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念建立的互保、联保制度曾在经济形势良好时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便捷大门。然而,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导致“担保圈”上其余企业遭遇“火烧连营”之苦。浙江正在着力探索以互助代替互保、开展直接融资等方式,为解开风险重重的担保链条探路。
创新金融工具降低风险
记者从浙江银监局获悉,民生银行、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种子基金”“资金池”等互助方式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工具,以“有限风险”的模式助力他们脱离互保、联保链条,降低融资难度。
民生银行在浙江推出了“互助基金融资模式”,以缴纳的风险共同基金为质押,向有融资需求的成员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小微规划部总经理梁茂峰说,这项业务是针对融资需求在50万—500万元之间的企业,经过银行的资质审查后,根据企业区域、行业等属性组成风险共同体,缴纳一定金额的风险共同基金,一般为自身授信金额的15%—20%,以及风险准备金,一般为贷款金额的0.5%—2%,建立互助基金池。
“这项业务免去了抵押和担保环节,一旦单家企业出现风险,银行将会先从企业自身交纳的风险共同基金和风险准备金中划扣,不足的从其他会员交纳的基金中划扣,其他会员按其风险共同基金占比承担代偿责任。”梁茂峰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民生银行已对浙江地区31个基金池、超过3000户小微企业业主发放超过40亿元贷款,目前尚无不良贷款。
此外,基于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贷款模式也在兴起。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杨宏森说,我们希望为实体企业提供买入、卖出的交易平台。如果交易的资金不够,我们还会利用平台优势为双方提供金融和融资服务。
企业私募债拓融资渠道
对于深陷银行融资难题中的小微企业而言,上市的门槛太高,发债更为可行。事实上,在浙江,小微企业私募债的尝试已经起步,以利用直接融资渠道为破除企业互保、联保做出了探索。
8月下旬,浙江省台州市首家依托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发行的小微企业私募债——“亘古电缆私募债”发行,发债规模为5000万元,期限3年。这已是近两周来,在浙江股交中心完成发行的第二只私募债。7月31日,“中科赛思私募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是2000万元,期限同样是3年,且为国内首只纯信用的小微企业私募债。
据了解,浙江亘古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法查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稳定的中长期发展资金支持。通过发行私募债,一方面缓解了企业中长期发展所需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则实现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支持,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而对于亘古电缆的债券受托管理代表机构——浙江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来说,他们希望通过私募债的方式让那些优质企业能从互保链中脱钩。今年5月,中新力合获得全国首家非银行、非券商的私募债主承销商资质,公司执行总裁杨胜表示,目前公司已在洽谈合作的企业有四、五十家,计划发债规模超过20亿元。由于发债主体是小微企业,每只债券的规模将控制在几千万元。
“我们不是为危机中的企业解困,而是寻找那些银行认可的优质企业,帮助它们改善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杨胜说。
降低担保链条风险
金融专家建议,解决互保、联保问题的根本对策还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应该积极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说,互保联保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所致。“目前金融业滞后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无法满足资金需求,阻碍了企业发展。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改革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工具。”钱水土说。
对于已有的互保联保企业,应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池仁勇说,“担保圈”涉及的债权债务关系相当复杂,应该建立独立的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监督机构,做好贷前调查以降低“担保圈”风险,同时可以联手商业保险协同分散“担保圈”风险。
在此类危机中,政府应该扮演怎么样的角色?有专家表示,地方政府不应该采用“输血式”抢救,而是应该针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应急机制建设,制定长远发展约束性规范。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民营企业的风险教育,尤其是涉及企业之间经济行为存在的权利和责任。
不少企业家表示,互保联保引发危机对企业的教训就是,企业主需注意心态问题,不可操之过急过快扩张,更不可盲目投资,一味追求热钱和快钱。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来说,安全和稳妥才是第一位的。
(据新华社)