浙江具有生产旱粮的优势。

专家指出,我省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农业灌溉水十分有限,扩大水稻生产并不现实,而旱地生产有利于农业节水。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光水热同期的温和气候,也适宜发展种类多样的旱粮品种。

我省旱粮种植历史悠久,农民种植经验丰富,玉米、番薯、马铃薯、大豆等旱粮深受城乡居民喜爱。发展旱粮,既能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丰富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又能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另外,我省邻近上海及其他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便捷,消费习俗相同,文化相近,旱粮销售市场前景也很被看好。

据测算,我省旱粮尚有200万亩左右的增长潜力,但旱粮一直被忽视,生产水平低。只要改善基础设施,合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就能大幅提高单产。2013年9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旱粮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今年初,省农业厅、省粮食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抓好2016年粮食产销工作的意见》,拓宽旱粮种植补贴覆盖面、加大补贴力度。对旱粮种植基地50亩以上的,省财政每亩直接补贴125元;对在果园、菜园、林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50亩以上且套种面积达50%以上的,每亩补贴标准增加到60元。

旱粮产业

乡野新景观

北魏《齐民要术》中有“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故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等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农民就开始实行轮作种植。这一蕴含古人智慧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有效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对提高品质和产量也有帮助。

近年来,针对旱粮种植零星分散、耕作粗放、广种薄收、规模有限、单产水平不高等问题,我省总结推广了一批粮经结合、水旱轮作、旱粮套种的新模式,指导旱粮生产。引导各地以冬闲田、旱地、新垦造耕地和低丘缓坡山地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旱粮作物,努力培育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的旱粮产业带。

2014年起,省财政每年出资1500万元,扶持建成50个以上省级高产优质旱粮生产示范基地,市、县两级同步跟进,对旱粮的引领和带动效果显著。

山区县遂昌水田少山地多,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88.83%。近年来,遂昌县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创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山稻、荞麦、番薯等旱粮生产,推进旱粮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旱粮种植面积达10.46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51.82%,其中建立100亩以上旱粮基地14个。

昔日作为配角的旱粮,如今占据了当地粮食生产的“半壁江山”。在该县三仁乡,农民采用“杂交水稻制种—荞麦—油菜”轮作模式,利用制种收获后空闲田种植荞麦,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的种植效益。荞麦生育期只要65到70天,生产成本低,农民种植效益较高。遂昌县根据农事季节,将旱粮生产与景观农业相结合,打造出“春有油菜花海、夏有金黄水稻万顷、秋有荞麦花满目、冬有草垛雪景”的四季田野景观。

金秋十月,荞麦花开。在遂昌,白色荞麦花点缀的乡村田园,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观赏。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双利双赢”,既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轮作、间作、套种等种植模式,农民从地里‘刨’出的东西越来越多。”省种植业管理局旱粮专家蔡仁祥介绍,目前我省已经探索了10多种旱粮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双季小番薯—蔬菜”、“高粱一种两收”、“马铃薯—水稻”、“大小麦—春大豆—晚稻”、“蚕豆—玉米—晚稻”等种植模式。

精深加工

市场受追捧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的调整,主食消费日趋多元化,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旱粮发展。据省农业厅统计,2015年浙江旱粮播种面积达683.08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5.6%,较2012年增长54.64万亩。

随着旱粮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逐渐提升,产品销路是否跟得上,成为当下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防止旱粮产品出现“销售难”,我省积极培育旱粮营销服务主体,引导其通过订单等形式与农户、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产销协作关系,帮助农民销售旱粮。以临海市东塍镇为例,东塍少水田多山地,盛产番薯,豆面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近年来,东塍镇先后扶持成立了洞桥豆面专业合作社、福禄豆面专业合作社等6家番薯粉丝专业合作社。农户踊跃参加合作社,通过这种农业发展新模式,摆脱了靠天吃饭、销路自寻、风险自担的日子。

品牌经营也是我省旱粮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如遂昌的“舟农白皮番薯”、松阳的“大红袍赤豆”、临安的“心香迷你小番薯”、诸暨的“再生高粱”等地方旱粮品牌,都是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市场条件下形成的,特色明显,产品销路畅通。

另一方面,我省大力研发旱粮加工新产品,拓展销售出路。去年,省农博会中热销的马铃薯包子、番薯年糕、玉米饼等旱粮新产品,吸引不少消费者争相购买,展现了旱粮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旱粮深加工,是我省延伸旱粮产业链的必经之路,发展空间很大。”蔡仁祥说,以马铃薯为例,它可以加工成马铃薯全粉,用于制作各种人们日常需要的食品。去年,杭州市被列为马铃薯主食开发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之一。

目前,我省马铃薯全粉加工创新技术试生产已获得成功,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已进入中试阶段。省农科院和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前期研究,已初步形成一套适合我省小企业生产的马铃薯“全细胞预糊化颗粒全粉”生产技术工艺,已在遂昌小批试量成功,并应用于马铃薯包子、面包、年糕、米线等产品的试产中。

大豆、玉米、马铃薯三大旱粮作物,其品种结构鲜食化明显加快,近3年新育成品种中,鲜食品种占比超过70%。据不完全统计,我省鲜食玉米每年加工量超过一万多吨。鲜食旱粮加工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如速冻鲜食玉米、大豆和蚕(豌)豆,玉米、大麦加工成饲料,高粱、荞麦用于酿酒,番薯用于生产酒精、淀粉、粉丝、烤薯等。一些旱粮深加工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日本和欧美等国家。旱粮加工不仅拓宽旱粮消化渠道,扩大市场容量,提高种植附加效益,也进一步促进了我省旱粮产业发展。

以前属于配角的旱粮,如今已在浙江站稳脚跟。旱粮日益加长的产业链和日趋看好的行情,也让农民腰包渐鼓、居民越来越有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